第118章 募兵权

  loadadv(2, 0);
  第118章 募兵权
  那营部将指挥使,看似比尹嶙如今的皇城司探事司第五都头的职位要高两个级别,但莫州军是厢军,哪能与皇城司相比?
  莫州远在北境,与辽国所占的燕云十六州的涿州接壤,自然不如皇城司来得轻松且权大。
  再加上各地厢军,其实根本没多少作战任务,大多数都是做一些农作、制造、盐铁、运输等任务,若有大战,还是得靠朝廷派遣禁军去作战。
  毕竟厢军中的精锐,都各自晋升到禁军中去了。
  所以贾昌朝提议让尹嶙去莫州任指挥使,其心昭然若揭,就是想让尹嶙在莫州沉寂下去,远离汴京,不在官家身边,久而久之,即便是尹嶙再出众,在莫州那个地方,也将泯然众人,甚至连官家都会忘了此人。
  到那个时候,尹嶙就像是一个被投入大海的小石子,不会再被人记起。
  史书上会记载:尹嶙,圣赐字子峋,庆历六年,丙戌科进士及第,钦赐探花郎,后官至莫州营指挥使,受封骁骑尉,阿谀媚上,仕尽恶之。
  仅有寥寥数语。
  贾昌朝连范仲淹、韩琦等人都斗下去了,何况一个毫无背景,毫无根基的尹嶙?
  待贾昌朝的话说完,百官纷纷沉默,心中各自思绪流转,大多都是幸灾乐祸,恨不得尹嶙有此下场,而有些武将勋贵,要么毫不在意,要么心中惋惜。
  文官集团的手段,他们见识过的,只是没想到一个前程似锦的年轻人,也会被他们如此攻伐。
  尤其是,在见到老皇帝赵祯若有所思的模样,众人便猜测,此事应当八九不离十了。
  贾昌朝也是有些诧异,按理来说,官家这般表情,便是在认真考虑了,可他就不再争取一下?
  难道……
  官家对尹嶙,其实也没那么看重?
  ……
  对于朝堂发生的事情,尹嶙当时并不知晓,但是朝会第二天,一直潜伏在兖王身边的尹玄,便将此事用意念传递给了尹嶙。
  尹嶙如今才切身体会到,终宋一朝,文官打压武官,竟然从这个时候,就已经如此不地道了!
  他戎马沙场,立功杀敌,还没看到汴京城的大门呢,却就要马上被人“远谪”莫州了。
  不过恶心归恶心,他倒是要好好感谢一番贾昌朝。
  几日后,尹嶙带着数千禁军,还有盛家老太太一行回到汴京城。
  还在城郊的时候,尹嶙便与明兰分别,先带着禁军兵马,去了驻防营清点了兵马,提交了伤亡报告,还有功劳簿副册。
  他自己,则进入皇城,交还了兵符,并向枢密院述职。
  述职之后,尹嶙准备回家,但还没出皇城,突然出现的内侍卢扬,就将他请到了文德殿中。
  不用问,要求员工出差回来还要加班开会的,除了赵祯这个狗资本家之外,再无他人了。
  “百官们提议,将你勋为骁骑尉,你怎么看?”
  赵祯一上来,就直奔主题,没有任何前戏。
  连“最近如何?”、“剿寇还顺利么?”、“有没有负伤”之类的话,一个都没问。
  如此寡淡无趣,也行吧。
  “臣不敢居功。”尹嶙按标准答案答题。
  “这里就咱们两个人,有什么不敢说的?”
  赵祯冷笑一声,“还是说,你和那些人其实也一样?”
  “那倒不是。”
  尹嶙摇了摇头,说道,“臣是真的不敢居功,您看这功劳在身,就要从汴京去莫州了。”
  赵祯闻言,一笑:“看来伱都听说了?”
  尹嶙点点头:“现如今坊间的读书人就差没放鞭炮庆贺了,臣很难不听说。”
  听得此话,赵祯大笑道:“你这小子,倒还挺有趣,罢了罢了,且与你说明白吧,去莫州,你究竟是什么想法?”
  “臣愿去。”尹嶙淡淡说道。
  “哦?那个地方可是偏远之境,与燕云十六州接壤,那辽国精兵铁骑,可不是江宁那些流寇乱兵可比,年轻人不知者无畏啊。”赵祯面露微诧,随即摇头笑道。
  尹嶙却道:“官家或许忘了臣高中之后,您第一次召见臣时,臣说的那番话了,但臣却不敢忘。”
  “你说的是‘愿进兵事,以期燕云’这句话吧?”
  赵祯笑道,“年轻人,有志向是好的,但你可知,莫州苦寒,你若去,去的又是厢军,成日耕种农桑,使运输制造之事,便是再有能力之人,也会被这些事物,给消磨了意志的。”
  尹嶙闻言一愣。
  但他诧异的,不是赵祯话里的内容,而是赵祯的态度。
  老皇帝今天是咋了?
  对我一个臣子,还只是个六品官,有必要解释那么多?
  “官家,臣想去。”尹嶙又说了一句。
  前一个是“臣愿去”,后一个是“臣想去”,差别可就大了。
  赵祯看着尹嶙,目光没有移开,良久。
  然后他说:“朕给你五百禁军,作为你的护卫。”
  这是他能做到的最大限度了,对于朝堂上那些文官,他着实是又爱又恨,在尹嶙这件事情上,他很清楚,已经不是他一个人能决定的事情了。
  既是保全了朝堂,也是保全了尹嶙。
  当时提拔尹嶙的时候,也没想到这小子这么能立功啊。
  尹嶙摇头:“臣恳请官家收回成命。”
  五百禁军?
  开什么玩笑!
  就算是一个禁军,那些御史……哦,就比如王拱辰,他们都能说出花来。
  尹嶙自己倒是没什么,大不了找机会干掉那厮就行,但是老皇帝不是啊,他每天还要接受贾昌朝等清流的pua,日子难过得很。
  毕竟他又没挂。
  “怎么?嫌少?”赵祯说道。
  “臣不敢,臣只是觉得,禁军兹事体大,切不可妄动。”尹嶙回答道。
  赵祯闻言,点了点头。
  此时再看向尹嶙的目光,又多了几分变化。
  “既如此……”
  赵祯想了想,半晌之后才道,“朕若是赐你募兵权呢?”
  尹嶙闻言,心头微动。
  北宋这个时期,还会出现这个词么?
  “你是营部将,指挥使之职,可统五百兵,朕赐你一千募兵权,如何?”
  赵祯看着尹嶙,目光倒是真诚得紧。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