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 此战了了,需看大仓岭

  王琦的亲卫营,皆是百战悍卒,从尸山血海中锻造而出。
  说以一敌百,有些夸张,但是百余人组成的杀阵,冲击千人规模的骑兵营,甚至战而甚胜之,并不是什么天方夜谭。
  此刻,百余亲卫从山上冲杀而来,黑甲银刀,月色映照下,如同滚滚浪涌,猛虎下山。
  甫一接触,杀入战场,便是如同虎入羊群,挥刀砍杀,跃马纵横,呼吸之间,便让镇江口大军死伤惨重,给了刚刚起势的镇江口大军当头一棒。
  向全忠自然也注意到了这股突然加入战场的骑兵营。
  “那是哪里来的军队?”望着那股杀入己方阵营的大军,向全忠心中升起一股莫名的恐惧之感。
  “没有旗帜,没有番号,望之也没有完整的建制,皆是黑甲银刀,百骑良驹.”亲卫紧紧护卫在向全忠身旁,也是一脸的迷茫。
  “只有百余人也敢向我大军冲锋?”向全忠几乎要将手中的长刀捏碎:“找死!”
  向全忠猛地挥刀:“先锋营,随我杀光这群不知死活的杂碎!!!”
  言罢,向全忠直接驭马向前杀去。
  作为原南京守备,江苏道都指挥使,现兵部尚书,向全忠驭马在前,一马当先,给了麾下将士极大的激励。
  千人规模的骑兵,随着向全忠,向着百人黑甲掩旗杀去。
  噗嗤嗤!!!
  白刃相交,甲胄断裂,而后是战马嘶鸣,四蹄腾飞!
  战场是,随时有人倒毙在地,随时有人身受重伤,更有人斩旗夺帅,登高而呼。
  呼吸之间,向全忠便率领手下骑兵和百人黑甲杀了一个来回。
  回头望去,千人规模的骑兵,一个回合之后,便是伤痕累累,折损三成。
  就连自己都是甲胄撕裂,刀口近乎崩断。
  而对方的百余黑甲骑兵,看起来毫发无损,更是战意勃发,几乎没有休息,一个驭马转身,再次向着己方冲杀而来。
  “如此这般!真乃悍卒!!!”向全忠虽然不愿意承认,但是对面这一只精锐之师,比之熊廷弼的五千人,比之自己的一万余大军,才是真正意义的悍卒强兵。
  “杀!!!”战至这个地步,向全忠不会退后一步。
  一往无前,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至于援军?
  至于吴襄的十万大军?
  向全忠早就经抛之脑后。
  而且
  向全忠内心深处已经明白,这一直黑甲骑兵出现在这里,就意味着王琦到了。
  而王琦敢出现在这里,那么吴襄的十万大军,是不是还会按时赶来?
  那只有天知道了。
  战死在这里吧。
  向全忠已经接受了战败的事实!
  但是大丈夫生于世间,岂可背向敌人而死?
  要死,也要死在冲锋的路上!
  将手中的长刀用臂袖擦干净,面对已经冲杀而至的黑甲骑兵,向全忠嘿嘿一笑,露出一嘴的血牙,狞笑一声,举刀迎敌:“死来!!!”
  长江河畔,寒风依旧凌冽。
  暗涌的波涛从河底阵阵涌起,在河面形成一阵阵浪涌,冲洗着血色的河岸。
  这里的战斗已经停止了。
  失败的残兵,丢盔弃甲,大部分乘着来时的舟船,向着河对面逃去,也有部份投降了对面军队,安安静静的蹲坐在地上,等待后续的处置.
  向全忠的尸体是被丁福发现的,这位从沈阳之战开始崛起的小兵,如今已经成长为千总官。
  “将尸首好生收殓”丁福的眸中有着一丝敬意。
  毕竟,能够战至最后一刻的军人,就算是敌对方,也值得奉上一丝敬意。
  胜利的辽东军卒收拾战场的时候,熊廷弼已经跪倒在王琦的面前。
  “大人,”熊廷弼身负轻伤,神情有些愧疚。
  若不是王琦手下骑兵突然杀来,为岌岌可危的战场注入一剂强心剂,那么整个战事将会怎么发展?没有人能够预料。
  反正,熊廷弼肯定不会是像现在这般跪在王琦面前答话了。
  “你做的,已经出乎我的意料,”王琦背对着熊廷弼,目光落在墙面的地图上,语气中没有太多的责备:“五千人,向着一万余人的敌军冲杀,得到如此的战损比,已经出乎意料了。”
  “熊大人,若是在辽东时候,你能有如此决绝的判断,”王琦扭过头笑了笑:“恐怕行事将会逆转”
  “大人说笑了,此战若不是大人的骑兵支援,此战已经是败了.”经历了如此多的起起落落,官场沉浮数十载,熊廷弼已经知道,该如何和上官说话。
  更何况,面前的这个年轻人,可以说是数百年难得一见的天人。
  不可轻唬。
  “起来吧,”王琦摆了摆手,绕过长桌,坐在椅子上:“坐下说话。”
  “谢大人,”熊廷弼恭迎起身。
  “镇江口,向全忠的大军已经被歼灭,但是正面战场,依旧凶险非常,”王琦看着熊廷弼:“我给你一天时间休整,明日晚间亥时末刻,大军从滁州府开拔,急行军,三个时辰,抵达大仓岭!支援秦二宝和卢象升。”
  “大仓岭?”
  熊廷弼熟知江苏道地形,自然知道大仓岭是什么地方。
  十万大山有些夸张,但是崇山峻岭,苍林擎天却是分外贴合。
  “他们在大仓岭,狙击吴襄的十万大军?”熊廷弼稍一思索,便明白过来。
  而后便是心有余悸,冷汗直冒。
  现在才知道,长江河畔这一战,是何其凶险啊!
  万一一个不慎,加上秦二宝的一万余人,那便是全军覆没。
  连带着王琦本人,可能都要饮恨在此。
  “大人.”抬头看向王琦,熊廷弼嘴里那一句‘为帅者不可轻易犯险’却怎么都说不出口。
  毕竟,若没有王琦支援,自己早就身死长江了。
  “其余的话,你不用多说,”王琦靠在圈椅上,肃声道:“只要回答我一句话,明日亥时末刻,能否率军出发?三个时辰,抵达大仓岭?”
  “末将领命!”
  熊廷弼不顾身上箭疮,豁然而起,半跪于地:“若是不能及时支援大仓岭,熊某提头来见!”
  “那么,我就在大仓岭等你了。”
  王琦拍了拍椅子,而后起身,走到熊廷弼身前,伸手拍了拍肩头:“去吧,去看看你的那些部下,还有忠勇之兵。”(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