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侠客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杀了袁绍以后,徐隐在一处荒废的破庙中题下此诗。
  不过他自己亦要修养一段时日,动用青铜古剑的力量,着实耗费本源。
  但让他没想到的是,杀了袁绍,居然还能诱发出一部分黄天气运,这让他着实疑惑黄天气运的引发方法。
  不过当即还是与青铜古剑一同吸收下来,这几日修养,足足涨了近百年修为。
  “你说我要不要专门招士族门阀子弟,见一个杀一个,说不好能激发更多黄天气运出来。”
  青铜古剑怂恿道:“我觉得你可以尝试一下,只不过别把此界之人当成傻子就好。”
  “袁绍被我杀了,历史走向已大为更改,袁术可能不用再出走两淮,他极有可能接下袁绍的位置,成为中原士族领袖。
  但是此人比起袁绍,无论从名声还是能力,都相差甚远,估计就算想当这士族领袖,服气的人也不会很多。
  关东士族联军也将更是一盘散沙,不过历史上击退董卓似乎也没太依赖关东联军,基本都是孙坚的功劳。
  就是不知此间历史走向是按照演义来还是按照史实来。”
  “你接下来打算怎么做?”
  徐隐想了想,“谁说布衣不可暗中操控天下走向,我欲以江湖势力协助天下一统,就先从贩卖情报开始!”
  修养一段时日,徐隐身上伤势尽复,一路前往河内地区。
  途经一酒肆,却偶遇熟人。
  王越正于酒肆之外饮酒歇脚,徐隐将剑拍在桌上,坐于他对面。
  王越抬头看了眼徐隐,淡然一笑,将酒推置徐隐面前,说道:“袁绍死了。”
  “哦?恐怕天下为之震动。”
  “真不是你杀的?”
  “不是。”
  王越十分疑惑,“你的实力我大致清楚,虽有杀袁绍之能,可袁绍身边亦有颜良文丑这类虎将,寻常人如何能越过他们二人的保护,击杀于他。”
  徐隐说道:“江湖莽莽,总有奇人异士,这世间并非全由士族门阀说了算。”
  王越双目射出精光,说道:“江湖民间,起势最凶者,无过于黄巾起义。然而百万黄巾,同时起于八州之地,初时虽累胜于朝廷官军。
  可一旦士族门阀发力,百万黄巾便崩于一旦,这就是江湖民间的力量,实不足为道。”
  “非是如此,黄巾主力虽已战败,可犹见黑山、白波、黄龙、左校、青牛角、五鹿、羝根、李大目、左髭丈八等起于各地。
  汉室不得不下放权限,改刺史为州牧,掌地方军政之权,用以剿灭黄巾余众,等同合法割据。
  但如此作为,便导致今日汉室中央权威不存,地方相互攻伐。我看随着董卓掌权,地方上的分裂会越发严重。
  届时就是真正的乱世,这些星散于地方的黄巾余众未必没有被重用的可能,江湖民间之力早已成了决定天下谁属的关键。”
  后世曹操对抗袁绍的主力青州兵,原本就是黄巾余孽。
  还有大名鼎鼎的黑山军,势力范围更是波及五郡,数十万众,是曹袁争霸时一股足以左右时局的战力。
  有趣的是黑山军首领张燕与赵云皆是常山真定人,互为同乡,且张燕多有支援公孙瓒对抗袁绍。
  赵云彼时正在公孙瓒军中效力,却不知这二人是否有交集,理论上应该是有的,甚至很可能赵云都不是公孙瓒的人,而是出身于黑山军。
  否则他一个冀州常山真定人,为何会跑去投效一个辽东军阀?
  至于他这位同乡张燕,巅峰时期以一敌二,同时对抗袁绍与吕布两大军阀,居然还没有败,可以想象实力如何。
  只是作为贼寇,不善治理地方,长期对抗当然不是拥有基层统治力的士族门阀的对手,最终还是投靠了曹操得以善终。
  王越听徐隐说了这么多,很好奇他打算做些什么。
  “江湖太散,士族抱团,你当如何?”
  “我们成立一个组织吧。”徐隐忽然提议道。
  王越双眉微挑,“组织?”
  “不错,一个专门打探乱世情报,贩卖情报的组织,有没有兴趣?”
  王越笑了起来,“最终目的是为何?”
  “扶持一仁君明主,重现世间朗朗乾坤。”
  “有意思,我隐居练剑也无甚趣味,又不似你走了修仙之道,寿数终究有限,那就以有限生命做些有趣的事好了。
  不过,无论什么组织,钱都是第一要素,我看你如我一般清贫如故,何来资材成立组织?”
  徐隐指着脚下,“西京长安,东京洛阳,自周以来,多少王侯贵族、帝王将相皆葬于此?
  这些人,身前享尽荣华富贵,死后亦要将之随葬入墓,以保证死后亦有此等待遇。
  可笑这些随葬财物本可造福于天下百姓,却偏偏要埋葬于九地之下,吾等有志,自当取之!”
  王越大笑起来,又低声道:“你将盗墓说得真是冠冕堂皇,不过也是,习剑者,从心而已,有何可惧呢?
  但这些皇陵古墓,内中机关重重,阵法累累,甚至蓄养妖物为之守护,可不易盗取。”
  徐隐不屑道:“你我联手,世间亦少有人敌,有何可惧?”
  两人饮尽杯中之酒,已有默契。
  “这个组织,叫什么?”
  徐隐想了想,笑道:“九天!”
  “你欲扶谁平定天下?总之一定不会是袁绍此类人物。”
  徐隐首先想到的当然是曹操,虽与之相处时间极短,却是个颇有胸襟气度的人物。
  只是有屠城恶习,日后若能影响改之,那就扶持于他一统天下。
  就算是徐隐,曾经争霸天下时,也从未做过屠城杀戮百姓无辜之事。
  或者死于其手的功臣不少,那也多是为了政治斗争和国统所在。
  且杀的都是已为勋贵高官之人,大多皆是明教一众,这是为了防止国统走向****路线而为之事。
  所以纵然杀戮甚多,徐隐亦杀之无愧,只要对得起民族百姓,杀之何妨?
  像原本历史上曹操那种为了泄愤与立威而五次行使屠城之事,却让人不齿。
  正当两人商量着接下来去盗挖哪个倒霉蛋的陵寝时,道路远处有一长须汉子急走而来。
  两人一看,竟然是化妆为寻常百姓的曹操!
  “曹公欲何往乎?”
  读书中文网为你提供最快的诸天武侠寻剑道更新,第十一章 侠客免费阅读。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