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傻柱要敲闷棍?缜密分析

  第49章 傻柱要敲闷棍?缜密分析
  很快。
  杨厂长出现了,先是呵斥了傻柱,然后安抚了工人们。
  又给傻柱做出了罚一个月工资的处罚,并且交代保卫科以后重点关注傻柱。
  如若傻柱以后还有带饭盒回去的行为,严惩不贷。
  杨厂长这一通操作下来,效果不错,大事化小。
  事实上,也不算大事。
  正所谓,荒年都饿不死厨子。
  不就是因为厨子带点剩菜剩饭回去,是默认的吗?
  整个厂里,谁不知道?
  可贾东旭将这件事硬生生捅到了台面上,杨厂长不想处罚傻柱都不行。
  当然,杨厂长对贾东旭也算是惦记上了。
  他觉得贾东旭是个搅屎棍。
  “傻柱,别有下次哦,再有下次说不定你就被厂里开除了。”贾东旭得意的走人。
  “我他娘的真想锤死他丫的!”傻柱眼神阴沉的盯着贾东旭,攥着拳头,愤怒的不行。
  易中海站在他身旁:
  “柱子,你要冷静,东旭依旧欠着几百块的赌债呢。”
  “他现在就像是一条疯狗一样,见谁咬谁。”
  “你要是真去打他,他倒是笑了。”
  “别忘了,早晨的时候,他还讹了聋老太太一百元。”
  ……
  “一大爷,您就不应该收贾东旭这小畜生为徒。”傻柱恨得不行。
  易中海叹了口气,没有再说什么。
  他以为他劝住了傻柱。
  可事实上,傻柱心底却在想着,必须要报复!
  傻柱就这性子,吃不得亏。
  既然一大爷说,他要是打了贾东旭,会被讹。
  那我敲闷棍呗。
  上次阎解成去上旱厕,不就是被敲闷棍了吗?还诬陷到了自己身上。
  到现在真凶是谁不知道。
  这说明,敲闷棍只要不抓住现场,还得是其他人抓现场,根本没有证据……
  伱就是猜到是我傻柱敲闷棍,又能怎么样?
  人群散去,曹卫国查看了一下系统。
  早晨时候,情绪点是5.3万,现在是接近5.6万多。
  可以啊!
  贾东旭举报傻柱这场戏,贡献了3500点。
  主要贡献者是傻柱,易中海也贡献了一些。
  曹卫国心情可太好了。
  这两天情绪点的增长速度相当不错,有点超预期。
  走进保卫科,又是散了一圈烟,说笑了几句话,然后和王大山很有默契的一前一后的离开保卫科。
  街上。
  推着自行车,曹卫国和王大山并排走着,前往东来顺。
  直到进了东来顺,王大山有点不好意思:“卫国,又要你破费了。”
  王大山倒是吃过一次东来顺,那次是他升副队长的时候请客。
  但当时人比较多,他又没有多少钱,点的羊肉都是有数的,他自己几乎没敢动筷子。
  两人入座,曹卫国上来就要了10盘羊肉和6个芝麻饼,还有两瓶白酒,可谓是出手大方极了。
  “兄弟,你这还没结婚呢,得攒点钱。”王大山提醒了一句。
  “大山哥放心吧,我是搞采购的,我爹去世前也给我留下了不少的关系门路,不缺口吃的。以后,大山哥要是需要什么物资,实在是买不到,可以找我,我能想办法肯定想办法。”曹卫国笑着道。
  他是真心实意的拉拢王大山。
  这个年代的保卫科是相当有实权的,说一句小型版的警察局都没问题。
  而王大山这人忠厚老实、前途还无量,他要是不拉拢才是傻子。
  “兄弟,那哥哥我先谢你了!”
  王大山有些感激的道。
  别小瞧曹卫国的承诺。
  这个饥荒年岁,整个国家,所有人几乎都在为一个目标而奋斗:有饭吃,不挨饿。
  一点不夸张。
  物资太过匮乏的年岁,有钱都买不到物资。
  曹卫国这一句承诺,简直是救命恩人了。
  要知道,王大山家里仅仅是孩子就5个。
  “是兄弟,不讲这些客气话。”
  曹卫国笑着道,给王大山递了一根大前门。
  后世,你可别想在东来顺直接抽烟。
  记忆中是93年开始吧,就有了关于公共场合不给抽烟的条例。
  现阶段的话,没这个规定,公共场合抽烟的人多得是。
  什么养身、健康之类的,在这个很多人都挨饿的荒年岁月,谁还能管那些?
  也没有那方面的知识啊!
  曹卫国和王大山吞云吐雾中。
  很快,羊肉和麻酱还有芝麻饼也上了,热气腾腾。
  好吃。
  王大山哪怕已经在克制,但还是一口接着一口,停不下来。
  一口酒一口肉,曹卫国也享受的很。
  曹卫国自从穿越过来,的确爱喝酒。
  最大的原因是,他是服用过强肾丸的男人。
  白酒啤酒啥的对他来说就是饮料。
  大冬天,午饭、晚饭来两杯也算是暖身子了。
  而且,这个年代的酒还很好喝,都是纯粮食的。
  不像是后世,一堆勾兑酒精的酒。
  你仔细想想,这个年头的白酒,放到几十年后,不知道多少土豪愿意花十万、二十万购买呢。
  而他现在可以用相对便宜的价格随时随地的买。
  某种意义上,多喝两杯,也算是占便宜了。
  半小时后,差不多吃个大半饱了,王大山从怀里掏出一个本子,大概有十几张纸吧。
  他将本子递给曹卫国:“全是张大海的资料,我整理后手抄的。”
  曹卫国点了点头,拿过本子,仔细查看。
  “张大海。”
  “1927年生人。”
  今年的张大海33岁。
  接下来还有各种信息,看起来都很寻常。
  王大山忍不住道:“这个张大海,表面上的信息没有什么特别的。”
  曹卫国没有说话。
  继续一遍一遍的翻看。
  王大山也不着急,自顾自的吃羊肉喝白酒。
  很快,曹卫国的眼睛盯上了其中一条信息。
  “1960年6月之前,张大海每次的任务指标,都能百分之百完成。”
  “而1960年的7月,张大海只完成了任务指标的7成。”
  “8月,7成。”
  “9月,7成。”
  “10月,7成5。”
  “11月,6成5。”
  ……
  采购员完成的任务指标的百分比,肯定不是一个确定数字。
  但也有一个基本的统计,属于基本信息。
  “荒年完不成任务指标是正常的,不是张大海一个。”王大山开口道。
  “不。”曹卫国深吸一口烟,摇了摇头:
  “荒年的确不容易完成采购任务,但荒年从59年就开始了。”
  “60年6月之前的荒年月份,张大海都可以轻松完成任务指标。”
  “而且,如果是能力不够,或者是关系门路突然不行了。”
  “那么,任务指标的完成比例应该是一点一点降低,从9成5降到9成,再降到8成这样子,而不是今年7月突然爆降到7成。”
  王大山皱了一下眉头,思考了一下:“倒也是。”
  曹卫国喝了口酒,心想着,怪不得张大海打起了自己的主意。
  虽然,作为小组长,加上这些年在轧钢厂工作经营的关系……
  哪怕完不成任务指标,短时间内也不影响他什么。
  可这都小半年了,张大海着急了也正常。
  “所以,今年7月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曹卫国很好奇。
  好奇之下,他继续研究张大海的基础资料。
  几乎是一个字一个的去分析。
  很快,又看到了一个比较有趣的信息。
  “张大海的媳妇叫徐芳?和张大海一样,今年都是33岁,两人只有一个孩子?”曹卫国若有所思。
  “是的,两人只有一个孩子,刚满10岁。”
  王大山不懂曹卫国特地提这点是为什么?有什么特别的吗?
  曹卫国笑了笑:“这年头,只要是结婚的男人,晚上唯一的娱乐活动就是折腾自家媳妇,没错吧?”
  王大山的老脸一红,他就是,几乎每天晚上都要。
  一方面,他身体好。
  另一方面,正如曹卫国所言,晚上实在是没事干,造人是唯一乐趣。
  “虽然现阶段已经有一些计生工具了,却并不普及,大山哥你从来没有用过计生工具吧?”曹卫国又问道。
  王大山脸色怪异:“卫国兄弟,你年纪轻轻,还没结婚,懂这些?”
  当然懂,曹卫国前世好歹也是会所扶贫小能手。
  “所以,张大海和他媳妇都结婚十三年了,怎么就一个孩子?”
  有一个孩子,说明夫妻二人能生育,不考虑不孕不育的情况。
  现阶段,家家户户都以多生孩子为荣,尤其是男孩。
  又没有计生工具的情况下,只生一个太不正常了。
  只有两种可能。
  第一,生了第一个孩子后,张大海和他媳妇基本再也没有那种生活。
  第二,体外……保持十多年?
  曹卫国觉得,大概率是第一种可能。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