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会试临近

  第372章会试临近
  “姑娘,只要你过的好,老夫人就会欣慰高兴,也是对老夫人最好的报答。”房妈妈安慰道。
  “嗯。”明兰重重的点了点头。
  第二天,明兰房里的东西便搬的差不多了,因为那边还没布置好,明兰还住在寿安堂。
  不过她要管家的事,盛家上下都已经知道了。
  王大娘子得知这个消息,在房里气的直摔东西。
  在她看来,盛老太太就是想要管家权,有顾着面子,便让明兰站出来,实际上还是盛老太太在管。
  刘妈妈倒是猜出几分盛老太太的用意,却担心王大娘子整出什么幺蛾子来,反而安慰她,说只要管家权没落到林小娘手里,就是好事。
  这一招对王大娘子真是特别有用。
  在对待林小娘的事情上,即便损人不利己,王大娘子也高兴。
  林小娘得知王大娘子被夺了管家权,可是高兴坏了,中午吃饭的时候,甚至还喝了两杯。
  不过她并没有让明兰不要管家,她和林小娘不同。
  ……
  毕竟这种事并不是什么光彩的事,盛长柏自然不会和李安说这些。
  林小娘本来还想提让盛纮去探探齐家的口风,因为这个也没敢开口。
  毕竟管家可是能贪污一些的,当初她就尝过甜头了。
  明兰本身就非常聪明,又得盛老太太精心教导,自然能够应付的来。
  只是担心明兰应付不了王大娘子和林小娘的刁难。
  但是卫小娘清楚,知道自己是妾,明兰嫁人是正头娘子。
  卫小娘得知女儿管家,忧心忡忡,把明兰叫过去一番叮嘱。
  明兰管家过了一个多月,李安才偶然得知。
  但是这件事是盛老太太决定的,盛纮哪里会因为这点事忤逆盛老太太,反倒是把林小娘骂了一顿。
  事实上,在李安得知消息的时候,明兰已经通过自己的手段,把王大娘子和林小娘安排过去监视捣乱的人给清理掉了。
  明兰其实也有些没底,毕竟这是她第一次管家,也不知道会面临什么。
  本以为等盛纮晚上回来,管家权能落她头上,谁成想竟然落到了明兰的头上。
  她倒是找了盛纮,想让盛纮把管家权给她。
  有了卫小娘的叮嘱,心里也有了底气。
  林小娘自认为自己的那些手段有用,一股脑都想交给墨兰。
  李安得知后,也没有什么好担心的。
  把林小娘气的不轻。
  盛老太太的用意,她稍微一想也明白了其中的良苦用心,自然不会反对。
  她让明兰藏拙,只是担心明兰被针对,并不是想让明兰学她的为人处世。
  把盛家打理的井井有条。
  时间过的很快,会试之日也越来越近。
  因为官家已经说了,在这次科举结束后,会定下储君人选,这次的科举可谓是万众瞩目。
  李安已经参加过县试乡试,算是有了经验,心里波澜并不大。
  毕竟他有过目不忘的能力,基础十分扎实,只要把文章写好就可以了。
  距离会试还有三日,这天,下午散学之时,庄学究并没有像往日一样等众人行了礼,就直接离开,而是神色有些复杂的看了几人一眼。
  “如今距离会试还有三日,从明日开始,便不用来学堂读书了,你们好好休息几日,等待会试开始便可。老朽就在这祝各位金榜题名,前程似锦。”庄学究微笑道。
  “多谢学究。”
  众人躬身一礼,神色有些复杂。
  他们都知道,和庄学究的师生之谊已尽。
  无论他们能不能考中,庄学究以后也不会再教导他们了。
  事实上就连盛长柏和盛长枫兄弟都不知道,庄学究在前几天就已经让人收拾东西,等会试开始之日,便要离开汴京回乡了。
  若是以前,庄学究可能还会在意学生的成绩,因为这关系到他的名声。
  不过现在他对这些虚名早就不在意了。
  因为担心学生们的心态受到影响,他跟盛纮说了,不要告诉别人,还把日子定在会试那天。
  “天下无不散的宴席,何必做女儿姿态?以你们几人的学识都有机会金榜题名,不过科举这个东西,运气也占一部分。你们都还年轻,即便有人不中,也无需气馁。若是考中一展所长,为国效力,也不辜负老朽所教。”庄学究说道。
  “学生谨记学究教诲!”众人齐声道。
  “呵呵。”
  庄学究起身,目光在众人身上巡视一眼,微微一笑,离开了学堂。
  李安几人坐了下来,都有些怅然若失。
  “好了,咱们尽力考中,便是对学究最好的报答。”顾廷烨说道。
  “仲怀说的没错,咱们尽力考中,才是对学究最好的报答。”李安点了点头。
  庄学究只会教他们到这次会试,这是早就知道的事,因此他们很快就把心态调整了过来。
  相互勉励了一句,便离开了学堂。
  “子谦,这几個月大家都在押题,你却很少参与,莫非已经胸有成竹了?”顾廷烨一边走一边问道。
  “我不参与,只是因为这次押题太难了,若是押题,反而会受到影响。”李安摇头道。
  原剧中对顾廷烨他们参与的这次会试题目,并没有提及。
  不过顾廷烨随着赵宗全平叛,救下官家后,他曾经问过官家。
  为何只因他为杨无端鸣不平,就让他和杨无端一样五十岁才能参加科举。
  官家则是说顾廷烨的文章他看过,写的非常好,颇有范文正公之志。
  文正是范仲淹的谥号,李安猜测,这次会试的题目,要么和变法有关,要么就是就是关于官场的一些事情。
  变法的可能性不大,毕竟以官家现在的情况,不可能推行变法了。
  李安虽然不能判断出题目,却有个大概的方向。
  不过这些他没办法说出来,不过顾廷烨他们也有押类似的题目,也不需要他提醒。
  “子谦说的也对,押题对了还好,错了多少会受些影响。若是没有把握,还不如不押。”齐衡附和道。
  押题自然要提前准备,结果开考的时候发现没有押对,白忙活一场,心里肯定有影响。
  “还是子谦看的开。”文炎敬笑道。
  这个道理很多人都明白,往年不是没人自信满满的押题,结果发现押错了,最后考试的时候心态崩了,发挥连平常都不如的。
  庄学究也提醒过他们,提前押题做准备是好事,但是不能过于依赖押题,投机取巧终归是小道。
  但是很多人还是对押题乐此不疲。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