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章 情况不对

  第396章 情况不对
  “小师妹,你是不是看出来了什么问题?”黎泓见宋时蕴一直盯着屋里的人看来看去,他凑到宋时蕴身边,小声地问:“又或者,是不是鱼娘子身上有什么问题?”
  话音刚落,黎泓还在等回答,就感觉脖子一紧。
  下一秒,他就被人拎着后衣襟,拉到一旁。
  黎泓回头,看了一眼,就见背后作祟的那只手,来自谢如故。
  黎泓一愣。
  还没反应过来,谢如故就松开了手,对他皮笑肉不笑地扯了一下唇角。
  黎泓却分明在他的眼中,感觉到了一丢丢危险的气息。
  他迟疑片刻,又看了看宋时蕴。
  宋时蕴注意力并未在他们的小动作上,听见黎泓的声音,她又看了看屋里的其他人后,才收回目光,错过了他们俩的小动作,她望向黎泓,微微摇头:“没什么。”
  黎泓有些狐疑。
  他能够看出来,宋时蕴一定是知道了什么。
  但不知道宋时蕴为什么不愿意说。
  不过想到这里还有不少外人,他便也没开口追问。
  刘知府也看出来他们之间的气氛,有些奇怪,便迟疑地问道:“宋小姐,鱼娘子这到底是怎么了?”
  宋时蕴淡声:“没什么。”
  刘知府:“……那鱼娘子的病,还能够治疗好吗?”
  宋时蕴微微摇头,“想要痊愈,是不可能了,但我开一个方子,再配合针灸,可以吊住她的命,让她再撑十天半个月。”
  刘知府听见宋时蕴前半句,心里还在腹诽。
  这和曹大夫说的,不是一样吗?
  但,听见宋时蕴的后半句,他眼睛就亮了起来,“当真吗?”
  鱼娘子若是这几日就死了,案子告破也就算了,若是案子没告破,这对刘知府来说,自然是一个不好的消息。
  若是能够让鱼娘子多撑几日,就多一份破案的希望,这对刘知府来说,自然就是一件更好的事情。
  宋时蕴淡定自若地点头:“当真。”
  鱼娘子命数将尽,她确实不能改命。
  为她延年益寿,宋时蕴是做不到,但短暂吊住她的生命,宋时蕴还是可以做到的。
  刘知府听见这个消息,已经大喜过望。
  “那便请宋小姐,快些开方子吧。”
  宋时蕴颔首,待刘知府让人送来笔墨纸砚后,她便给鱼娘子重新开了个方子,又让刘知府准备了一套银针。
  在等刘知府的人去抓药时,宋时蕴便给鱼娘子行了一套针。
  在看宋时蕴下针的时候,黎泓渐渐地看出来一点门道,他小声地向谢如故问道:“世子爷,小师妹这不是简单的行针通气血吧?”
  黎泓虽然不是道医,但也接触过道医。
  看宋时蕴下针的穴位和门道,好像是在……驱阴气?
  谢如故一直盯着宋时蕴,闻言,才淡淡地嗯了一声,同样低声道:“是去阴气提阳气。”
  黎泓惊讶道:“阴气?鱼娘子体内有阴气?”
  谢如故没有说话。
  黎泓却想起来,宋时蕴刚才问刘知府的几个问题,他心里一下子就明白过来。
  所以,宋时蕴早就感觉到了,鱼娘子体内有阴气,怀疑和贾家有关吗?
  黎泓心里提出一个疑问,但为免消息泄露,他并没有当面去问宋时蕴。
  不多时,宋时蕴行针完毕。
  刘知府便见,鱼娘子的气息,似乎稳定了许多,没有之前那种,随时会一口气上不来的感觉。
  刘知府便松了一口气,对宋时蕴的态度,也更客气了点,“没想到宋小姐真是神医妙手啊。”
  宋时蕴将东西收好,起身道:“刘大人谬赞了。”
  刘知府却说,是宋时蕴谦虚,又连连夸赞了宋时蕴好几句。
  好在谢如故及时拦住了刘知府,他站在宋时蕴身侧,微笑着问:“对了,刘知府,不知道现在可否带我们去贾家看看?”
  刘知府闻言,反应过来,现在什么是最重要的,他便立即道:“这自然是可以的!是我糊涂了,本来就应该带各位先去贾家的。”
  他懊恼地拍了拍自己的脑门。
  宋时蕴和谢如故并没有多说什么。
  刘知府便很快地,带着他们离开了府衙,前往贾家。
  在路上的时候,宋时蕴才开口问了一句:“伍氏的家,和贾家是在一条路上吗?”
  刘知府解释道:“不是的,只是从伍氏的家,去绣坊只有一条路线,贾家是在那条路线上面。”
  伍氏的家,和贾家都不在一个坊区。
  伍氏家所在的地方,有点偏僻,是城中比较贫民的地方,住在那里的,基本上都是穷苦人家。
  贾家自然不必说,贾家位置位于,泾川城内,最好的位置,甚至比府衙的位置,还要好一点,四周几乎都是有钱人。
  别看鱼娘子现在落魄,鱼娘子家以往也是有钱人,不过她家的位置,在贾家后面的巷道里面,又偏了一点,价值方面,自然不如贾家。
  只不过,距离贾家比较近而已。
  府衙距离贾家,并不算远。
  一行人便徒步走过去。
  听见刘知府的话,宋时蕴便提议道:“那不如,我们先去一趟伍氏家?”
  刘知府闻言一顿,“伍氏的家,距离府衙便有些远了,可能需要准备马车。”
  宋时蕴道:“无妨,就这么走过去吧,正好也看看伍氏的家,到绣庄的路线,或许在这条路上,能够看出来什么问题。”
  刘知府闻言,倒也没多想,便点头答应下来。
  他虽然是官员,但这年头的人,大多数情况下,赶路都是靠双脚。
  每一个人都很能走,并不惧怕走路。
  只要宋时蕴这样娇滴滴的小姑娘不害怕,他自然是没什么所谓的。
  刘知府和府衙的人,便带着宋时蕴和谢如故等人,前往伍氏家。
  伍氏的丈夫曹元汉,是一个普通的种田人,城郊边上有几亩薄田,一家人住在城里比较普通的区域。
  刘知府和宋时蕴等人,走了许久,才赶到曹元汉的家附近。
  但方才一靠近,宋时蕴和黎泓的脸色就变了。
  刘知府刚想跟他们俩说,前面就是曹元汉的家了。
  但话还没说出口,黎泓就已经和张骞云跑到了曹元汉的家门口。
  刘知府不由一顿,下意识地问:“黎大师知道这是曹元汉的家?”
  听见这话,黎泓回头望向刘知府,面色凝重:“这就是曹元汉的家?”
  刘知府想也不想地点头:“是啊……”他有些迟疑,“黎大师,你们不知道吗?”
  如若不知道的话,他们怎么会一下子就跑到曹元汉的家门口。
  他们站在一条偏僻的街道上,街道两侧都是普通的住户人家。
  距离曹元汉家,还有几步的距离。
  他还没来得及介绍,黎泓和张骞云就跑了过去。
  这怎么看,黎泓和张骞云应该都是认识曹元汉的。
  但是,仔细一想,刘知府又觉得有些奇怪。
  黎泓应该没来过泾川城,以曹元汉家的情况,曹元汉一家,应该也没去过京城。
  黎泓是怎么认识曹元汉的?
  之前也没听说过啊?
  刘知府想到这里,忽然意识到什么,心里咯噔了一声,“……难不成出什么问题了?”
  黎泓和张骞云对视一眼,两个人都没有回答刘知府。
  下一秒,黎泓给张骞云使了个眼色。
  两个人同步向后退了几步。
  紧接着,张骞云一个加速,一脚踹开了曹元汉家的门。
  门一被打开,就吹过来一阵阴风。
  刘知府被那风吹得一个激灵,就见院子里也没有任何动静。
  如若曹元汉家里有人在家,不可能听不见这动静,如若听见这动静,怎么会不出来察看?
  刘知府心里愈发不安。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