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3.第273章 回县城

  第273章 回县城
  “哦哦,那就好。”
  蓝七妹放下心长舒一口气道。
  和她一样,许继常今天看望完黎琬如她们,也有种心中石头落地的感觉。
  她们如果过得不好,自己就得出手去帮啊。
  现在这样,着实让许继常省了不少心力。
  ……
  很快,新年到了。
  和之前在县城时相比,许继常家过年的阵容少了一些人主要是沈丹蕊、朱綝搬出去住了。
  今年一起过年的人有杜小京、蓝七妹、俞瑛子,还有顾芷君、小木棉。
  “爸爸,我想吃那个。”
  除夕夜,小木棉坐在许继常怀中,指着桌上煮好的大青蟹,对爸爸说道。
  “乖,妈妈剥给你吃。”
  顾芷君从青蟹上掰下一条腿,剥开壳剔除里边的肉,喂起了女儿。
  杜小京正在吃蛏子:“好香啊,从没吃过味道这么好的海鲜。”
  “那是当然。”
  许继常边和顾芷君一起为小木棉剥蟹肉,边对杜小京说道,“从渔村直接买的,能不好吃吗。”
  顶级的海鲜,烹煮时不用放任何调料,煮好自带一股甜味。
  此刻,整间客厅里已充满鲜香的气息。
  饭后,一行人守在屋子里,共同度过了新春之夜。
  约莫半夜十二点,杜小京已困得迷迷糊糊的,靠在许继常肩头说了一句话:“外边在风传,说要恢复高考。”
  “你听说了吗?”
  许继常搂紧杜小京的肩膀:“是有这种说法。”
  “如果真恢复,你会去报名是吧?”
  “嗯……”
  杜小京发出了细微不可闻的答应声。
  许继常偏过头一看,发现她已经睡着了。
  次日一早,许继常领着杜小京一块,去她父母家拜年。
  和先前在农场时相比,眼下的杜老精神头更好,整个人看起来也更威严了。
  见到许继常时,杜老显得非常关心,问了他关于未来的打算。
  “我准备考取大学,不过期间还是得工作。”
  许继常认真思考了一会,给出答案道,“目前公司发展的势头很不错,我不想就这么离开。”
  “哦。伱也听说要恢复高考了啊。”
  杜老听到许继常的规划,嘴角浮现一丝笑容,“我看你这个想法好,工作学习两不误。”
  “不过你们单位同意吗?需不需要我给他们打个招呼?”
  “我现在的单位是集体所有制,规定比原本的国有单位要灵活一些。”
  “只要给高叔打个报告,问题应该不大。”
  “哦。小高还在东方化肥厂看啊,那就好。”
  杜老在椅子扶手上轻轻拍了几下,微微点头道,“小京你呢,是不是也想考大学?”
  杜小京连忙点头:“是的。我也想拿到大学文凭。”
  杜老见状笑了:“那你可得加把劲啊。你的学习成绩可只是一般。”
  杜小京不开心了,郁闷地看了杜老一眼:“爸……当着人家面呢,还这么说我。”
  杜老和许继常一起被她委屈的模样逗乐了。
  “好,今年大年初一,不提这个。祝你学习顺利,达成理想目标。”
  杜老笑呵呵地说道,“快去吃饭吧。”
  说话间,杜家的勤务员已经将饭菜做好端上。
  一共八荤八素,都是些家常菜,不过吃起来口感要比外边的好上不少。
  许继常感觉这应该不是烹饪方式带来的,而是食材本身质量好,导致口味要高上一截。
  吃完饭,许继常又陪着杜老下了两盘棋,最后带着杜小京一起离开。
  ……
  杜小京的考大学不是说说而已。
  新年一结束,她就投入到了全力备考状态,每天在家除了吃饭睡觉外,就是看书、做题目。
  时不时地,她还会找到许继常请教。
  许继常在给杜小京解答的过程中,不难看出她的水平一直在提升。
  感觉她应该有希望考上?
  许继常心里想道。
  外边关于恢复高考的风声愈演愈烈,沈青蕊也提高了复习备考强度。
  不过沈青蕊没有杜小京那样的条件,别说习题集了,就算教材都找不全。
  当她把这一困难告诉许继常后,许继常二话不说,表示包在自己身上。
  先锋经销公司的客户中有一家书店,许继常给他们供应过副食品。
  答应沈青蕊的第二天,许继常立刻给他们打了电话。
  “喂你好,我是先锋经销公司许继常。想问你们一个事情。”
  “哎,许经理您好,您说。”
  “是这样的,你们那边有没有老版教材、习题集,我这边有需要。”
  “我印象里是有的,回头让人翻翻仓库,待会给您一个答复好吗?”
  “麻烦你们了。”
  许继常挂掉电话,感觉问题应该差不多解决了。
  不多时,电话铃再次响起,对方答复已找到许继常要求的教材、习题集,请问什么时候送过来方便。
  许继常表示现在就行。
  后果就是对方直接派了个职工,将整整一三轮车的书本运了过来。
  许继常也没想到对方会给这么多,不过转念一想也是。
  书店属于弱势单位,想搞到点物资不容易。
  有了自己这么个渠道,他们不还得好好哄着。
  晚上下班,许继常从装了整整两大袋的书本中,挑出了一套教材、习题集,第二天交到沈青蕊手中。
  沈青蕊没想到许继常动作这么快,收集得这么全,清点完时有些不可思议。
  她就像对待珍宝一般紧紧抱着这些教材:“你是从哪买来的呀,我在街上从没看到过这些?”
  “问书店要的。后期有什么需求跟我说,我再找他们去。”
  东方化肥厂机关子弟小学门口,许继常跟沈青蕊说道,“现在工作不忙吧?”
  “工作倒还好。学校现在备考的老师很多,校长能理解我们。”
  “哦哦,祝你考上。”
  “一定会的!”
  沈青蕊信心满满道。
  ……
  春天到了,又是一轮农作物播种生长的季节。
  许继常的先锋经销公司,跟着进入最忙碌的时候。
  化肥经销是他们的本职,东方化肥厂现在又将计划内化肥配额销售交给了他。
  为了保障这一本职业务,许继常下令暂停其他所有业务经营,务必保证化肥供应工作顺利完成。
  计划内化肥配额销售主要就是联系各地分管农业的局委办,以及农资公司。
  销售价格都是定好的,主要就是货物运输排期。
  工厂运力有限,不可能第一时间将所有化肥送到,这就有了先后之别。
  不少地方的农资公司,以及农业部门领导都在电话里极力向许继常沟通,希望能将自家的化肥排在前头。
  “经理,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
  陈晓恩见证了沟通过程,向许继常提出建议道,“谁购买了我们家灵活销售的化肥,我们就把他家运输排在前头。”
  此言一出,和她一起过来的童清清,还有办公室的方润苏都将目光投到许继常身上,等待他给出决定。
  陈晓恩的办法听起来是不错,就是有那么点风险。
  许继常左思右想,最后摆摆手:“不行,这会引起议论。”
  “我们厂的灵活销售指标在化肥企业里算是占比比较高,本身已是出头鸟。”
  “还是不要采取这种容易引起非议的操作。”
  “当然,晓恩你能积极主动去思考,提出自己的想法,还是非常地难能可贵。”
  陈晓恩闹了个大脸红,对自己的考虑不周感到羞愧。
  还在许继常没有忘记帮陈晓恩解围:“帮我去楼下拿个资料上来。”
  “是咱们厂货运能力的一个报告。”
  “是经理。”
  陈晓恩赶紧转身而去,匆匆跑开了。
  “润苏,排期的事交给你。主要结合各地农业时节,以不误农时为唯一原则。”
  待陈晓恩离开,许继常交待道,“大后天下午下班前交给我。”
  “好嘞。”
  方润苏立即答应道。
  交办完工作,许继常想了想去,最后起身去东方化肥厂,见了高厂长一面。
  化肥销售旺季,他觉得有些工作还是当面谈的好。
  “领导,我这边正在给各家农资公司的化肥供应排期。”
  东方化肥厂厂区内,许继常边和高厂长一块在阳光下漫步,边对他说道,“这项工作应该能在五天内完成。”
  本来,他是去高厂长办公室找的对方。
  见面后高厂长表示今天阳光正好,不妨在厂区内边散步边聊,于是双方就走了出来。
  “嗯,效率挺高。以前这项工作都是要七天才能完成。”
  高厂长露出肯定眼神道,“看来把经销工作全盘托付给你们是对的。”
  “谢谢高叔这么认可我。我觉得咱们是不是可以派人去老厂区,临时监督一下产品生产、货物运输的情况?”
  许继常停下脚步,目光别有意味地看向高厂长。
  高厂长脸上古井无波:“哦?你对他们不放心?”
  许继常斟酌了一下,最后缓缓开口:“也不至于。就是觉得留守部的威信终究没法和厂领导班子相比,未必能统筹好各项工作。”
  “到了生产销售的旺季,怕是可能出现疏漏。”
  许继常的说法还算客气。
  实际上他很清楚,自打厂机关搬到京城,留守人员必然会产生一种被抛弃的感觉。
  这种情况下,恐怕很难靠他们的自觉提高工作效率。
  高厂长微微抬头,将目光投向蓝天:“有道理。不过说是临时监督,最后怕不是还要多出一个常设机构。”
  “到那时叠床架屋,互相掣肘,又会引起新的麻烦。”
  “所以不如趁着这个机会改组厂留守部,提高其地位。当然,新的留守部从人员构成角度来说,确实要体现监督的安排。”
  “还是高叔看得长远。请问高叔打算具体怎么做?”
  许继常虚心求教道。
  “从京城的厂领导班子中,抽出一人回到县城,兼任留守部第一主任。”
  “这个第一主任每两年一换,保证锐气和朝气。当然,不能让他孤身上任,要带一支精干有战斗力的队伍过去。”
  “同时向上级建议,将是否兼任过第一主任作为提拔时的重点考虑因素。”
  高厂长侃侃而谈,“同时,也要加强留守人员和京城机关人员之间的交流、轮替。”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只有让人动起来,才能保证队伍的蓬勃向上。”
  “会不会有人不愿去?”
  许继常说出自己的担心,毕竟从京城到县城存在很大落差。
  “不服从安排,那就得面对后果。”
  高厂长声音中透出一股淡淡的霸气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私心。如果听凭他们的私心影响工作,那队伍也就没法带了。”
  “他们自己克服不了,厂领导班子就来帮他们克服。”
  许继常沉默良久。
  高前进,的确是个非常优秀的国有大厂领导。
  有此等铁腕行事,东方化肥厂不愁不兴。
  “高叔,等这个旺季结束,我处理好先锋经销公司的事情,把我也交流过去一段时间。”
  许继常主动请缨道,“大伙都知道原先在东方化肥厂时,你最器重的就是我。把我派过去,那些不愿交流的人就没理由了。”
  高厂长没想到许继常会作出如此表态,神情中浮现错愕。
  紧接着,就是敬佩。
  “很好。你的这股精神很难得,我会认真考虑你的提议。”
  高厂长郑重道,“就以经销公司代表的名义,把你交流过去吧。”
  “这样名分上也不会有问题。”
  许继常点点头,没有再说话。
  结束和高厂长对话,他步伐轻快地走出了东方化肥厂。
  回去一趟挺好的,算是做出表率帮了高厂长一个忙。
  而且在这中间,也可以干干自己的事情。
  比如……把县城的山货贩到京城卖?
  ……
  数日后,高厂长在东方化肥厂召开班子会议,宣布了进行厂机关和留守部门交流计划的事。
  第一批交流名单,也在不久后公布了,许继常的名字赫然纸上。
  消息很快传遍东方化肥厂,以及先锋经销公司。
  许多人都对此感到不解。
  “经理,你都不是东方化肥厂的人了,凭什么还要把你派回破县城啊?”
  先锋经销公司,经理办公室内,陈晓恩纳闷地向许继常问道,“县城条件那么差,你去跟高厂长说说,让他把你的名字拿下来呗?”
  “你跟高厂长关系那么好,他一定会同意的。”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