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九章 可惜
</p>
房妧莞尔,“区区小事,母亲何必生气,陛下心明眼亮,自然不会听信谗言。”</p>
对于李清平搬出惠梧来说话,房妧一开始的确出乎意料,虽因为贺光的提醒,知晓李清平和惠梧是旧相识,但未曾想到他们之间的交情匪浅至此。</p>
不过李清平将谶言捅出来,还添油加醋几分,反倒不算什么威胁。</p>
若是按照房妧一早和惠梧商定的版本,或许大多数人都会相信,但李清平急于摆脱她,不惜妖魔化她的命格,但凡是有脑子的,都会怀疑。</p>
帝王赐婚,你作为被赐婚郎君的父亲,急慌慌的站起来反对,为免此婚事有万分之一成的可能,还给无辜的娘子添上祸国殃民的骂名,岂不是太过分些。</p>
“若是陛下心有芥蒂,日后可就难办了。”崔夫人仍然忧心忡忡。</p>
“必定不会如此,母亲放心。”房妧微笑。</p>
李清平的谶言,虽然大部分是在诋毁自己,但既然妖孽当道,其实于帝王来说,代表其治下动荡不安,并不光彩,尤其是康元帝生性多疑,这番话听在他的耳朵里,岂不是暗讽他不是明君吗。</p>
果然紫宸殿中,换上常服的康元帝怒气隐隐,叩着手中的茶盏,“那李清平委实不像话,不仅丢了宁郡王府的脸面,也丢光而了宗室的名声,咱们李家怎么就出了这么个丢人现眼的东西!”</p>
文不成武不就的宗室多了去了,但没多少像他一样的,没本事还爱现眼,上蹿下跳的不安分,一闹就闹得满城皆知,想到便觉得丢尽脸面。</p>
宗室子们不说都是礼仪良善的人吧,也晓得要体面,什么阴私若不是为人揭发,面上总是规规矩矩的,哪像他似的,恨不能传扬千里。</p>
从年轻的时候肆意妄为,到年老作天作地,简直没一刻是省心的。</p>
崔皇后静静坐在窗边,洗净脂粉歇下钗环,简单披着素青的薄披风,正侍弄着紫檀木架上的花草。</p>
“陛下既然知道他是什么样的人,何必还为他伤神,岂非不值。”</p>
李清平闹这么一通,将房妧的婚事退后,且并没有得罪房妧的名声,崔皇后虽然气愤于此人无德,但当下的局面却也没有太坏。</p>
她知晓阿妧心中其实并不想成亲,只不过因为种种原因,无奈为之,此时闹出这场来,反倒让阿妧暂且松一口气。</p>
等到几个月后,阿妧相通些,她们再给阿妧赐一门好亲便罢。</p>
如今崔皇后心下唯一忧虑的,便是房妧与那李炤之间的情谊。</p>
虽然房妧并不承认,但崔皇后到底是过来人,怎么会看不懂其中的弯弯绕,而今次宫宴上两人之间的暗流涌动,也被一直关注着房妧的崔皇后看在眼里。</p>
这两个孩子十有八九是两情相悦的,至于是何时开始的,她不得而知,倒也不很在乎,毕竟两个孩子之间缘分匪浅,又都是正当年的出众小辈,互生情愫也是情理之中。</p>
若是他们能够终成眷属,崔皇后等人也是乐见其成。</p>
惟其之间不晓得到底隔着什么旧日的恩怨,以至于让阿妧那孩子顾虑重重,畏步不前。</p>
但看那李炤的样子,倒不像是知晓其中的关窍,想来是李清平他们有所隐瞒,不愿让他受到刺激。</p>
这令崔皇后愈发的不悦,怎么你家的儿子是宝贝,所以小心呵护着,不肯让他承受苦难,我们家的孩子便是草根么?</p>
阿妧也不过是十几岁的少女,再怎么懂事,也是从小被房氏和崔杨两家千娇万宠的掌上明珠,李清平一伙人利用她懂事明理的性子,不管不顾的将旧怨揭开,阿妧心地纯善,又欢喜那李炤,自然会顺他们的意。</p>
与心上人分离断义,那倒也是小头,这其中的煎熬,又如何算呢?</p>
阿妧本就是爱多思多想的孩子,否则也不会这么多年精心医治下来,不见好转反而加重。</p>
这其中自然有那胎毒作祟,但阿妧自己思虑过重,也不得不说是很要紧的原因。</p>
要不是偶然得到名医救治,阿妧现如今还不知怎么样。</p>
眼瞧着阿妧一只脚终于从鬼门关收回来,更是肉眼可见的好转,崔皇后是打心底的里高兴,崔杨两家也是庆幸不已,为着此事,已经打算来年时候,回祖籍好生祭祖酬天,以感谢上苍眷顾。</p>
他们如珠似宝疼爱的孩子,却被人随便的欺辱,简直是岂有此理。</p>
“难为宁郡王父子兢兢业业,却为小人所拖累。”</p>
康元帝默然,一般的小人也就罢了,偏偏那拖后腿的,是自家亲兄弟,互相情谊也是不浅,平日里兄友弟恭的,谁能忍心丢弃。</p>
可一旦犯起浑来,却也是令人难以容忍,更是祸及家族的大事。</p>
李清平原先小打小闹,毁坏的也只是自己的名声,人们看着宁郡王府其他人都是有分寸的,自然也不会想别的,可这会子他在宫宴之上,便闹出这种事,还是那么老大的人了,人们再怎么同情宁郡王府,也不免有所疑虑。</p>
若非宁郡王府放纵,这李清平能够到老还那般的肆无忌惮,无法无天吗?</p>
康元帝知晓内情,所以明白宁郡王也是什么法子都用尽了,实在拿那滚刀肉没辙,故而不会迁怒于宁郡王府,但其他外人可不晓得,此事传扬出去,不仅宁郡王府面上无光,恐怕对日后府中议亲也有妨碍。</p>
宁郡王府其他未成亲的小辈,自然都是要寻门当户对,甚至更高门第的来相配,但人家娶妇嫁女,总归要考量一下府中其他亲长,一听府里有这么个搅家精,而其他人显然拿他没办法,心里自有疑虑。</p>
更别提他的亲子李炤,首当其冲便受其害,经此一事,那少年要想在京城甚至地方的大族,找到合意的好亲事,可是难上加难。</p>
只要不是铁石心肠的人家,都不愿自家娇养的女儿,给人挑三拣四,更摊上那么个不着边际的恶家公。</p>
成亲之后万一哪里不顺他的意,岂不是要被他凭空泼一身脏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