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福祸相依
</p>
朱棣闻言,陈默良久。</p>
朱高炽跪在一旁,静静的听着两人谈话,同时手中还握着那已经被揉成团的草稿。</p>
朱棣抬头见他这副模样,于是便开口对其问道:“老大,你为什么还跪在那里啊?这件事情难道和你有什么关系吗?”</p>
闻听此言,朱高炽连连摇头:“儿臣与此是并无关系,儿臣只是受陈公子所托,要将这份诏书交给陛下。”</p>
“难道你在中途就没看过这诏书中的内容吗?”</p>
“儿臣不敢!”</p>
“嗯,既然没看过,那你现在就将其打开看看,朕也想听听你的看法!”</p>
朱高炽闻言不敢怠慢,立刻打开了那份诏书。</p>
等看完了上方的内容之后,朱高炽将头埋的更低,他的心里此时也为陈默捏了把汗。</p>
“太子爷,这件事情你怎么看?”</p>
“儿臣,儿臣……”</p>
朱高炽一时不知该如何回答,面对朱棣的询问,不由得有些结巴起来。</p>
朱棣见他这副模样,心中当即更为不满:“怎么了?怎么突然哑巴了!”</p>
“儿臣觉得少师所言却有道理,陈默虽然是一介狂生,可是这份诏书也的确是为了避下能够坐稳皇位而考虑!”</p>
“嗯,你和老和尚穿同一条裤子,全都变着法的数落老子不是!”</p>
“儿臣不敢!”</p>
朱高炽将头埋的更低,甚至不敢抬头去看朱棣。</p>
见朱高炽被笑成这副模样,姚广孝率先开口为其解围:“陛下还记得您刚刚答应过我的话吗?无论这诏</p>
书写的如何,您都不能迁怒于陈子秋。”</p>
“这诏书中的内容虽然让您心生不满,但是这诏书却能抚平天下文士心中的心结。”</p>
“刀剑杀人,不过瞬息。”</p>
“笔墨杀人,可寸百世!”</p>
姚广孝最后这番话可谓是说进了朱棣的心坎。</p>
朱棣虽然不愿承认自己当初犯下的罪行,可这也只是他心中的一个疙瘩而已。</p>
他不愿意解开,别人也不敢为其解开。</p>
只有陈默肆意妄为,出手便要直接触及这处疙瘩。</p>
朱棣因此动怒,自然也是正常。</p>
朱棣之所以能够凭借藩王身份造反成功,凭借的可不仅仅是其他几位藩王的协助,同时还因为他从善如流,所以身边才会有高手协助。</p>
他其实只是因为心中愤懑不满,所以才如此刁难朱高炽。</p>
只是可怜了这位太子爷,现在却成为了他的出气筒。</p>
朱棣发了一番脾气,最终无奈叹了口气:“姚广孝啊姚广孝,难道你这一身屠龙术,最终还要用在朕的身上吗?”</p>
“老僧不敢!”</p>
“你说,这次你主动进宫,是不是得到了方孝孺的委托?”</p>
听到朱棣的质问,姚广孝摇头说道:“老僧之前一直在诵经礼佛,已经许久未曾与旧友相见。”</p>
“既然如此,那你为何会未卜先知?竟然能赶在诏书送达之前率先进宫!”</p>
“那是因为我了解旧友的性格,更知道他的弟子也绝对不会轻易向强权低头!”</p>
“陈默虽有报国之心,但却不愿</p>
意阿谀奉承,这一点与他的老师实在太过相似。”</p>
“陛下若是真想启用此人,那首先就要将其降服,否则他就是一匹驰骋的烈马,恐怕无人能够驾驭!”</p>
姚广孝这番话可谓是道尽了陈默的本质。</p>
身为一名穿越而来的小说作者。</p>
对于历史,他十分了解。</p>
同时他心中也始终怀揣着一个想要改变世界的雄心壮志。</p>
但是这一切都不足以让他对封建王权低头。</p>
他想要的是一个公平的对话环境,一个能够聆听自己声音的挚友。</p>
他之前之所以愿意帮助朱棣解惑,那是因为朱棣将自己放在了与他同等的地位。</p>
如果朱棣一开始便高高在上,那陈默宁愿在明孝陵种一辈子的地!</p>
听到姚广孝的这番开解,朱棣微微点头。</p>
他转头看向跪在下方的朱高炽,同时无奈叹了口气:“朕恐怕是难以降服这匹烈马了,单单是你这妖僧,就足以让朕头疼了。”</p>
“日后情况究竟如何,就要看后世之君能否担得起这国家重任了!”</p>
朱棣虽然并未名言,但他摆明了是在暗暗点拨朱高炽。</p>
“刚刚的命令就此废除,至于登基诏书,就采用你手中拿着的原版吧!”</p>
朱棣能够改变心思,这绝对是太阳打从西边出来了。</p>
身为天子,一国之君,朱棣的行事风格向来是知错,改错,不认错。</p>
可如今他能在两人面前主动撤回之前的命令,并且决定重新启用废稿,这便说明他已经意识</p>
到了自己的错误。</p>
姚广孝脸上流露出了一丝笑意,朱高炽也不由得松了口气。</p>
说服了朱棣之后,姚广孝便又主动邀请其下棋。</p>
朱高炽拿着那份废稿找到了王景弘,并命其抄录,监制登基诏书。</p>
远在翰林院中的陈默突然没来由的感觉身上轻松了许多。</p>
虽然他不知道宫中刚刚究竟发生了什么,但他却能感觉到自己身上的压力似乎减缓了不少。</p>
方孝孺此时正在看书,偌大的后院便只有他和陈默两人。</p>
陈默手拿着扫把,打扫着后院的落叶,但却显得有些心不在焉。</p>
方孝孺见此情景,便开口对他问道:“怎么,是不是觉得书院的生活有些太过乏味了?”</p>
陈默闻言摇头笑道:“能够陪伴在老师身边,还有这么多的古卷可供观览,学生并不觉得乏味!”</p>
方孝孺闻言,放下了手中的书籍:“就算你真觉得这里的生活枯燥乏味,恐怕你也无法在此逗留太久了,朱棣一旦启用你的登基诏书,那你就会成为天下第一流的文士,等到那时,朱棣一定会为你加官进爵,让你入朝为官,至于这翰林院,恐怕就将是你几十年后才能回来的地方了!”</p>
方孝孺毕竟有过入朝为官的经历,所以对于这些流程,他全都了如指掌。</p>
陈默闻言轻叹了一声:“现在八字还没一撇呢,老师这话说的实在是太早了些,学生现在最担心的就是这份诏书可能会为你我师徒招来</p>
祸端!”</p>
“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伏,与其白白在这担心,还不如抓紧打扫庭院,你看着落叶,都掉到我的身上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