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奏折

  </p>
  回到乾清宫,朱棣的脸色仍旧阴沉。</p>
  王景弘见状便在一旁说道:“陛下,陈大人也是年轻气盛,您犯不着和他置气。”</p>
  “要说这个陈默也是个聪明人,之前公然驳斥扶桑使团,让他们颜面尽失,而且还发明出了狼筅,现在已经准备投用在朝鲜战场上。”</p>
  “只是可惜他偏偏是方孝孺的弟子,偏偏继承了和他老师一样的倔脾气。”</p>
  “靖难遗孤,这件事情朝中多少官员都不敢提起,可他却偏偏有这个胆量,竟然敢当着朕的面来提起此事,他这不是故意给朕难堪吗?”</p>
  “陛下,奴婢以为陈大人应该不是这个意思。”</p>
  “如果从严格意义上划分的话,那他和他的老师也全都是靖难遗孤,如果他真想和这件事情撇清关系,那他就不应该主动提起此事,而是应该大事化小,作壁上观。”</p>
  “可能事情真的如他所说的那样,他这么做的目的真的是为了天下的莘莘学子,而陛下刚刚的反应……”</p>
  “你是想说朕的反应有些太过激了吗?”</p>
  “奴婢不敢!”</p>
  “这件事情就算有人提起,也绝对不应该是他和老大。” </p>
  “你知不知道这件事情的背后涉及到了什么?这件事情的背后涉及到的是朕与那群腐儒的争端!”</p>
  “李宗元,赵刚之流从前朝开始便受重用,他们在朝中的势力早已经是盘根错节,根基深厚。”</p>
  “之前对扶桑作战的事情,他们就已经极力反</p>
  对,如果不是朕力排众议,坚持要对扶桑作战,恐怕他们还会将事情闹得更大。”</p>
  “现在这件事情也是如此,不过陈默有句话说的没错,这群人全都是前朝官员,和靖难遗孤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如果靖难遗孤真的被赦免,那在日后的史料上,他们也未必会比这好到哪去!”</p>
  闻听此言,王景弘无奈叹了口气:“虽然我们都知道陛下发动靖难是为了祖宗基业,可是百姓多被蒙蔽,他们想不到这么深层的问题。”</p>
  “陛下,要不然此事还是算了吧,陈默已经被您革去官职,他日后也再掀不起什么风浪,就让他安安心心在翰林书院好好教书吧!”</p>
  朱棣闻言,抬头看向了王景弘:“你能劝正大事化小,这可不像是你王景弘的作风,你这奴才,该不会是有什么事情瞒着朕吧?”</p>
  “奴婢不敢!”</p>
  “不敢?之前你去拿奏折的时候,我便看你和陈默眉来眼去,这件事情该不会和你也有关系吧?”</p>
  听到朱棣的疑问,王景弘当即跪倒在地:“奴婢就算是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插手朝政。”</p>
  “更何况这件事情本就是陛下的心头大患,奴婢更是不敢随意过问此事!”</p>
  “嗯,你最近有空替我多去看看老大,别让他的心里有什么负担。”</p>
  说到此处,朱棣无奈叹了口气:“我选的这个太子什么都好,就是性格有些太过懦弱,要不是老和尚非要让我选他,</p>
  我真想立老二为太子……”</p>
  被革去官职的陈默,脱下了自己的一身官袍。</p>
  他就穿着自己的一身衬服,乘坐太子府的马车回到了陈府。</p>
  回到家中的时候,他发现陈凤燕已经启程前往浙江,而被朱棣安排在府中的那两名小太监,此时也已经去各行其事。</p>
  偌大的府邸,此时便只剩他一人。</p>
  他先是回到房间换上了一套便服,随后便直奔翰林书院而去。</p>
  他被革职的消息已经传遍了翰林院。</p>
  不过对于此事,方孝孺却没有任何的表示。</p>
  他并未制止手下众人的流言蜚语,而是继续与众人一同修书,任凭众人在下方如何窃窃私语,他也像是没有听到一般泰然自若。</p>
  陈默穿过翰林院,一路来到后方的书院。</p>
  以朱瞻基为首的学生们此时已经纷纷落座。</p>
  而陪伴这些官二代们一同来到的奴仆,此时则全都等候在书院门口。</p>
  陈默虽然已经被罢官,可是这些奴仆和负责把门的太监却还是对他恭敬有加。</p>
  陈默拿着一摞抄好的弟子规来到了课堂,在看到陈默之后,朱瞻基率先起身说道:“先生好!”</p>
  在朱瞻基的带领之下,所有学员纷纷起身,并对陈默问好。</p>
  原本心情沉闷复杂的陈默,脸上也浮现出了一丝笑容:“各位同学大家好,都请坐吧!”</p>
  陈默并不像宫中的那些老学究,会对学生们严苛要求。</p>
  他在为学生们讲课的时候,脸上永远洋溢着笑容。</p>
  他将抄好</p>
  的弟子规分别送到每名学生的桌上:“这是我为你们准备的材料,至于朱瞻基的那一份,昨天我便已经交给了他。”</p>
  “你们来到这里虽说是来和我学习知识,可是我能够教授给你们的却并不算多。”</p>
  “华夏历史已经传承了数千年,哪怕是当今至圣也不敢说自己能够博古通今,就更别说是我这个小小的教书先生了。”</p>
  “我认为立身之前首先立德,所以我对你们的教育主要在于你们的德行。”</p>
  “你们在和我学习的这段时间里,我不会对你们进行打骂,也不会对你们的成绩有所要求,我唯一希望的就是你们能够懂得何为修身立德,只要你们能够领悟你们手中这本弟子规的含义,那就算是在翰林书院中彻底毕业。”</p>
  “我知道你们全都出自于官宦人家,全都是身份显赫的贵公子,不过在这里你们的身份只有一个,那就是我陈默的学生。”</p>
  “我不管你们是官员的子弟,还是当朝的太孙,成绩不好我可以不做要求,可如果你们的品行不端,那我可就要体罚你们了。”</p>
  说到此处,陈默转头看向了朱瞻基:“朱瞻基,你明白我的意思吗?”</p>
  “弟子明白!”</p>
  “嗯,那你先说说弟子规的前两句是什么?”</p>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p>
  “嗯,既然你们已经来到学堂并成为了我的弟子,那就应该学会何为弟子之规。”</p>
  “今天你们做的都</p>
  不错,起码没有让人陪在你们的身边,你们虽然身份显赫,可是没有了你们父辈的余荫,你们仍旧什么都不是。”</p>
  “我希望你们能够严格约束自身,好好学习知识,日后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不要丢我的脸!”</p>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