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这次大考,动静很大啊
</p>
贡院,是一座高大威严的建筑,呈方形布置,占地约有两公顷,有影壁,大门,号舍,大堂和后楼五座主体建筑构成。</p>
影壁用来放榜,号舍是考试场地。</p>
贡院大门处,左右两个石柱有一幅对子。</p>
左联,十载辛勤变化鱼龙池。</p>
右联,一生期许飞翔鸾凤天。</p>
这里是给国家举仕的地点,在大胜王朝每个县城都有一个贡院,用来秋闱举仕的考点,也即是乡试的考点,再往上的会试要去府城,殿试去京城。</p>
所以每个县城用于秋闱的贡院,也被称之为,大胜王朝统治阶级的摇篮。</p>
“还真是大考!”</p>
“这个月的月底就是秋闱了,竟然先给差役使用这贡院!”</p>
许元胜想到宋志忠的话,又看了看这考场,这次的大考意义非凡,不言而喻。</p>
对自己,或许是一个机会。</p>
其他人也都面面相视,纷纷交头接耳。</p>
“肃静!”</p>
“一一上前,进行查验!”</p>
“入考场,按照发放的号码,找到自己所在的号舍。”</p>
突然一个身穿官府,五十多岁的魁梧老者从贡院内走了出来,他正是县尉邢明,也是在场差役的直接上司。</p>
真正的上官!</p>
徐朗身为十人组后备差役的队长,不过是临时任命,一年期结束,就会自动取消任命。</p>
在邢明身边,还有一个身穿官府的中年男子,并非青山县衙的官员,看品级竟是和县令顾忠明同一个品级,赫然是府城下来的人。</p>
“是!”在场的九十个差役拱手领命。</p>
“你叫许元胜?”突然前方的邢明,看了一眼许元胜。</p>
“见过县尉大人。”许元胜拱手行礼。</p>
邢明上下打量了一眼许元胜,稍后只是默然点头。</p>
临安村的事传的很快,上官们也已经知晓,但具体怎么处置意见,从邢明的态度看不出来。</p>
不过大考在即,应该是一切靠后处置,加上府城下派的官员在场。</p>
也再次印证,这次的差役大考非常重要。</p>
然后正式差役在前,后备差役在后,一个个进行搜查,凡是夹带,私藏统统的搜刮出来,完全是按照秋闱的规格来搞的。</p>
许元胜被全身检查了一番后,发了一个木签,上面写着三十九!</p>
许元胜按照数字顺序,很快找到了写有三十九的号舍,看着眼前的号舍,倒是第一次见到古人考公的地方,里面大概一个平方大小的小隔断,可以遮风挡雨,除此之外一个小桌几和一个土炕,可坐可躺。</p>
毕竟秋闱,动辄数天。</p>
倒是差役考试,应该用不了那么久。</p>
很快人员入号,轰隆隆,贡院的大门关闭。</p>
很快有贡院专职人员,一一发放考卷,这是一次性发放的。</p>
考试四门!</p>
《法》</p>
《查》</p>
《缉拿》</p>
《审》</p>
这是完全围绕着差役工作来进行大考,看的出来,大胜王朝不玩虚的,一上来就实打实的,靠的是专业课啊。</p>
法,指的是大胜律例,其中主要指的是刑法。</p>
查,是查案相关规则和手段。</p>
缉拿,是如何合理合法抓获嫌犯的方法。</p>
审,就是审案,分析案情,破案的相关。</p>
这其中法和审最为重要,卷子的篇幅最大,无它,查案和缉拿一个粗人就能做,而法和审要求就专业了。</p>
一句话总结,查案和缉拿优异,会是一个好差役,但并非不可或缺。</p>
差役是一个熬资历的粗活,被替代的可能性很大。</p>
若是法和审更突出,不但有机会往上走,还会不可或缺,这是一个有头脑的人才能做的,不管走到哪里,都会被重用,更容易被提拔。</p>
“考试时长,四个时辰!”</p>
“日落收卷!”</p>
邢明沉声道。</p>
稍后邢明和那位府城下派的官员,就直接坐在了上首位置喝着茶,负责监考,周边也有贡院配备的监考官四处走动,以防作弊的发生。</p>
一旁的笔墨纸砚都有准备,毕竟差役嘛,不可能随身携带这些东西。</p>
“最近翻阅各类卷牍书籍,是为了更好的了解大胜王朝的一切。”</p>
“倒也不是为了这次大考。”</p>
“不过还真是走运,这次明显是一个难得的机会,这次大考,定然政治意义非凡。”</p>
许元胜埋下头,开始动笔。</p>
虽然学的时间不长,不过过目不忘的能力,让他看的书籍绝对不比十年寒窗苦读还要多,记得还要清楚。</p>
利用太祖大浩逼退徐朗,显名青山县。</p>
毕竟只是取巧。</p>
这次突如其来的大考,对他而言的重要性,无疑才是最大的。</p>
时间一点点过去。</p>
太阳渐渐西落,天色也渐渐暗淡了下来,在贡院里,傍晚的风少了一些酷热,多了一些清凉,吹在身上卷带着点点油墨的特有味道。</p>
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他们是寒窗苦读的士子,谁知道却是一群带刀的差役。</p>
一个个都手染鲜血。</p>
放到后世的历朝历代,决然不会出现差役在贡院考试的事件。</p>
但大胜王朝却另辟蹊径,把差役的地位大大的提高,更不惜开贡院,让这群手染鲜血的差役,进行了专业类考试。</p>
这也是和大胜王朝对统治阶级的高要求有关系,能当差役的人除了许元胜以外,几乎都是县城里有些根基的人,打小都读过私塾,能识文断字。</p>
虽然比不上士子,却也能写出一些文采来。</p>
许元胜脸色平静,下笔如有神,他是大胜二十万差役队伍中的一员,虽然暂且是后备差役。</p>
却也是超过了无数平民。</p>
他十分珍惜每次能转正的机会。</p>
等到了天色渐黑。</p>
当当当</p>
一阵钟鸣声响起。</p>
“全部起立!”</p>
“站在号房门口等待!”</p>
“等待试卷收起,方可离开!”</p>
邢明的声音沉声响起。</p>
很快一个个差役走出了号房,站在各自的号房门口一侧。</p>
等待贡院监考官把试卷纷纷的收起,当场糊上名字,打乱试卷顺序,然后整理好纷纷的送达了县尉邢明和那位府城下派的官员前面的桌几上。</p>
等试卷全部封存,当众涂上火漆。</p>
邢明和那位府城官员分别在封口处签上名,确认无误后,那名府城官员拱了拱手,带着人立即出了贡院,不大一会就听到马蹄声响起。</p>
在场的人面面相视,这特么的就是秋闱取仕的程序啊,连审卷都要移交到府城的节奏。</p>
他们是差役,有必要搞这么大动静吗?</p>
一个个心里犯嘀咕,反思着刚刚写的是否妥当。</p>
“明天休沐,都散了吧,这里毕竟是贡院。”县尉邢明背着手,转身直接走了。</p>
等邢明走后。</p>
大家才是放松下来,七嘴八舌的讨论刚刚的考题。</p>
许元胜看着这一幕,真像后世啊。</p>
可惜讨论无用,只能等结果了。</p>
“不知道考试成绩,能否决定差役的转正?”</p>
“若是不行,还需要多赚银两才行。”</p>
许元胜心底暗道,现在手里有三十多两了,放到乡下那就是妥妥的首富地位,但想买个正式差役,差的远啊。</p>
许元胜看着眼前的同僚们,能当差役的,都是有钱人家的孩子。</p>
该死的,阶级桎梏。</p>
也不知道这场看似公平的大考,能否撼动几分这等阶级桎梏。</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