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县城内局势,不容乐观

  </p>
  第二日早上许元胜睁开眼,看着身边躺着的赵梅,轻纱遮掩住好身段,按照他的要求特意买的睡裙,丝质的透透的,若隐若现下显现的火辣辣的身材极其醒目,估计也就后院的大同婆娘以及乡下的春儿姐,能和她一比了。</p>
  看的许元胜一大早,都想晨运了。</p>
  不过还是把持住了。</p>
  还有很多事要做的。</p>
  许元胜先去了院子里活动了一番,听到灶房里在做饭的声音,应该是王灵儿。</p>
  没过多久,赵梅脸色羞红的匆匆出来了,不敢抬头去看许元胜,也有些不好意思去灶房里,最后怕老爷饿着的促使下,还是硬着头皮去面对女儿去了。</p>
  许元胜只是一笑,这就和谐多了。</p>
  早饭的时候,三人坐在一张桌几上。</p>
  有最初的尴尬,很快气氛也就缓和了起来,王灵儿毕竟年龄小,藏不住事,说着最近的一些见闻。</p>
  “听说在老巷子里住的几个玩伴,都被家里人卖到了大户人家。”</p>
  “还有街头那个大丫,只是比我大一岁,听说被家里人卖了后,在青楼出现了。”</p>
  “还好,我们离开了那里。”</p>
  “今年秋粮税怎么这么严重,竟然比前两年还要闹的很。”</p>
  王灵儿边吃边是嘟囔着。</p>
  一旁的赵梅不时的帮许元胜夹着菜,望向他的目光透着浓浓的感激,若不是有他在,她们娘俩估计也要被逼的卖身去了。</p>
  “怪不得你昨晚上,又跪又哭的。”</p>
  “是害怕了?”</p>
  许元胜看向赵梅,这种事熊掌柜自然不会和自己说,哪怕谭磊等人应该也是知晓的,却也没有说,似是都觉得习以为常。</p>
  看来,这种事每年都会发生。</p>
  只是熊掌柜和谭磊等人,有能力自保,别人可就未必了。</p>
  “奴家,是真的害怕了。”赵梅低头心有余悸道。</p>
  “老爷,我们能买下几个婢子吗?”王灵儿小声道。</p>
  “灵儿,不要给老爷添麻烦。”赵梅急忙呵斥道。</p>
  “我……我不是偷懒,也不是怕干活。”</p>
  “我感觉她们挺可怜的。”</p>
  “只是想能不能帮帮她们。”</p>
  王灵儿眼圈泛红低声道。</p>
  “帮的完吗?”</p>
  “你买了她们,她们身边也有相熟的人。”</p>
  “到时候她们再去求你帮忙,你又该怎么办?”</p>
  “若是你不同意,她们会不会埋怨你,记恨你,到那时你今日的好心只会给自己带来一连串的麻烦。”</p>
  “当然也会有知恩图报的人,但你确定要拿现在安稳的生活,去折腾吗?”</p>
  许元胜扒拉完碗里的粥,看向王灵儿平静道。</p>
  “我……。”王灵儿是内慧的女孩,很快也明白了她刚刚的想法有些天真了。</p>
  “善良没错。”</p>
  “你可以把这份善良留给你身边的至亲之人。”</p>
  “记得,你还有你娘要照顾的。”</p>
  许元胜说道。</p>
  “我知道错了。”王灵儿垂着头。</p>
  等吃过早饭,许元胜留下了二十两,也算是奖励这娘俩懂得摆正地位的奖励。</p>
  稍后就去了衙门。</p>
  等到了衙门后,谭磊等人都已经早早到了。</p>
  三号班房里明显有人经常打扫,应该是负责留守衙门的两个后备差役做的。</p>
  虽然没有做多少活。</p>
  许元胜暗暗点头,没有偷懒就是好同志,一人奖励了两百文。</p>
  不如随自己下乡的差役拿的多,但下乡确实更辛苦一些。</p>
  在班房里,看了一下两个留守差役汇总的一些县城内的信息。</p>
  挺全面的,虽然做不到上达府城的高度。</p>
  他们记载的大多数事,无不是围绕着秋粮征税引发的。</p>
  毕竟各县的头头们,都被控制在了青州府。</p>
  下面的人也是卯足了劲的收税,使得不少穷困家庭支离破碎,县城内不少商贩也无心做生意,人心惶惶的景象开始显现。</p>
  “这才是封建社会,最真实的一幕。”</p>
  许元胜看着汇总的消息,心善的人开始把女儿许配出去,少一口人能少一口粮食,缴纳秋粮税也能少点压力。</p>
  但这个节骨眼上,普通人家也不敢成亲的。</p>
  所以大多数家境贫困,子女多的,多数把女儿卖给大户人家当丫鬟或是侍妾。</p>
  心狠的,直接卖给青楼,完全抱着牺牲一个女儿,换取更多的银两为余下的人谋个活路。</p>
  “今年突然提高了五成的秋粮征税,还是严酷了一些。”</p>
  “连城内的人都开始遭殃了。”</p>
  许元胜翻阅着一道道的信息,心里很清楚若不是他的出手,城外的上百个村子,怕是要跑掉一半,卖儿卖女都是小事。</p>
  入山为匪,祖祖辈辈背上一辈子骂名。</p>
  赶上冬季,易子而食也不是不可能。</p>
  会比城内的这些现象,更加残酷和血淋淋。</p>
  他能稳定住城外的局面,但县城内却不归他管,若无必要,他也不想插手。</p>
  正如他和王灵儿说的话。</p>
  善良用在身边的人即可。</p>
  其实还有另外一句话。</p>
  “善良是等价的。”</p>
  许元胜平静的合拢那份卷牍,好心帮人不求回报,不见得就是好事。</p>
  赵梅和王灵儿娘俩,那是身段好长相佳,又是本分女人,懂得摆正地位。</p>
  就说他那宅子后院的大同婆娘和泰山姑子,都是随时出手就能换来几百两的女子。</p>
  可以说,他留下的人没有一个无用的,嗯,除了门房老头,那实在是卖不掉了,倒也吃不了多少粮,权当敬老了。</p>
  当然这些只是其次,还有一层更深的缘由。</p>
  就在这时,方远山和郝军似是知道许元胜回来了,一同过来了。</p>
  两人满脸的疲惫,看情况最近不太好。</p>
  按照上面交代,今年城内需要上交两万四千两的秋粮税。</p>
  青山县成五个片区,平摊下来方远山和郝军负责的北区,只要凑够四五千两就差不多了。</p>
  别看只是四五千两,其实青山县就是一个贫困县。</p>
  许元胜当日抄家徐朗和王虎,那都是和山匪有勾结,家财不菲,在青山县论财力都能排的上名次的,纵是如此,真正现银到手也才三千多两。</p>
  而偏偏如徐朗和王虎这类的人,和许元胜等人一般,都隶属于王朝统治阶层,不在秋粮征税的范畴内。</p>
  余下的人除了商户就是普通民众。</p>
  商户被连年盘剥,这次也要吐老本,又不能逼的太狠,没有了商户,县城内怕是连吃饭都成问题。</p>
  而普通民众在任何时候,都是最穷的那一拨人。</p>
  所以想收齐秋粮税银,并不简单。</p>
  “看来两位压力很大。”</p>
  “这是五百两,先拿去填补一些窟窿。”</p>
  许元胜递过去五张百两银票。</p>
  “不,不,这怎么能行。”</p>
  “我们没有帮上你。”</p>
  “怎么能让你帮我们。”</p>
  “不行,绝对不行,城外的压力众所周知,比城内严峻多了。”</p>
  “这银票你留着,先把城外的那份秋粮税凑齐了,再说。”</p>
  方远山立即起身摆了摆手,说什么也不愿意收这笔银子。</p>
  “远胜兄,真的不用,四五千两罢了,我们是不愿意过分压榨那些商户和民众,怕闹起大乱子,否则凑够还是可以的。”郝军也是沉色点头。</p>
  两人说什么也不收这笔银子,眸光内却都透着感激之色。</p>
  许元胜只能暂时收下。</p>
  帮他们,也是因为身上有余银。</p>
  顺便拉一把罢了。</p>
  人人都知道,方远山和郝军同自己走的近,若是他们出了差错,自己这边也难免会被人落井下石。</p>
  只要方远山和郝军在县城内,屹立不倒。</p>
  自己在城外才能顺风顺水,安心的把红糖这条线给做起来。</p>
  他的这份善意,正是因为他们是利益共同体,而不是乱发善心,嫌银子多。</p>
  若是按照王灵儿的善良,五百两可以救下上百口人,但之后呢,青山县城内常驻人口有一万多人,加上周边流动的,人数可不少。</p>
  他今天敢肆意拿出五百两去救人,不需要明日,当天晚上怕就会被同僚敌视,被没有得到救助的人咒骂,更甚至连家都不敢回。</p>
  当善人有时候比当恶人,更遭人恨。</p>
  特别是现在这个节骨眼上。</p>
  </p>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