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4章 边角料也能赚大钱?

  两百万套,一套游戏价格七十九
  算起来不到1.6个亿
  看起来好像不是很多
  不但比起《长城》的首日票房还差了一点
  更何况,这还是个单机游戏,买断制,入手之后就可以反复玩,甚至还能交给别人玩
  不像电影票一样,一个人看,还只能看一次
  所以,从数据上讲,《守护者》游戏后续的销售走势,肯定远远不如《长城》的最终结果
  但当山河公司公布24小时销售数据的时候,依旧引起了整个娱乐圈的震动
  而且,这种震动甚至比当初《长城》首日票房出来的时候,还要来得激烈
  原因也很简单
  《守护者》的后续数据可能却是不如《长城》,可《守护者》也不是电影啊
  人家连电视剧都不是,人家就是一个游戏
  一个游戏,还是单机游戏,第一天就卖了两百万套
  这是何等的离谱
  就跟假的一样
  单纯说两百万这个数字,可能不太明显
  举个例子就明白了
  传说中的国产单机游戏的扛把子,《仙剑奇侠传》第五部的前传(仙五前),质量远超《仙剑5》,也就才卖出一百多万套,不到两百万套
  这还是两年前就发行的游戏
  结果,人家两年的时间,连你一天都没有赶上
  虽然也有一部分原因,是《仙5》前传的价格要比《守护者》高上很多
  但也可见《守护者》受欢迎的程度
  另一个原因,《守护者》的成本
  无论是从电影的角度,还是《长城》的角度,这两部作品的成本都不少
  长城钱多一些,三个亿,前后做了一年的时间才完成
  《仙5》前传,千万级别,成本要少一些,但制作周期长,制作了好几年
  但《守护者》呢,没有单独的立项,没有额外的支出
  其产生的过程,就是周墨在《守护者》剧版拍摄的期间,带着一队人马,在额外的时间,把主线改一改,增加了一些if线,制作而成
  而且这还是好听的做法
  再说直白点儿,其实就是把一堆一般情况下用不上的边角料,修改修改给做成了个游戏
  没有多喊人,也不需要多费事儿
  一部游戏坐下来,夸张点说,成本无限接近于零
  然而就是这情况,人家硬生生在第一天就卖了两百万套
  不仅赚了钱,还让演员们也开辟了新的赛道
  简直就是秦始皇摸电线——
  赢麻了
  于是,当天晚上,周墨的手机就被打爆了
  庆贺的,祝福的,拉关系的,这些就不说了
  明星演员们自有公司员工们接待
  还有一些央媒的负责人过来联系,但也算不上什么大事,无非就是善良一下宣传,开会等等事宜
  这些对周墨来说,依然轻车熟路,按照计划走就是了
  真正需要重视的,是一些集团,公司的负责人
  比如说,小马哥
  片刻之后,周墨挂断电话
  大甜甜在一旁旁听完所有的通话内容
  “小马哥的意思是,是想跟咱们合作,开发一些小说的改编来着?”
  周墨点点头
  去年十二月份,企鹅收购了终点
  自此,终点的商业化,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不过,网络小说商业化改编,并不是从去年才开始
  而是早几年就开始了
  《甄嬛传》就是改编自同名小说
  不过在此之前,网络小说改编市场,主要集中在女频小说
  男频小说寥寥无几
  现阶段,市面上唯一成功的例子,就是山河公司投资的《诛仙》
  而小马哥那边的意思是,男频小说改编成影视剧的进程,他们在进行简单评估之后,发现比较困难
  不仅是男频读者对原著剧情要求比较苛刻
  这在当年《仙剑奇侠传》的改编节奏中便可见一斑
  还有一点是,男频玄幻、修真类的小说,世界观往往比较宏大,且人物众多,改编起来困难重重
  典型例子就是辰东的《遮天》和《完美世界》
  这两部小说名声大不大?
  当然大,而且大得不得了
  但能不能拍?
  不好意思,拍不了
  如果减少投资预算,拍出来一个猴版的叶天帝,不用说,受众群体们肯定不买账
  但如果特效水平全开,全力以赴拍《遮天》
  且不说最后是否能够盈利,就那成本,都够他们投资好几部游戏的了
  这种预期收益简直低到爆炸的投资,傻子才会去做
  修仙,玄幻如此,其他小说其实也都差不多
  这大半年的时间,企鹅实际上也为此讨论了很多计划,但始终没有找到一个很好的发展计划
  其中有一个很关键的原因,就是网文改编的受众群体,消费水平到底有多高,他们是否愿意为改编出来的作品买单?
  在过去,这个问题是没有答案的
  自从10年开始,随着这几年娱乐圈资本的飞速扩张,观众群体的消费也在逐年增加
  特别是粉丝经济,真就一个稳赚不赔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也有数据表明,有关男频向相关改编的相关消费,增长的并不多
  远比不上粉丝经济,偶像剧这些方面的消费水平
  男性向消费,更多还是集中在游戏,直播等领域
  如此情况,自然更加使得相关投资者迟疑
  市场就是这样
  你消费高,你愿意花钱,自然就有人愿意捧着你
  你有钱,但不愿意花钱,扣扣嗖嗖,那就想办法让你转移支付,把钱交给那些愿意消费的人去消费
  在过去,业界甚至出现过不少次“放弃电视剧行业的男性市场,这帮人消费力完全就是零”的结论
  直到今天
  《守护者》的销量,可以说给了不少投资者一个答案
  男性消费者,在影视剧行业的消费能力不是低,而是没有找到消费的目标
  谁说男性不在电视剧领域消费?
  《守护者》的根基,终究还是剧版的《守护者》
  一天两百万套的销量,谁看了这数据不迷糊?
  而且,相较于已经逐渐变成红海,厮杀越来越激烈的女频改编市场来说,男频改编市场现阶段完全就是一片蓝海
  可挖掘的东西太多了
  小马哥正是产生了这个语气,特地给周墨打了个电话,希望能够实现在改编领域的合作
  大甜甜又问:“那你们准备从哪些领域开始合作?”
  “谍战吧,《守护者》的成功,基本已经摆出了一条完全走通的改编之路,照着走肯定没问题
  另外,起点也确实有几本非常好,且非常适合改编成游戏的谍战小说,改起来相对容易很多”
  “怎么分工?”大甜甜问
  “还是咱们找人拍摄,投资的话两家按比例分,企鹅那边帮忙宣传”
  “这个倒是挺合理”大甜甜点点头
  有一说一,企鹅作为投资者,名声其实还不错
  给钱,给人,帮忙宣传,而且也不太插手制作
  如果真的插手了,也是要求把游戏人物设置的更美型一些,要大波,要漂亮,要好身材
  虽然说是为了更好地赚钱,但也确实带来了更好的游戏体验
  看看《王者》就知道了,部分角色一开始的形象,可比改版之后要夸张旭东
  要不是遭受了举报,再加上政策的要求,尺度还要更大一些
  比起那些臭名昭著的正确公司,强了无数倍
  有句话说得好:
  你可以不相信企鹅的信誉,但你一定要相信企鹅赚钱的眼光
  “我还以为你们就要改编玄幻、修仙类的小说了呢”
  “那个要再往后一点,企鹅那边希望再看看市场反应,确定了男性消费水平真的存在,而不是只有《守护者》这藤花一现,到时候就会投入更多的资金放在男频小说改编上”
  周墨对此倒是有预见
  市场风向偏转的速度,可以说是又快又慢
  快,是《守护者》第一天的数据出来,就立马有好多公司跑过来,说希望后续达成合作
  慢,是很多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已经定型了
  不论发生什么事情,他们都不会更改自己的消费习惯
  哪怕整天被人嘲讽,哪怕自己消费水平极低,愿意把自己的消费能力全部转移出去,赠送给别人,但依旧甘之如饴
  让这些人花点儿,真是比登天都难
  周墨是没能力改变这些人的想法,他最多也就是多做几款针对性的作品,吸引越来越多的目标进行消费
  这也是他做《守护者》的原因之一
  周墨想到这里,突然开口道
  “不过也确实不算是就一个玄幻的都没有,还是有一部作品比较适合改编的”
  “什么?”
  “天蚕土豆的《斗破》”
  大甜甜反应过来:“就是那个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的小说?”
  “是的,你看过?”
  “嗯,当初你立下《诛仙》的时候,我补充过一些小说的资料”
  “你感觉怎么样?”
  “还行,第一遍看的时候,感觉还挺爽的”大甜甜客观评价道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