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2章 电影结束,打嘴仗都不用下场
七月中
周墨回国
回国第三天
《莘莘学子》下映
总票房34亿
再一次打破国产电影的票房纪录,将最高票房分段突破到三十亿到四十亿的区间
纵观《莘莘学子》的票房走势,一共有三波巨大的高票房
最开始的一波
6月下出成绩的一波
学生们开始研究报考的时候,又是一波
第三波的出现,是各位学生和家长们,在报考的时候,发现电影里的情节再一次出现在了现实里
很多学生在报考的时候,完全就是两眼一抹黑,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做,也不知道该从哪些方向了解这些内容
而且就算了解了,也不知道自己适合不适合
不要意外
这确实是很多家庭发生的事情
而电影里,有关这一段的剧情则可以用一句顺口溜来表示:
劝人学医,天打雷劈;劝人学法,千刀万剐
生化环材,四大天坑;土建机自,四大护法
本来,这一段顺口溜在电影中只是一处梗
高玢在和小伙伴们高考之后讨论未来的时候,她的两个小伙伴对于一些常见专业的吐槽
但奈何很多在校大学牲看到这一处,当场破防
纷纷在网络上发表对自己专业的控诉
“电影说的没错,我当初就是啥也不懂,才像个傻x一样来到这个专业,现在快毕业了,一问工资七千块,我这里可是一线城市,我还是92的学生,居然就值这个数”
“别提了,当年全省拍的照名词进的学校,现在找工作工资还不如当年比我差了几十分的,其他专业的同学”
“早知道就去学计算机了,不必我这x专业赚钱?”
“楼上的还是别着急,计算机现在也开始内卷了”
“对网络上想要选xx专业的学弟学妹们说一句话,快跑,别来这儿!”
这些发言,就像是对电影的呼应一样,让观众们再一次见识到了《莘莘学子》的真实性
原来当初电影里一处仅仅“三十二字”的台词,竟然有这么多的背后故事?
于是,在电影快要下映的最后一个星期,市场上再度掀起了一波有关“解开电影彩蛋”的浪潮
学生群体们成群结队地到电影院里二刷、三刷电影
每当发现一个跟自己学习经历相关的小细节,就会在网站上分享出来,尽而吸引更多的观众去看电影
不过,动静这么大有时候也未必全是好处
就在七月上旬快结束的时候,就曾经有一个学校的教授站出来,说《舍身学子》这部电影胡乱拍,认为周墨又没学过那些专业,有什么资格评价这些专业的发展
这位教授的地位还不低,算是某个行业有头有脸的人物
所以他的一通炮轰,声势还真不小
不少人面露期待,希望能看到一场龙争虎斗
然而,还没等吃瓜群众们拿来小马扎,战斗就已经结束了
就在那位教授炮轰《莘莘学子》的第二天,就有网友扒出了这位教授的信息
“三十二字”中的某个专业出身,但到后来却更换了路径,经常参与另一个领域的活动
然后又有一位他曾经的学生爆料,这位教授对手底下的学生那叫一个“关爱”,每个学生都恨不得给他们安排好多年的工作经验
当这个消息出来的时候,这次较量就已经没有了悬念
舆论的较量就是如此
一招不慎,满盘皆属
而自始至终,周墨甚至对此都没有回应过
因为他压根没时间回应
希望周墨能够分享经验,开座谈会,交流技巧,哪怕只是说两句的人实在太多了
每天打来的电话,发来的信息,都成堆成堆
没办法
三十四亿的票房,就是这么诱人
但周墨只是象征性地参加了两个级别足够高,且躲不开的会议之后,便拒绝掉了后续所有邀请
有些会是真的没有意思
一个所有人都明白的问题,开上几个小时的会,说来说去说不到点子上
每个人都在分享对电影市场的见解,从各种各样的角度切入视角,唯独切入不到观众身上
周墨一开始也曾觉得以他的地位,没准能让一群掌握资源,或者能把关的人稍微改变一些,做出些从观众角度出发的事情
但很显然,他所作的一切全都是白费功夫
所以,周墨干脆就不去了
去个毛
有那时间,不如多整点儿作品,把钱挣到手
挣的钱多了,自然而然就有人按着你的方向走了
夸张点儿说,如果有一天,整个国产电影的市场,有一半的票房是山河公司砍下来的,那其他人哪怕再不愿意,也得乖乖提高自己作品的质量
周墨本以为这个想法很扯淡
他自己都不信
一家公司再怎么滴,也不可能砍下市场一半的份额
但后来他又想到国内这帮人的骚操作,硬生生把一个市场搞到萎靡不振,消费者不断离席,决绝消费,反而觉得大有可能
七月下
周墨完成了《莘莘学子》的所有工作
总算是能够把经历放在《人民的民义》上
既然已经开始插手了这部戏的制作,那干脆就多干一些
山河公司
办公室
周墨在这里见到了《名义》的三位核心
导演李露,制作夏东海,编剧,同时也是原著作者周眉森
周墨跟三人打了招呼,三人反应各不相同
周眉森比较轻松,这位是作家、编剧圈的老前辈了,跟周墨早就认识,两人时不时还会讨论一些剧情
夏东海不用说,已经见过了
最激动的莫过于李露,这位也是老导演,但在此之前,一直算不上特别出名
前世,真正让李露大火的,还是《名义》
之前,李露听说周墨开始接手剧本,并且提出修改意见的时候,他一度以为周墨准备重回电影圈了
为此,他紧张了好几宿
尽管在资历上,周墨比不过他
但成绩上,人家新版《神话》的收视率,现在还在榜单上挂着呢
周墨如果真的想要当导演,没人能争得过
好在事后周墨也说明了,并不打算当导演,只是可能会把控一下电视剧的方向
李露这才放心,并且立马表态
“拍摄的时候,大家伙一起商量……”
简单问候结束,四人聊起《名义》
最先说的是剧本
周眉森毫无疑问是业界大佬,自从听了周墨的意见后,和周墨仅仅是额外沟通了一次,便很快明白了周墨的意图
随后,又用了几天的时间,便出炉了一份新全新的剧本
其中包括人设,台词的改动,基本上都符合了周墨的要求
“剧本我没有问题了,聊聊其他的吧,比如说选人,你们那边的情况怎么样了?”
三人对视一眼,由高亚麟开口
他掏出一份名单
到目前为止,我们考虑到的是这些人
周墨接过,大致看了一遍
几个主要的角色没什么变化,譬如李达康,祁同伟,小阁老…不,高书记
这些都没变
一些配角也没变化
不过侯亮平的人选上却空着
“侯亮平没选出来么?”周墨询问道
“是的,原版侯亮平就已经很难找人了,而经过周导你调整之后的超级侯亮平,我们思来想去,也没找到合适的人选
首先得足够年轻,其次又得能演出那种正义凛然的感觉,同时还得机灵一些,这样人真的不多”
这倒是实话
周墨也清楚这样的人不好找
“其实还是有人选的”李露突然冒出来了一句
“谁啊?”
“周劫,但是他没办法出演侯亮平”李露说道
周墨三人听见这话,瞬间了然
尔康啊
还真别说,单凭他的演技,以及他对戏的钻研热情,没准还真能把侯亮平这个角色给演好
只可惜,侯亮平确实没法让他来
想到这里,周墨等人也有些无奈
“确实可惜”
有一说一,当年内地影视圈刚开始发展的事后,趁着这股风第一个起飞的人不是皇晓明,而是周劫
两个人无论是在成绩上,还是在热度上,差距其实相当明显
周劫的声势,在《还珠》和《少包》两部剧后,就已经彻底确定下来了
彼时,才刚刚进入世纪之交
而皇晓明,真正声名鹊起的时间,则要等到一年后的《大汉天子》
尽管后来周劫由于还珠格格中的一些特定场面,被很多网友截成表情包
但实际上,周劫的演技,特别是在情绪的爆发上,水平相当不错
除此之外,周劫在《少年包青天》中的形象,和侯亮平其实有些相似
比如包黑炭和八贤王的对决,以及事后的沟通
包黑炭说出:“我只是庐州城的一名黎民百姓,我不懂,也不明白什么朝政,对我来说,真相只有一个,我的目标就是找出真相”
这和新版侯亮平发现自己老师和曾经的师兄,两人身后都藏着问题的事后,不再顾及过去的情谊,而是坚持查明白真相有着异曲同工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