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9章 否认是没有用的
绝大多数观众就算买了也没啊看,还容易留头留尾丢中间
极少数肝帝则是能一晚上把剧情全过一遍,然后在网上开始剧透剧情
如此一来,得不偿失
不如每天放出去一部分剧集,既能让观众们有个讨论的时间,也能给后续的剧集留下足够的期待
听到唐烟的预测,周墨摇摇头
“没有那么简单,昨天晚上1.7亿的播放量,单单前两集,就占了1.1亿多,第三、四集的购买量满打满算还不到六千万,下降了一半多”
“啊?掉得这么厉害”
“是的,不过也能理解,昨天并不是周末,绝大多数观众看两集,时间上也就差不多了,剩下的留在第二天看
至于后续的剧集,肯定会流逝掉一部分观众,也会多出一部分新的观众,所以还需要进行宣传,算不上高枕无忧”
刘施施和唐烟当即就表示小意思
《朕要做皇帝》一共四十多集,二十天左右就能全部放出来
由于是线上播放的模式,宣传上的工作量比电影宣传轻松很多
接下来几天
《朕要做皇帝》随着剧情的展开,网络上的讨论也越来越多
一众讨论话题之中,排在首位的是“皇晓明的演技”
福王身上两种差异相当明显的特质,被他表现得淋漓尽致
网友给皇晓明起了个外号:
乳浊液
别名油水混合物
指他油腻和洁净混合,不分彼此
皇晓明为此很受伤
他明明是按照周墨很早之前得指示在表演
周墨倒觉得挺好
福王的两张面孔并非是传统意义上的“两个人”,亦或是“两种人格”,以及“一个真正性格,一个假装的性格”的设定
他就是这样一个人
花天酒地,高高在上
意志坚定,礼贤下士
特别是当他面对卢象升,孙承宗这些人的时候
但凡是涉及到明末的文娱作品,基本上都离不开卢象升,孙承宗,孙传庭这些人
无论是打天下,还是治理天下,都不是皇帝一个人就能完成的任务
皇帝需要能臣来帮他治理天下,打击敌人
而卢象升,孙承宗,孙传庭等人就是这样的能臣
崇祯四年,孙承宗由于战事不利,最终被免官闲住,回到老家高阳
半月之后
在高阳晒太阳的孙承宗见到了一个他意料之外的人
福王朱常洵
“藩王无故不得擅自离开藩地,王爷为何在此?”
对于福王的出现,孙承宗非常震惊
明朝自朱元璋起,所有的藩王都有自己的封地,他们有自己的王府,官员,甚至是军队
朱元璋这样做,本意是让朱家子孙有朝一日在国朝危难的时刻,可以拱卫皇帝,保卫国家
然而,朱元璋后,明成祖(明太宗)朱棣掀翻了了他侄子的皇位,自己当了皇帝
朱棣以藩王之位造反成功,当了皇帝,自然而然要预防其他藩王再造反成功
他直接更改了朱元璋曾经立下的规定,对各地藩王开启了养猪政策,给他们钱财的同时,严格限制他们的活动
因此,福王的出现,完全出乎孙承宗的预料
然而,面对孙承宗的疑问,福王直接大手一挥
“孙太傅何必装疯卖傻,本王为什么到此,你就算不知道,难不成还猜不出来”
在孙承宗复杂的眼神当中,福王极其直白地说道:“孙太傅,如今这大明朝病了,病入膏肓,靠崇祯小儿,他治不好这大明
能救大明朝的人只有一个人,那就是我,朱常洵!”
福王压根就没有掩饰自己的来意
原因很简单
当他出现在孙承宗面前的时候,很多事情就已经不言而喻了
遮遮掩掩,完全没那个必要,反而很小家子气
(福王:我朱常洵,就是这么一个大气的男人!)
福王这次和孙承宗的见面,讨论的东西不少,但正儿八经的主题就两个
问题一,崇祯小儿靠不住
问题二,我朱常洵靠得住
首先是问题一
孙承宗:陛下天资聪颖,上位以来,励精图治,宵衣旰食,更是除掉了阉党
福王:得了吧,崇祯什么样子你都在他手底下干了两年了,心里没点儿数?他要真是明君,能把你整下去?
能先给袁崇焕那么大的权力,然后又给他弄死?
能一天天的换首辅,换阁臣?
孙承宗无话可说
跟福王这场对话,狡辩是没有意义的
事实在前,任何辩解都非常苍白
崇祯当年刚上位的时候,对魏忠贤先隐忍,后一击必杀的操作,让他真心认为他那种雄才大略,英明神武的天生皇帝,必定能够挽回朝廷的颓势
然而四年以来,崇祯却再也没有当初的那般状态,反而急功近利,刚愎自用
孙承宗当然知道,朝廷上的衮衮诸公,不少人明面上光明伟岸,私下里却鸡鸣狗盗,结党营私
但崇祯前后换了这么多朝臣,砍了那么多脑袋,其中难道就没有一心报国的人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就孙承宗自己而言,他是真的一心报国,若能挽救大明的颓势,他宁愿献出自己的生命
可现在情况,又是如何呢?
朝臣如此,边境也是如此,镇压造反更是如此
这一桩桩,一件件,都是如此
“话虽如此,不过福王怎么就确定自己是那个能拯救大明的人?”
孙承宗承认他当年确实看走了眼,当今圣上确实没那么靠谱,但你福王又凭什么说自己靠谱?
全天下谁不知道你福王天天在府里开宴会,好美女,喝大酒?
言官们每天参你的奏折都成堆!
福王:沉迷美色我乐意?但这并不能代表我不靠谱
“孙太傅以为当年宁远之战,袁崇焕手里的大炮是从哪儿来的?”
孙承宗听完,震惊到说不出来话
宁远之战,他当然知道
天启六年,老奴侵犯边境,一路横冲直撞,直至宁远城下,遇到在宁远驻守的袁崇焕
老奴给袁崇焕送信劝降,袁崇焕直接拒绝,誓与宁远共存亡
劝降失败后,老奴直接攻城,一连三天都被袁崇焕顶住,后者甚至还直接用红衣大炮给攻城军队造成了惨烈损伤
之后,老奴退兵,袁崇焕名扬天下
“红衣大炮竟然是福王送去的?”
“不然呢,靠天启那个整天跟木头睡在一起的小儿搓出来么?”福王面带不屑
想想他为这天下操了多少心,这大明朝没了他,迟早得乱!
孙承宗看着洋洋自得的福王,承认自己过去或许确实小看这位声名远扬的享受王爷了
只是,长期以来的忠君思想,让他依旧无法立马就认可福王的建议
食君之禄,忠君之事
改换门庭对于当前这个时代的人,特别是孙承宗这种能为国家战死的人来说,无疑是一件极其艰难的事情
孙承宗脑海内两股意志正在不断交战
万般纠结下,孙承宗下意识想要把事情往后拖
“福王可先回去,容我考虑考虑……”
然而,福王却压根不打算放过这个忠君爱国,而且能力极强的老头
哼
孙承宗,你逃不出我的手掌心
他当即放出一个爆料
“今年年初,建奴在北方靠着俘虏过去的工匠,成功仿制出了红衣大炮,我可以给孙太傅时间,但建奴可未必愿意”
孙承宗听见这话,既震惊于建奴那边已经有了红衣大炮,又震惊于福王的情报居然已经延伸到了北方
福王见状,趁机把自己所知道的信息给孙承宗说了一些,给他灌输一种时间不等人的紧迫感
你孙承宗可以拖,但大明脱不了,天下百姓脱不了
你每拖一天,就有一寸国土被侵蚀,无数百姓流离失所
你孙承宗,真的能眼睁睁看着这些事情无动于衷么?
君子可以欺之以方
对付孙承宗这种忠君的人,就必须要用更大一级的大明朝来压他
皇帝的候选人全天下到处都是
没了可以再换
比如说换成我福王
但大明朝可就这么一个,没了可就真没了
“我言至于此,孙太傅不妨好好想想”
孙承宗:你都拿大明朝来压我了,我还想什么想?
他答应了福王的部分建议,愿意为福王提供一些指导和帮助
当然,是有前提的
他要求福王不得用暗杀等方式杀害崇祯皇帝,并且他孙承宗本人此刻还是崇祯的臣子
帮助福王,只是为了大明朝而已
福王自无不可,他对孙承宗忠于崇祯小儿根本不在乎
能给他服务就行
他福王,就是这么霸气
这一集的最后,皇晓明再次露出了他那标志性的“霸总”式笑容
只不过这一次,弹幕上有关“油腻”的弹幕就少了很多
取而代之的,是观众们的惊讶
“有一说一,我怎么突然感觉福王有点帅了”
“欸嘿!竟然不是我一个人有这样的想法”
“有一说一,我感觉我对教主黑出感情了,还有些欣赏他这一集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