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八章 齐冕筹谋

  “父皇请讲。”
  皇帝摩挲着汤碗,缓声问:“你对自己日后要住的公主府有什么要求?”
  宋晚晚摸了摸鼻尖,“没什么要求。”
  下一瞬,她像反应过来一般似的,加大了声音重复:“公主府?”
  是她想的那个意思吗?
  看着闺女诧异的表情,皇帝眉眼含笑,点头道:“你不想迁宫,朕不强求你,只给你把公主府好好建着,待你大婚时也可住的舒心。”
  皇帝早就有这个想法了,只不过一直没有宣之于口。
  如今机会正好,他也想听听闺女的意见。
  “现在提这个是不是有些早了呀?”宋晚晚软着声音问。
  她都还没成年,怎么就提到了大婚?
  “不早。”皇帝拍了拍宋晚晚的手道:“朕打算今年给你的几位皇兄分府,左右都要大兴土木,连带着你的公主府一起建了正好。”
  等到选秀后下旨建府,估摸着工程浩大,差不多要明后年才能完工。
  里头再装饰装饰,还得用上几个月。
  最后入住时,怎么说也得三年后了。
  三年后也到了皇子们该大婚的时候。
  至于闺女,有特权,另算。
  “父皇打算给皇兄们建府?”
  宋晚晚没在意皇帝后面的那句话,反而被前面的消息吸引了去。
  她这算不算又得到了一手资料?
  皇帝点头:“朕有这个想法,还未与外人道过。”
  宋晚晚眼睛一亮,心里暗自盘算了起来。
  这建府的说道可多了,她能不能得到几次实操的机会?
  上次扩建留华阁,她都还没玩过瘾,就已经结束了。
  这次在宫外建府邸,应该会更有意思。
  在心里默默评估了一下皇帝拒绝的可能性,宋晚晚稍稍往前挪了挪,拽着皇帝的衣袖撒起了娇。
  “父皇~”
  她软软糯糯的叫了一声,尾音九曲十八弯。
  “恩?怎么了?”
  皇帝挑了挑眉,诧异的看着闺女。
  宋晚晚继续晃动着皇帝衣袖,软着声音道:“我有一个小小的提议,父皇想不想要听听?”
  “讲!”
  “咳咳……”
  宋晚晚清了清嗓子,先做起了铺垫:“父皇觉得我前段时间把留华阁扩建的怎么样?”
  皇帝想都没想到点头答:“你做的很好。”
  留华阁扩建完成时,珍昭仪还专门在他面前夸了闺女,证明闺女在这方面很有天赋。
  “那——”
  宋晚晚拉长了音调:“那如果皇兄们建府,我还能试着上手吗?”
  她想练练手,攒攒经验。
  皇帝没想到闺女野心这么大,不由得好笑的问:“怎么?朕的皇宫里容不下你这只皮猴,想要去外头撒野了?”
  “没有。”宋晚晚回的一本正经:“我就是想要多锻炼锻炼,充实一下自己。”
  “皇兄们都在进步,我不能原地踏步呀!”
  真诚永远都是最好的必杀技。
  宋晚晚回的真诚,皇帝考虑的也认真了。
  他道:“这件事情朕现在说不准,待日后同皇后商议了,再给你答复可好?”
  后宫说到底还是由皇后掌管,他不好越俎代庖,直接就允了闺女,得和皇后好好商议一番。
  宋晚晚点了点头,甜甜的应了声好。
  她也就是这么一提,能得到机会固然好,得不到了也不失望。
  毕竟监工需要经常出宫,其实也不太方便。
  皇帝都做好了闺女撒娇卖乖的准备,结果没想到闺女今天竟然这么乖巧。
  他饶有兴致地问:“尔容今天怎么这么好说话?”
  宋晚晚歪了歪头,一脸疑惑:“我每天都很好说话呀,而且从来都不会强父皇所难。”
  便宜父皇虽然是皇帝,但他还得平衡前朝和后宫,过的其实也不算舒坦。
  她帮不上什么大忙,不添乱还是能做到的。
  想到闺女以前做的那些事,皇帝的嘴角抽了抽。
  她干的强人所难的事还少吗?
  不过闺女今天如此乖巧可爱,皇帝也没拆穿她,只是温柔的用大掌在宋晚晚头上揉了揉。
  “尔容说的对。”
  ……
  另一边,关雎宫。
  阿星千恩万谢的从玉珊手里接过食盒,快步拎着去了主殿。
  “王爷,公主派人来送了汤。”
  齐冕执笔的手一顿,抬头看着阿星手里的食盒,眼中带上了细碎的笑。
  “端过来。”
  “好嘞。”
  阿星将食盒放到一旁的桌上,打开盖子把里头的汤盏端了出来。
  “是当归党参汤,公主关心王爷呢!”
  当归搭配党参炖汤,具有益气、养血、补血的作用。
  齐冕这段时间因为齐国内乱,正是费时费力费心血的时候。
  宋晚晚此时送汤意思的不言而喻。
  “王爷要现在喝吗?”
  齐冕点头,放下了笔起身,道:“正好忙了许久有些疲乏,我先喝盏汤休息一下,剩下的晚些再说。”
  阿星看破不说破,寻了碗给齐冕盛满,随后递了过去。
  齐冕接过小碗,慢慢喝了起来。
  他虽是喝着汤,思绪却逐渐飘远。
  齐国最近越来越乱了。
  他那好父皇身子衰败,几个兄弟都按耐不住了,纷纷开始争权夺利。
  前朝不稳,后宫也跟着动荡。
  如今整个皇宫唯一的净土唯有贵妃处。
  多讽刺!
  曾经因着镇北侯府势大,父皇不遗余力的打压,甚至为此将他送来了宋国为质。
  可如今呢?
  父皇最依赖的恰恰是镇北侯府。
  因为他远在他国,身上又有了质子的标签,为帝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所以镇北侯府不会背叛父皇,只会单纯的忠君。
  为此,他外祖父一家从父皇的眼中钉,肉中刺,一跃成为了父皇的好臣子,好爱妃。
  真是世事无常,可悲又可笑。
  将手中的汤一饮而尽,齐冕问:“阿晋那边有新的消息传来吗?”
  自从接受了天机阁,阿晋每日都忙的脚不沾地。
  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书信送来,讲的都是齐国的时政大事。
  阿星摇头:“还没有。”
  细算下来,阿晋已经七日未曾来信了。
  “无妨。”齐冕起身,眺望着远方道:“继续按原计划行事,阿晋那边有了消息第一时间告知于我。”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