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济州

  暮色四合。
  顾瑾带着李忠义和李仁勇又转了一会,才回到今晚的临时营地。
  “娘,我想抓鸡母虫。”顾瑾凑到李桃花耳旁小声说。
  李桃花听到后,不由自主吞了一口口水。
  油炸鸡母虫很好吃,旱灾前,每年她都会带着孩子去林子找,就是很难得。
  李桃花小声问:“看到哪里有啊?”
  顾瑾指了指方向:“那,有一棵死掉的大树,我看着有很多鸡母虫。”
  鸡母虫,学名蛴螬。
  它们一般生活在烂树里,尤其是腐烂的树桩,一扒开都是白花花的小肉虫。
  它的表面有金色的毛毛,体内富含蛋白质。
  搁上辈子,顾瑾是不可能吃虫的。
  但是,为了摄入更多的蛋白质,让身体更加强壮,不止鸡母虫,什么蝉蛹,竹虫等等,她都会吃。
  顾家虽然有些家底,但也只有逢年过节才会买些荤食。
  僧多粥少,每次肉菜上桌,李桃花她们一家最多分几块肉,尝个味就没了。
  李桃花以前也很嫌弃虫类,后来尝过几次后,便惦记上了。
  毕竟,虫子小,也是肉。
  “去抓,我来给你打掩护。”李桃花一拍大腿,当机立断决定去。
  顾瑾和李桃花的交谈,没有瞒着人,一旁的李大海听后,敲敲烟斗没有说话。
  李桃花见状,就知道爹这是默认了。
  她牵着顾瑾和顾秀朝前面走去。
  出发前,两人各拿了一个布袋。
  李忠义和李仁勇也想去,被李大海喝住了。
  “孩子闹着玩,你们凑什么热闹?”
  正所谓听话听音,锣鼓听声,李忠义和李仁勇瞬间就明白了。
  两人四目相对,暗暗比了个大拇指。
  对,小孩子的事,大人不掺和。
  不一会,李桃花她们就走到了腐烂的树木前。
  在这里歇息的人不多,但也有不少。
  看着坐在地上的人,李桃花自来熟地冲他们打招呼。
  “各位姐姐,今天爬山爬累吧。”
  李桃花一脸笑意,被搭讪的几个妇人也不好冷脸。
  “可不么,我的两条腿疼得都不是自己的了。”
  “对对对,酸死了。”
  李桃花便蹲下身子,伸手比划着:“我娘也腿疼,我给她按按,舒服多了,要不,我也给你们按按?”
  几个妇人一听,眼睛都亮了。
  “那敢情好,有劳妹子了。”
  李桃花的热情,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顾瑾此时已经拉着顾秀蹲到了大树墩旁,两只手飞快扒拉着鸡母虫。
  有人倒也注意到两个孩子了,但都以为她们在逗蚂蚁玩,便没有在意。
  有李桃花打掩护,顾瑾翻了好几棵大树桩,将抓到的鸡母虫藏在裙子里带回临时营地。
  李大海伸手掂了掂,好家伙,最低有三斤多。
  “明天早上煮了吃。”
  李桃花虽然疲惫,但还是很高兴。
  小瑾儿说过,鸡母虫和鸡蛋一样,很补身体的。
  这些鸡母虫,可以让父亲母亲还有两个弟弟好好补补。
  嗯,还有两个娃娃。
  将食物藏好。
  李大海安排两个儿子守夜后,抱着烟斗沉沉睡去。
  顾瑾是有些意外的。
  因为,大部分逃荒的人,都不会留人守夜,毕竟走了一天,都很累了。
  “小舅舅,你去睡,我来守夜。”
  李仁勇自然不肯。
  这事要是被爹知道,高低得挨一顿打。
  “小瑾儿,你去睡,明天还得早起。”李仁勇催促道。
  顾瑾有心帮忙,但到底年纪太小,也只能作罢。
  逃荒第八天,顾瑾和李桃花终于睡了一个囫囵觉。
  一夜无话,第二天天还没有亮,李母就起来了。
  有人醒来,轮守后半夜的李忠义倒头就睡。
  顾瑾听到动静也醒了。
  她体贴地帮李母做了些轻便的活计。
  比如捡拾柴火,清洗鸡母虫等。
  等李母做好早餐,众人已经都起来了。
  李大海一早就拿着水囊去小溪旁打了水。
  李桃花帮顾秀扎了一个好看的辫子。
  怕有人看见鸡母虫,李母将煮好的虫夹在大饼里,外人根本注意不到。
  吃过早饭,李大海带着一家子踏着晨曦的光辉再次出发。
  逃荒队伍中,像他们一天吃两顿的人家不多,但也不少。
  蛇有蛇路,鼠有鼠路。
  为了生存,手段自然得用尽。
  出了四明山又翻了两座无主的大山后,逃荒队伍终于来到了济州。
  济州是一座大城。
  生活在这里的人靠着水产丰富的渤通湖,都过得不错。
  但,大城城门紧闭,门口的士兵,勒令灾民绕道。
  不少灾民不愿意。
  因为如果不从济州城中过,就得绕路,那又要多走一百里。
  灾民们本来就疲惫不堪,更何况,他们手中也没有那么多粮支撑他们。
  他们在门口哭喊哀求,跪倒在地。
  顾瑾站在队伍中,心里忽然有种不好的预感。
  “外公,我们绕道吧。”
  她一急,顺口就喊出了上辈子外公的称呼。
  李大海没留意,他有些犹豫。
  实际上,他也想进城。
  只是他们行程慢,没有站在逃荒大部队的最前面。
  不过,一路走来,顾瑾的聪明,李大海算是领略到了。
  她会抓各种虫子。
  会掏老鼠洞。
  知道哪些植物的根茎能吃。
  有了她的指点,那五十斤粮,到现在还有三十几斤。
  “小瑾儿是发现有什么不对劲了吗?”
  顾瑾斟酌道:“我以前在书上看过,如果灾民闹事,会被当成谋反。”
  “济州城的地方官为了维护稳定,绝对不会让我们过境。”
  “如果灾民一直堵着城门,不让城里的人出入,肯定会惹出祸事。”
  见李大海对称呼没有起疑,顾瑾决定以后就喊外公外婆得了,上辈子她就是外公外婆带大的,这个称呼刻在骨子里,已经改不过来,到时候再想办法找一个说法应付过去。
  李大海早就知道顾瑾从小喜欢看书。
  读书人,懂得多。
  所以,他丝毫没有质疑顾瑾的话。
  李大海低头思索片刻后,大手一挥,决定听小瑾儿的。
  这个家,也就她识文断字。
  读书人,总是要比泥腿子考虑得多。
  李大海决定了,其他人自然听着。
  一家七口,在逃荒队伍中逆向而行。
  有不明白的人见了后,不由高声询问,李大海只说孩子被挤得难受,需要去空旷的地方。
  等他们到达队伍最尾端,前面的人已经闹了起来。
  李大海心觉不好,立刻拉着老伴加快脚步。
  “都快点。”
  “只怕要出事了。”
  李忠义回头瞥了一眼,顿时汗毛倒竖,冷汗直冒。
  他将抱着的顾秀递给李仁勇,大手一捞,将顾瑾背在背上,高声大喊。
  “快快快。”
  “姐,你跑我前面……”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