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骡子

  顾瑾在一旁时不时指点,纠正他的某些动作。
  一套八极架打完,楚九章从体内呼出一口浊气,只觉得通体舒泰。
  “白姑娘,这功夫可以,上手快,实战强,如此厉害的功法,我怎么没有听说过。”楚九章好奇问。
  顾瑾笑道:“武学之大,浩瀚如海,你没听说的多了去了。”
  楚九章心生向往:“白姑娘说得对,是我见识短了。”
  他说完,摆起架势,再次练习八极架。
  顾瑾哪能不知道楚九章的打算,这是准备趁她在之际,先将架势摸熟呢。
  为了能让楚九章更好理会八极架,顾瑾下场亲自演示。
  配合八极拳的腿法,弹、搓、扫、挂、崩、踢、咬、扇、截、蹬。
  顾瑾矫若惊龙,伴随着哼哈之声,内外合一间气劲外放,那拳风打在空气,竟有爆破的“噼啪”声。
  楚九章观得如痴如醉,连连叫好。
  李忠义更是看住了。
  原来自家外甥女不止聪明,武道造诣更是强大。
  有她在,李家何愁不兴旺!
  一个有心学习,一个有心指点,楚九章进步神速。
  “白姑娘,今天中午在我们家吃饭罢,下午我们再切磋切磋。”他抹去额角的汗水,诚恳留客。
  顾瑾拒绝了。
  朱门大院,里面的人际关系肯定错综复杂,还是不要牵扯太多的好。
  楚九章恋恋不舍:“那我以后到哪里去找你?”
  这时,他才露出一丝属于小孩子的神情。
  顾瑾故作高深:“有缘自会再见面。”
  楚九章瞧着比自己小的女孩一副大人模样,不由哈哈大笑。
  “行,有缘自会再见。”
  “双月,拿银票。”
  这一次,那婢女不敢再摆脸色,乖乖从荷包里掏出几张银票。
  顾瑾接过,道了声谢。
  临走时,她要楚九章一定练好体能。
  每日搂桩、靠桩、顶弓掌板、抽袋、跑砖等不可少。
  楚九章急忙点头,保证不会懈怠。
  一路相送到门口,他才回转。
  顾瑾端着架子也端累了。
  出了高门大院后,她扭扭脖子,松松筋骨。
  那小胖孩看着憨厚笨重,心思其实非常细腻。
  与他打交道,不敢松懈半分。
  李忠义全程做哑巴,一个字都没有蹦出来。
  等走出那条大街后,他才长长的嘘了一口气。
  “可憋死我了。”
  顾瑾打趣:“大舅,你可真能忍。”
  李忠义左右看看,见周围没人,小心问道:“瑾儿,你刚刚的拳打的真好看。”
  “等到了澜州,可不可以教教我?”
  顾瑾豪爽地摆摆手:“那有什么不可以?只要你和小舅舅愿意学,我就愿意教。”
  她说完,兴冲冲朝牛马市走去。
  有了钱,自然得买买买。
  顾瑾早就想好了。
  首先得买三头骡作为代步和驮物资的工具。
  骡子是驴和马杂交产生的后代。
  虽然骡没有繁殖能力,但生命力和抗病力强。
  它们肢蹄强健,富持久力,脾气温顺,骑行平稳。
  最重要的是,骡子比马的价格要便宜的多。
  她本想再买一辆骡车,但是想想后又放弃了。
  有元一给的车,将它挂在骡子上,就等于是一辆板车了。
  省下的钱,可以做些别的。
  接下来是油布和雨伞。
  这两样物资,下雨天必不可少。
  其次就是粮、油、肉。
  有骡子驮货,可以多买一点。
  顾瑾计算着要买的各式物件,满心喜悦。
  至于李忠义,他这段时间就没有平静过,每天像打了鸡血似的,浑身都是劲。
  “瑾儿,我听我爹说过。”
  “如果要买牲口的话,得找驵侩。”
  “要不然怕买到有病的牲口。”
  顾瑾愣了下,倒是没有想到这一遭。
  李忠义难得看到外甥女有不懂的知识,他细细解释。
  驵侩,又称牙郞、牙商。
  他们可以从牲口的牙口、槽道、蹄胯、跨步等看出年龄与健康状态。
  如果买家看中牲口,驵侩会在其中斡旋。
  一般在卖方的袖口里捏要价,买方的袖口里捏给价。
  如此来往几次,生意多半能够成交。
  顾瑾听着挺复杂,便让李忠义负责买骡子。
  李忠义被赋予重任,不免有些紧张。
  不过,他到底也有十六岁,与人交谈两句后,那拘谨之意就消散了。
  牙行的人并没有见到他是个半大小子就轻视,态度反而极其热情。
  因为买牛螺驴的大部分都是乡间人,穿着好不到哪里去。
  “李公子,不知道你想买几头骡子?”
  李忠义比划一下:“三头。”
  那驵侩心中一喜。
  大生意呀!
  他满脸都是笑:“李公子放心,我一定让你买到满意的牲口。”
  李忠义拱手:“那就有劳先生。”
  顾瑾全程在后面当透明人。
  她第一次发现,自家大舅做事细致老道,待人不卑不亢,还蛮有风度。
  有驵侩的挑选,顾瑾花了三十两银子买了三匹骡子。
  驵侩收了六百个大钱做中间费。
  不过,驵侩也会收卖方的钱,就是不知道是多少?
  李忠义说驵侩收费。
  成三破二。
  买方破费了,是破方。
  卖方做成了生意,是成方。
  这么算来,卖骡子的手续费给多点,得九百个大钱。
  顾瑾不由咋舌。
  一两银子一千钱。
  就这么一会功夫,那驵侩赚了一两半银子!
  难怪他的态度会那么热情。
  能说会道,也是一门技能!
  两人牵着骡子,率先去了药铺。
  现在有钱了,顾瑾直接买了两个多月的寿胎丸。
  另外,当归,红枣,山药等各色补药也都买了些。
  出了药铺,顾瑾又买了油布,雨伞,粮,油,盐,咸肉等。
  四块油布,一块油布三百文,花了银钱一两二。
  一把雨伞六十钱,七把雨伞花了四百二十个铜钱,正好每人一把伞,如果路上下雨,再也不怕淋雨。
  其实在农户家,有一套蓑衣或者一把雨伞就足够了,他们也是因为一直要赶路,所以才买这么多。
  她之前本来想买蓑衣,但一套蓑衣加一个斗笠,太占地方,所以还是选择了雨伞。
  另外,细粮一斤十文,一百斤花一两银子。
  腌猪肉五十斤,一斤二十文,花了一两银子。
  鸡蛋两文钱一个,买了一百个,花了两百文。
  红糖一斤,一斤一百文,花了一百文。
  豆油二十斤,一斤三十文,花了六百文。
  豆油比猪肉贵,这让顾瑾是没有想到的。
  但贵也要吃。
  人要不吃油水,没有油脂滋润肠胃,最容易便秘。
  最后,顾瑾来到铁铺,买了四把匕首。
  盐铁专营制下,普通农具都价格昂贵,更何况这种防身之物。
  并且,像这种管制刀具,一般铁匠铺都不敢打,顾瑾也是问了好几个地方,才找到这家铺子。
  估计老板与官府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一把匕首的价格三两三,四把匕首花了一十三两多。
  匕首贵得让顾瑾觉得肉疼。
  李忠义之前还各种舍不得,但是在买匕首的时候,他是一脸雀跃。
  “瑾儿,这个好,有了它们,以后就不怕被别人抢劫。”
  顾瑾其实还想买弓箭。
  但是家里人都不会,她也不会,想想后只能作罢。
  望着身后满满当当的物资,李忠义有些害怕:“瑾儿,在外露富,会不会被打劫?”
  顾瑾无奈道:“那也没有办法,我们离澜城还有那么远,好不容易找到可以补给的城池,必须多买些。”
  她顿了顿又安慰道:“放心,大舅,我是个孩子,万一有人打劫,肯定会忽视我,到时候,我就能反杀。”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