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山药

  不过,这玩意产量不高。
  她摘了很久,也只收获大概两斤石橄榄。
  喝了一口水,继续往上爬。
  这时,李仁勇忽然大喊。
  “瑾儿,你来看看,这个是什么?”
  青年的音色中带着几丝兴奋,似乎是找到了什么不可置信的好东西。
  顾瑾急忙转头,但距离有点远,看不太清。
  她低头,大喊:“小舅,你等等,我就过来。”
  老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
  顾瑾花了两倍的时间,才站在平地。
  李仁勇在等待的时间,拔了不少野菜,准备带回去喂鸡鸭。
  见顾瑾下来,他凑到背篓里瞅了瞅。
  就见到半篓子像青枣似的果实,不由问询,“瑾儿,这啥玩意?”
  “石橄榄,可以炖肉吃。”顾瑾简短回答后示意李仁勇带路,“走,去看看你找到什么好玩意。”
  两人往前走了一会,来到另外一个山坡。
  这一面山坡比较好落脚。
  因为石头比较少,大部分都是泥土,植被生长得非常茂盛。
  不到两刻钟,就来到了此行的目的地。
  李仁勇健步上前,从地上拿起不知名的植物,兴高采烈道:“看,瑾儿,我觉得这玩意能吃。”
  顾瑾震惊了。
  她被青年手里拿的植物震惊到了。
  是山药!
  她震惊之余,想到山药的生长习惯,又了然了。
  山药生长在海拔比较高一点的地区。
  比如在山坡,半山腰,林下等。
  此时,他们所在的位置就是在半山腰!
  “小舅,挖。”
  “这可是好东西。”
  “不仅可以吃饱肚子,还大补脾胃。”
  对于知道山药补脾胃这知识点,来源于各大网络平台铺天盖地的宣传。
  各种用山药做成的薯片,山药泥,山药饼,顾瑾如数家珍。
  李仁勇留下来挖山药,顾瑾飞快跑回家搬人。
  李大海和李忠义此时正做做茅厕。
  一家七口,每天都得上厕所,之前忙不赢也就算了,现在怎么也得将茅厕搭建起来。
  省得一家老小跑老远,随地大小便。
  听顾瑾说找到可替代的主粮,两人立刻丢下活计,拿起锄头急忙跟上。
  李桃花带着顾秀在一旁捡蚯蚓准备喂鸡,见状也忙跟了上去。
  于是,
  等李母做好饭,一个人都找不到。
  正准备出去喊人,就见一队人挑着框回来了。
  “柴火家里不还有很多吗,怎么又砍回来了?”她皱着眉,嘟囔道。
  等到走近了,才发现他们框挑的不是柴火,是从来没有见过的东西。
  “这是啥玩意啊?”李母好奇问。
  李仁勇手舞足蹈:“瑾儿说是山药,还说很好吃,又大补。”
  李母一听,喜上眉梢。
  地窖里的粮食日益减少,虽然知道剩下的能挨到土豆收获的日子,但还是很焦虑。
  “那敢情好,今天晚上我就不做饼了,煮山药吃。”
  这天上午,顾瑾他们一行人大概挖了一百来斤,那片山坡的山药几乎都被挖完了。
  当然,为了可持续发展,那些小的,没挖。
  野生的山药,年份又足,只用清水煮出来,都香得让人大咽口水。
  “这玩意真好吃,又甜又糯,我天天吃,都吃不腻。”李仁勇忍不住说。
  李母嗔道:“再好的东西,连吃三顿也不喜欢吃了。”
  作为家里的掌勺人,李母每次都是换着花样做饭。
  今天烙饼,明天吃豆饭,后天就吃玉米棒子。
  菜品更是换得勤。
  各种干菜,野菜,笋子,腊肉,咸肉,等互相搭配,明明食材大同小异,但顿顿味道都不同。
  是以这一个多月了,李家人并没有觉得生活质量有所下降。
  一百多斤山药和两斤多石橄榄存进地窖,顾瑾终于睡了一个好觉。
  金刚谷四面环山,多的是山坡,或许,明天还能继续找到更多的物资。
  第二天,李大海留下来砌茅厕,李桃花做饭带娃,其他人全部出动。
  果然,在其它山坡,他们又找到不少山药。
  一家人早出晚归,林林总总算下来,差不多挖了三百多斤。
  山药整根保存,就算只是常温通风处,也能存放三四个月。
  存放在温度比较低的地窖中,山药应该可以保存更久。
  李大海的茅厕也终于搭建好了。
  为了保证茅厕不晃悠,他建造得比较小。
  也就堪堪能进一个人。
  老实说,这茅厕建造得真不怎么样,但条件摆在这,暂且只能如此!
  粮食有了,田地种好了,茅厕也有了,闲下来后,七口人住一个山洞,到底不方便。
  众人商议后,决定分开住。
  李大海和李氏依旧住最大的洞穴。
  李忠义,李仁勇两人住旁边小一点的洞中。
  这片区域还有好几个洞穴,但都太小了。
  李桃花带着顾瑾,顾秀,顾安安便住到了南边比较远的洞穴。
  不过,真要有什么事,喊一嗓子也能听到。
  鸡和鸭在顾秀精心的喂养下,每天都会下蛋。
  因为没有喂饲料,吃的就是蚯蚓,草籽,还有各种野菜,它们下的蛋格外好吃。
  李母望着竹筐里的鸡蛋发愁。
  实在是太多了。
  十只鸡,七只鸭,天天下蛋。
  一天就有十七个蛋。
  瑾儿说鸡蛋有营养,必须保证每人每天一个,李母每天早上都会煮一锅。
  但还是会剩九个蛋。
  这段日子攒下来,差不多有三百多个蛋了。
  并且那些鸡鸭还在持续的下蛋,源源不断,根本吃不完,为了方便储存,李母做了一部分咸蛋。
  “这要是和能和别人交换物资就好了。”李母喃喃自语。
  顾瑾笑道:“换啥,以后每天每人煮两个蛋呗。”
  “多出来的存放在地窖里,又不碍事。”
  “等过段时间天气热了,鸡鸭下蛋就不会下的那么勤快了。”
  李母拿着针线,缝补着家人破损的衣裳。
  顾瑾看着老人手中的针线穿插,忽然想起在山坡上看到的一种植物。
  苎麻呀!
  这玩意在山脚下,到处都是。
  苎麻茎皮纤维细长又强韧。
  剥下来后,皮茎洁白富有光泽,且拉力强,又耐水湿。
  在顾瑾那个时代,苎麻可织成各种布。
  比如夏布、飞机翼布,橡胶工业衬布、电线的包被,渔网、还有制人造丝、人造棉等等。
  且它们与羊毛、棉花混纺还可以制高级衣料。
  而苎麻的短纤维则可成为高级纸张、火药等原料,并且可成织地毯、麻袋等等。
  之前为了寻找可替代的粮食,她留意到了,但没有放在心上。
  现在,可以冲了。
  顾瑾激动不已。
  急忙站起来朝外走去。
  “外公,大舅,小舅,娘,我又找到了一个好东西。”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