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周游战斗民族讲道理来了?

  “啊?”叶莲娜目光呆滞。
  “一共有多少道工序?!”
  唐磊:“也就,十二道吧。”
  叶莲娜顿了顿:“其实我觉得生吃也可以……”
  “让它们在我的胃里发酵好了!”
  唐磊哭笑不得,赶紧按住她。
  “你的胃又没有味觉,别糟蹋东西了。”
  “走走,歇会继续,先做点早餐去。”
  叶莲娜:“唐哥,你一夜没睡啊?能行吗?”
  唐磊都对这个字应激了,想也不想就回道:“男人,不能说不行!”
  叶莲娜似懂非懂的点点头:“这么厉害的吗?”
  唐磊:“那可不,你唐哥我正是血气方刚的年纪!一天一夜不在话下!”
  叶莲娜眯起眼,笑了。
  “那我就放心了!我记下了!”
  她率先跑去洗漱了,顺便回了消息。
  【最好的队长:你俩一晚上都在忙?他行不行啊?】
  【小叶:行!我问了,唐哥说!他一天一夜不在话下!队长你就放心吧!】
  【最好的队长:……窝擦?你也别太狠了,玩出事了你就没饭吃了!都是成年人了,长点心吧!】
  叶莲娜茫然的摸摸脑阔。
  “点心?什么点心?”
  “好吃的?饿了,干饭去!”
  “唐哥,今天吃什么啊~”
  另一边,唐磊煮了锅鸡蛋,又挖出一大包上次没用完的糯米。
  洗洗上锅蒸,蒸熟捣碎成糊,加上糖,红枣葡萄干什么的。
  蒸了个软香糕凑合早饭。
  说是软香糕,其实就是糯米糕。
  只是单叫糯米,大夏有不知道多少种做法,有粘的糯的,也有粉的。
  唐磊这么蒸的,就是外头稍微有点粉,吃起来有点像馒头去了皮儿,要比那软甜些。
  这名也不是系统菜谱里带的,而是来自唐磊小时在学校门口吃的小摊儿。
  那会在马路上走街串巷的小吃还多。
  而且各有特色,很有意思。
  比如那位卖冰糖葫芦的,姓朱。
  他叫卖的时候,就喊“牛八加冰糖葫芦,酸甜可口……”
  再比如学校门口卖糯米糕的。
  知道糯米糕常见,于是取了个名叫软香糕,就挂在他小车里摆着的蒸笼上头。
  还特地穿了一身大白厨师服,头戴厨师帽。
  走街串巷,也是干净体面,叫人吃着放心。
  味道也确实好,韧而不粘,真材实料,趁热吃很有嚼头。
  加上芝麻馅,花生碎,糖桂花什么的,更是香甜。
  只不过后来中年厨子成了老爷子,又整改不准摆摊,小推车也就不再出现了。
  唐磊拿这名搜了半天,才发现这东西还有叫印糕,方糕,大糕,米糕……
  “不管了,”唐磊把系统丢到一边:“今天就是天王老子来了,在这也叫软香糕!”
  他一挥手,开了蒸笼,在往后厨外一看。
  不出所料。
  大早上的五食堂,又是一大群“路过”的。
  马克西姆和谢尔盖直接就没起床,闻到味儿才从后厨休息室爬出来。
  他们刚吃上,隔壁仍在搞食堂扩建工程的施工队进来了,要“找领导”。
  说着就把两位领导无视在一边,自己拿点心去了。
  第一锅蒸完,安东带着打包盒赶到。
  第二锅上火,柳德米拉踏入五食堂。
  优雅的从叶莲娜手里接过几个早就藏好的软香糕,目光如老母亲般欣慰。
  只是唐磊总觉得,她看自己的眼神怪怪的。
  第二锅还剩一半,几个大小基里尔跟着不轮值的狱警赶到,把剩下的包了圆。
  尼基塔看着俩嘿咻推轮椅的小毛熊,十分感慨。
  “在家让吃早饭,喊都喊不起,在这出息了啊?”
  还好他及时勒令俩孩子,他没到,谁也别想吃独食!否则立刻送回家!
  才没被孤零零的留在一监区!
  两个小毛熊做个鬼脸。
  “如果唐哥哥能来我们家做厨子!谁都不会睡懒觉的好吗!”
  一群人吃饱喝足,满足的拍拍肚皮,还想赖会。
  又被只吃了一点的尼基塔赶走,各忙各的去了。
  没事忙的就被唐磊抓了壮丁,拉来一块处理茶叶。
  杀过青的茶叶蔫蔫的,需要进行揉捻了。
  这一步是让茶叶卷成细条,算是给成品定个型。
  一群人闲着也是闲着,正好一块坐下来,边唠嗑边搓叶子。
  等揉完,再上一次大火,高温烘干,或者叫“初焙”。
  烤完,毛茶就出来了。
  但岩茶的毛茶,离好喝还有段距离。
  因为岩茶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特色——炭焙!
  没事来搭手的狱警们眼看着唐磊捻完茶,又烘干,还细细挑过了长得丑的和叶梗等杂物。
  又从后厨柜子里掏出一堆奇奇怪怪的木炭,都茫然了。
  “还没完?”
  唐磊笑笑:“我这都已经是简化过的了!”
  “都没让你们分筛,风选,匀堆呢!”
  这些全靠他这人肉检测仪搞定了。
  只不过炭焙这块,还是不能省。
  这一步顾名思义,就是拿炭去烤茶叶。
  但也不是什么炭都行,一般以甜香果木烧的炭为佳。
  大夏常用荔枝木或者桂圆木,点着以后上头要盖灰,不能见明火和烟气,只用热量缓缓焙烤着茶叶。
  最终将还得带青的茶叶烤成常喝的黑色,才算完。
  制乌龙茶有一句话,“闽南重做青,闽北重焙工”。
  好的岩茶,还要反复焙烤,贡茶甚至能焙上九次之多!
  但再多次的焙烤,这茶叶也不会有焦糊火炭味。
  而是自有一种持久且丰厚的花果熟香。
  保存久了,更有新茶所不能有的韵味。
  这也是因为以前闽南人多,本地茶本地喝。
  闽北则多是北上往外卖的多,更注重持久的留香,于是开发了这样的炭焙方式。
  因此喝闽茶,喝乌龙,就要喝陈茶。
  “藏得深红三倍价,家家卖弄隔年沉”。
  说的就是这汤色深红,香气醇厚的陈年岩茶。
  但放到这西伯利亚,唐磊当然不指望自己着茶能缓缓焙个九遍,再留成陈年。
  能够喝就不错了!
  这地儿能长的树也就那么几种,他连烤茶的炭,都又抠了系统的小金库!
  好在在场的各位也分不出炭有什么不一样。
  他们只会捧着脸烤火,双眼发直。
  “窝草,牛逼!”
  唐磊叹了口气,深沉的思考着。
  除了思想觉悟这块,传统文化要不要也给这群毛熊补补?
  等会,他明明只是跑战斗民族做饭的!
  怎么莫名有种,周游列国讲道理的感觉?
  要不,把他的菜刀起个名,就叫“德”?
  ……
  和五食堂的热闹形成鲜明对比的。
  是此时的二监区。
  正是劳动时间,大部分的犯人,都出去上工了。
  冷冷清清的囚室深处,剩下的一小群犯人正围着膀大腰圆的律贼菲利普,目露焦灼。
  “老大!你没事吧!你说句话啊!”
  菲利普一张嘴。
  “呕——!”
  “该死的基里尔!”
  “我!绝不会轻易屈服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