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7 章 奇人周永强

  第947 章 奇人周永强
  第947 章 奇人周永强
  周永强有些犹豫,不知道怎么决定。
  一时间,办公室里陷入沉默状态。
  刘红军也没有再说话,说多了,有些欺负人的感觉。
  不过,刘红军一直在观察着周永强的表情,判断着他的危害程度。
  如果判断周永强危害程度大,那么刘红军不在乎欺负人不欺负人的,肯定不会让周永强活下去。
  对敌人的任何一点怜悯,都是对自己家人的不负责。
  “董书记,你给我安排什么工作?我没干过活。”周永强终于开口说话了。
  这下轮到董书记不知道说什么了。
  周永强的情况,他自然知道,生产队的时候,周永强就不干活。
  锄地能拄着锄头睡着,收庄稼,干活的速度,还不如一个十来岁的孩子。
  整个榆树屯都没有人愿意和周永强一起干活。
  “去养猪场里去喂猪吧!
  别人负责五个猪舍,周永强先让他负责一个猪舍。
  以后再慢慢增加。”钱胜利开口说道。
  “不行!我们养猪场不缺人,一个萝卜一个坑,可没有工作岗位安排周永强。”不等周永强开口,田小兵率先开口拒绝道。
  他可不想要一个废物,去拖累养猪场。
  “那就调出一个猪舍来,养猪场也不差这点钱。”钱胜利道。
  “这就不是钱的事,我怕他去了,带坏养猪场的人。
  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
  我们养猪场多出一个人的工资,你安排他去养鸡场或者特种养殖场都行。”田小兵一点脸都没留,直接开口拒绝接受周永强。
  “凭什么?我们养鸡场是什么单位?
  每天进出都要洗澡消毒,他都几年没洗澡了?
  去了养鸡场, 我怕养鸡场再被他身上的细菌给毒死。”
  “我们养殖场也不要,那些野牲口,我们可都是散养的。
  这要是去了,一个不小心,再让野牲口给顶了蹬了,算谁的?”
  周永强被众人说的满脸通红,又不知道怎么反驳。
  更何况,他也不想去喂猪或者喂鸡,喂野牲口。
  他自己都养活不了自己,还去养牲口?
  太累,不想去。
  按照周永强的想法,就是啥都不干,村里再给他安排一个人,不管男女,只要给他洗衣服做饭就行。
  “永强,你也看到了,你有多么不受欢迎。”董书记叹了口气道。
  “他们不要我,我还不乐意去呢!”周永强撇撇嘴道。
  “那你想干什么?”董书记问道。
  “要不,我给村委看大门吧。”周永强想了一会,才试探着开口说道。
  “村委没有这个岗位。
  你以后就负责打扫村委大院的卫生吧。
  村委大院不大。
  春秋天,你要保证村委大院里没有落叶或者其他垃圾。
  冬天,你得保证村委大院里没有积雪。
  这个活,村委也没办法给你开工资,就管你一天三顿饭吧。
  但是,你要是干不好,院子里有落叶或者其他垃圾, 又或者有积雪,那么就不管你饭。
  你什么时候打扫干净,什么时候管饭。”钱胜利琢磨了一会, 才开口说道。
  刘红军无奈的暗自摇头,还真是难为钱胜利了,居然想到这么一个岗位。
  村委里有食堂,村委委员还有村委干事,或者值班民兵,一天三顿都可以在食堂吃饭。
  “我不想干,我光看门,一天吃两顿饭就行。”周永强摇头拒绝道。
  刘红军差点被气笑。
  为了不干活,宁愿一天吃两顿饭,他还真是第一次遇到这么奇葩的人。
  这村委要是不管他的话,估计活不过这个冬天。
  “要不,还是把你关小黑屋里,明天送你去派出所吧。
  到了派出所不用你干活,还管饭。”钱胜利气道。
  “派出所真的不用干活,还管饭?”周永强眼睛亮了一下,开口问道。
  “你想什么好事呢?
  拘留的时候不用干活,但是判刑之后,要干活。
  可比打扫院子累多了。
  到林场里砍树或者下矿洞里开矿。”董书记没好气的说道。
  “我就说,哪有这样的好事。”周永强失望道。
  “你们也别和他商量了,他一身懒筋,光靠商量,解决不了问题。
  等周福生两口子的丧事完了,直接安排两个民兵,监督着他干活。
  先把榆树屯中心街的雪清理干净。
  不干活就揍,关小黑屋里,不给他饭吃。
  什么时候愿意干活,什么时候再给他饭吃。
  我就不信,抽不掉他身上的懒筋。”刘红军忍不住开口说道。
  “也行,就这么办吧!”董书记和钱胜利也都无奈的同意了刘红军的建议。
  他们算是看出来了,好好商量,根本没有用。
  唯一的好处,就是不用担心周永强去告状,他懒得去告状。
  “刘红军你不得好死,你这是犯罪。”周永强怒喊道。
  刘红军已经懒得搭理他,直接挥挥手,让民兵把他带下去,先关进小黑屋里。
  “行了,周永强的事,就这么定了。
  现在他恨我们 等把他懒筋抽掉,再给他娶个媳妇,保准感激我们。”刘红军对众人笑道。
  刘红军又接着道:“咱们还是讨论一下,周福生两口子的丧事吧。
  我建议由老苏叔来负责丧葬的所有事宜。
  就按照咱们榆树屯的规矩, 给他们发送。”
  “行,那就交给我吧!”苏会计也没推辞,干脆的答应下来。
  这段时间,算是见识到了刘红军的狠辣。
  简直比当年董书记刚退伍担任书记的时候,还要狠辣。
  苏会计很快带着几个民兵和村委干事离开了村委大院。
  来到周福生家里,指挥着民兵和干事,开始搭建灵棚。
  然后,又让人把周福生两口子的尸体搬运过来。
  棺材倒是不用操心,周福生两口子早已经给自己准备好了寿材。
  棺材寿衣这些都提前准备好了,拿过来就能用。
  在建国前,一般过了五十岁,就会提前准备好寿材和寿衣这些东西。
  把寿材放到家里,老人每天看看都会高兴。
  这不仅不是晦气,反而是一种美好的寓意,可以为老人增寿。
  有些讲究的人家,每年都会把寿材拿出来,进行保养。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