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8章 高度默契的搭档

  荆涛还想说什么,多多就挂了电话。
  他暗笑了1下,这个小东西,越来越鬼了。
  旁边的高峰笑着说:“有这么个小弟弟真的很好,平添了许多快乐。”
  荆涛说:“是啊,当我知道妈妈想把他打掉的时候,我就跟我妈说,不能打,你得把他生下来跟我做个伴儿,我妈说,生什么生,他上大学我都快7十了,我没有精力管教他,我说:我来管、我来养,不用您操心。”
  “事实上真的需要你管吗?”高峰问道。
  荆涛愧疚地说:“唉,事实上我还真没管,我参加工作就在省城,离家远不说,我疲于奔命,哪还顾上他呀,早把对妈妈的承诺扔到1边了。但我1点我还是值得自豪和骄傲的,每当我妈妈管不了他的时候,只要把我搬出来,立马就见效!父母跟他说话他可以不听,但我说的话他必须听。”
  “所以他跟你叫小爸!”高峰说:“小孩子都是这样,欺软怕硬。”
  “对呀,我就跟他明确说过不止1次,父母惯着你,我可不惯着你,你要是犯到我的手里,小心扒你1层皮。”
  “哈哈——”高峰又是1阵大笑。
  笑过之后说道:“单位也不会有啥大事了,您提前走会吧。”
  荆涛看了看表说:“可以,我要去禾州市委1趟,去晚了可能我就见不着他们人了。”
  高峰说:“刚给您的车上装了几份礼物,应该用得着。”
  “什么礼物?”
  “咱们东立的特产。”
  “好吧,明年清阳市两会后,由咱们牵头,以清阳市政府的名义,成立高铁站协调组,市里已经明确咱们3地要捆绑发展,争取尽快促成这事。”
  高峰听了他这话,就说道:“如果是这样的话,我给禾州的领导备点重礼吧?”
  “不用不用!”荆涛赶忙拦住他,说道:“备重礼好像是我们1家的事了,好像我们有求于他们,不用!”
  荆涛说得很硬气。
  哪知,高峰却笑着说道:“事实上也的确是我们有求于人家。”
  荆涛眼睛1瞪,说道:“事实是事实,但我们不能这么说,更不能这么做,不能给他们造成这种印象,我现在都忘不了水泉人的……态度。”
  其实,荆涛想说的是“水泉人的嘴脸”,比较身为市委常委、又是东立市的主官,那样说的话有失水准,特别是在下属面前,所以他才临时改了“态度”两个字。
  “我懂!”高峰点头说道。
  东立高铁南站,是建在3地中间的结合部,这样看似可以辐射东立市、水泉县和禾州3个地方,其实是当时规划的1个败笔。
  之所以输欧是败笔,是在荆涛反复跟省里有关部门接触的时候得知的。
  3地中间,似乎3地都能收益,其实,距离3地各个核心地方却很远。
  比如东立市。
  东立市的核心地方不在南站,要想开通南站,必须要修1条通往南站的公路。
  它也不在禾州的中心地段,禾州人出行要想到南站坐高铁,也不是直达,要经过东立市的1段路程,而这段路程目前还是没修通,虽然路程不长,但也需要1定的真金白银。
  而且人家禾州境内已经有了1个高铁站,所以,即便开通,禾州人能来东立南站坐车的应该会有1部分。
  水泉县对此不积极更有情可原,水泉境内也有1个高铁南站,只不过水泉独特的地理位置决定,他们那个南站跟东立很相似,离核心区域远,而东立南站离水泉的核心区域却很近,但中间却涉及到1座大桥。
  所以说,当初高铁在布点上是个败笔,至少在东立南的,如今想开通高铁管理部门还要这样那样的条件。实属“老大”思想作怪。
  没办法,明知道是“老大”思想作怪,但作为底层1个普通的市委书记,还是要倾听民声,达成民愿,哪怕困难再大,也要为本地的发展着想。
  自从上次荆涛去水泉,在这个问题上遭遇“冷漠”后,荆涛再也没和水泉县的领导有过单独接触,都是在市成立的协调组的组织下见过面。
  荆涛的策略就是,只要抓住禾州,和禾州达成1致,剩下的水泉也就是“6指挠痒痒”——随着了。
  本来就是3方受益的市,何况荆涛还是市委常委,他用不着那么低3下4去求谁,
  这时,姜锦麟从门外进来。
  他说:“我在楼道里就听道你们谈笑风生,什么话题这么热闹?”
  荆涛说:“我们谈了好几个话题,你想听哪1个?”
  姜锦麟看着高峰,说道:“当然想听最有趣的那个了!”
  高峰说:“最有趣的就是他小弟弟。”
  荆涛有个小2十多岁的弟弟,这个大家都知道。
  姜锦麟1听,就非常感兴趣地问道:“哈哈,这个话题本身就有趣,我听说那个小家伙非常、非常的聪明伶俐,改天我得跟他盘盘道,想当年,我在我们县可是名副其实的神童,难道还有比我当年更神的?”
  高峰说:“如果论当年,恐怕你不是对手。”
  “哦?说说看?”
  高峰说:“还是让他哥、不,是小爸说吧,我还有些小事得去安排1下。”
  高峰说着就走了出去,他将房门关死。
  在机关,很少看到荆涛和姜锦麟单独谈话,但他们有些观点,在在开会的时候,却是出奇的1致。
  这就说明,两个正副书记之间,在思想和执政理念上有着高度的1致。
  虽然戴亮天天来荆涛办公室报道,不代表他们思想观念1致,这是高峰这段时间默默观察的结果。
  所以,他要及时退出,把有限的空间让给两位书记。
  果然,如高峰所料,他走后,荆涛示意姜锦麟坐在沙发上,自己则坐在对面。
  荆涛问道:“我还以为你不在呢。”
  姜锦麟说:“我刚回来,跟组织部的成林部长去慰问了最后1位老老模。”
  “多老?”荆涛问道。
  姜锦麟说道:“8十年代的劳模,您说老不老?”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