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0章 造价高昂的核聚变装置!

  第480章 造价高昂的核聚变装置!
  第480章 造价高昂的核聚变装置!
  晕晕乎乎的坐在会议室内。
  到现在。
  江述还是有点懵逼的。
  这么一个高端的会议。
  突然让我一个研究生来参加,实在是太过于格格不入了啊!
  江述探寻的目光望向邹院士。
  而邹院士只是淡淡笑了笑,没有说话。
  这时候。
  坐在主位上的张校长开口了。
  “江述,我让邹院士把你喊过来。原因很简单,是因为我们在座的这些老家伙,都很想和你见一面。顺便,跟你讨教上一些问题。”张校长笑呵呵的开口说道。
  江述扯扯嘴角,“张校长,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学生而已,不至于有什么问题,需要各位院长来向我讨教吧。”
  “不!”张校长摇摇头,“你虽然是一个学生没错,但可一点都不普通。”
  “是你,太过于小觑你自己了。”
  说着,张校长将手中的一本小册子递给江述,问道,“这张试卷,是出自你的手笔吧?”
  江述接过来翻了翻,然后一愣。
  “这……这不是我那天走错考场那次,在考试的时候写出来的试卷吗,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张校长不由的感慨说道,“因为……这张试卷,意义重大啊!”
  “在你的眼中,这或许只是一张普通的试卷而已。”
  “但在我们这些人眼中,这份试卷的重量很重。”
  “重到,足以承载了整个人类文明的未来!”
  最后一句话。
  张校长几乎是一字一顿说出来的。
  不过。
  对于这个评价,在座的各位院长并没有反驳,反而是无比认同的点点头。
  试卷上的这些划时代的成果,要全都可以实现的话,说承载了人类文明的未来,一点都不过分。
  江述无奈苦笑了一下,“我当时写这张试卷的时候,没想那么多。”
  张校长摆摆手,“那并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现在这张试卷,来到了我们手里。”
  “刚才在你来之前,我们针对你的这张试卷,已经进行了一番讨论。”
  “而且这几位学院的院长们,也结合他们各自学院的研究领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在他们看来,你写在试卷上的这些内容,有很大的概率可以在现实中制造出来。”
  “但是,他们也有一些不懂的地方。”
  “所以,需要你来亲自给他们解答一下。”
  张校长说出了把江述喊来这里的目的。
  就是让江述,针对试卷中的这些跨时代技术,和这些院长们面对面的交流一下。
  江述就是这些成果的创造者。
  对于这些划时代的技术。
  理解程度,肯定是要超过在场的所有人的。
  “原来是因为这个。”
  明白了邹院士把自己喊来参加这场会议的原因,江述就放心多了。
  别的江述或许不懂。
  但只是试卷上的这些技术的话,他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
  在‘学霸’人设卡的作用下。
  他对这几项技术的内容,已经全部吃透并理解掌握了。
  由于试卷篇幅的原因。
  他写在试卷纸面上的,只是精简再精简之后的版本。
  而他的脑海中。
  可是有着这几项技术的全部内容的。
  于是乎。
  随着张校长的话音落下。
  会议室内的氛围,瞬间变得热烈了起来。
  核物理学院的那位老院长,率先忍不住了,开口向江述问道,“江同学,我看你在试卷里写的关于钢铁侠战甲的能源供给这部分,是比可控核聚变更加高级的冷核聚变技术。”
  “冷核聚变,对于我们现在来说还有点遥远。”
  “我觉得,咱们的步子要一步步的迈。”
  “先把可控核聚变弄出来,然后再在可控核聚变的基础上,研究冷核聚变技术。”
  “我想问一下,你在试卷上画的核聚变的反应装置图纸上,将核聚变能量约束的模组,究竟是怎么实现的呢?”
  “我看你画的图纸,差不多可以猜出来一些大概。但有一些想法,还是由你亲自验证一番才行。”
  听到这位老院长的话后,江述沉吟几秒,徐徐开口,“邰院长,这个能量约束模块的装置,其实理解起来并不是很复杂。”
  “你可以将其理解为一个充满某种气体的气球。”
  “气球里面氦气,就相当于是约束模块里的磁场。”
  “然后……”
  江述根据脑海中的知识,跟邰院长慢慢讲述了起来。
  邰院长说的没错。
  在试卷上的这些技术里面,冷核聚变技术,确实是最为复杂的一个。
  而且。
  不仅是最复杂。
  还是实验成本最高的一个。
  其实验成本,主要体现在其设备的高昂造价上。
  正常来说。
  一台核聚变装置的成本,至少是十几亿美元,需要上百万个零部件构成。
  目前,全世界范围内的核聚变装置,才仅有不到十台。
  有几台,都是数个国家联合建造的。
  因为仅凭借一个国家的财力,根本支撑不起来独自建造一台核聚变装置。
  华国也有自己的一台核聚变装置。
  就在中科院的一座研究所内,占地足足将近一千多平。
  但,和世界上的其他核聚变装置一样。
  这些装置,都只是能实现核聚变而已,但对核聚变释放的能量,完全是不可控的。
  可控核聚变,这五个字。
  只实现了后面的三个字。
  至于最关键的前面两个字,则是没办法达成。
  当时在试卷上。
  江述也画出一个核聚变的装置图。
  邰院长也看过了。
  可以说,和目前华国在中科院的那台核聚变装置,大相径庭。
  整个装置的设计思路,完全走的是两个不同的路子。
  也就是说。
  要想复刻出江述在试卷上写的可控核聚变技术。
  就需要按照江述的这张新装置图,重新建造一台核聚变的装置。
  在江述来之前。
  邰院长就默默估算了一下这台核聚变装置的造价。
  得出来的数字,是至少二十亿美金起步。
  二十亿美金。
  相当于将近一百五十亿人民币了!
  整个清华大学一年的科研经费,可能都没有这么多。
  所以。
  这个核聚变装置,必须由国家出面并出资,主持建造才行。
  工程太大,清华大学都没有那个实力。
  而那在之前。
  邰院长需要的做的,就是要向江述一遍遍的确认。
  搞清楚这台核聚变装置的每一个细节。
  一个是在建造的时候,不出现什么纰漏。
  另一个原因。
  就是再次验证一下,这台装置建造出来,实现可控核聚变的概率究竟有多高。
  要是最后钱也出了,装置也建好了。
  万一最后发现根本实现不了可控核聚变。
  那可就把这么多钱全都打水漂了。
  所以。
  邰院长也不求有百分之百的把握,因为那基本上不可能。
  他只求有九成以上的把握。
  那建造新的核聚变装置的事情,就可以启动项目了。
  于是。
  在接下来的时间内。
  邰院长针对核聚变装置图纸的事情,开始和江述事无巨细的沟通。
  “老邰,你快点啊,我们几个人在这里等的花都谢了。”
  “老邰,你占用江述都一个多小时了,就不能让我们向江述请教上几个问题吗?”
  “老邰,我知道你们这边核聚变装置造价成本很高昂,但你这也太谨慎小心了吧,都只差问人家江述一个地方该拧上几颗螺丝钉了。”
  邰院长:“诶!你这句话,突然提醒了我,江述,你觉得这个位置,咱们需要用几颗螺丝钉固定才才合适。”
  江述:“我觉得四颗正合适。”
  其他人:“你们两个……一个真敢问,一个还真的回答了,都是有够较真的!”
  就这样。
  在其他院长的抱怨声中,足足一个多小时后。
  邰院长才结束了和江述的沟通,把向江述提问的机会,让给了其他院长。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