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七章 清宁(ii)

  天高云淡。
  路旁,树叶已然微微泛黄。
  秋风撩起车帘,隐隐露出一个小脑袋。
  两岁的娃娃,还不知道自己已经身在逸城。
  小人儿只觉得坐了好久的马车,周围景色与自己所熟悉的地方大不相同。
  马车在东郊一处院落前停下。
  宁儿被娘亲抱下车,懵懵懂懂四顾张望。
  三间宽绰明亮的正房,还带个大大的院子。
  院角种了许多花,红的,粉的,黄的……煞是好看。
  “小心有刺。”一双素手把凑到花枝跟前的小人儿温柔地向后揽了揽。
  小孩子闲不住。娘亲不让折花,他很快便又跑到屋后的院子里去玩了。
  宁儿蹲在院角,认认真真拔了一会儿草,忽而抬起头,才发现从这里可以清楚看见不远处的大山。
  高山连绵起伏,风光秀丽极了。
  宁儿兴奋地一蹦老高,想要把这个了不得的发现赶紧告诉娘亲。
  他飞跑进屋子,才发现娘亲正站在一张古琴跟前呆呆发愣。
  这张琴真漂亮。
  琴身墨绿,跟上回他在安儿哥哥家院子里找到的草一个颜色。
  小人儿眨眨眼睛,伸出指头想要去摸琴弦,还没碰到,小手便被娘亲轻轻攥住了。
  “娘。”宁儿仰起小脸儿,这会儿才想起自己是为什么跑过来找娘亲。
  “大山,院子里有大山!”
  他兴冲冲地曳起娘亲的裙角,拉着人往后院走。
  远处,秋日暖阳给青山罩上一层薄光。
  连坡上的苍松翠柏、嶙峋怪石都看得清楚
  。
  宁儿睁大一双眼睛,白净的小手指来指去,嘴巴不住停,一会儿让娘亲看看连绵起伏的青峰,一会儿又非让人瞧瞧掩在苍翠绿树间的大石头。
  “山上有人吗?”小人儿朝向大山,嗓音清脆。
  声音顺着清风,一路飘出很远。
  白皙素手温柔地摸摸孩子的头发。
  若是宁儿此时抬头,一定会发现娘亲的眼眶已然微微红了。
  ……
  纤柔身影忙碌着拾掇屋子。
  宁儿见了,搬起竹丝帚,想要帮忙扫掉地上的灰土。
  无奈那把竹丝帚比他还要高出小半个头,小人儿卖力地划拉几下,灰尘扬的到处都是,还差点儿把自己给绊倒。
  “宁儿乖。”纤手接过竹丝帚,又理理孩子的衣襟:“去院子里玩吧。”
  宁儿答应一声,高高兴兴跑出去了。
  这边院子里的草,与平城的大不相同。
  他蹲在墙角,研究了好半天。有的草叶细细尖尖,带着股清香味;还有的叶子又宽又扁,下面的根是圆圆的……
  听到附近路上有声响,宁儿站起身,跑到院门口观瞧。
  吴阿婆顿住脚步,有些狐疑地打量扒在门边的小身板:
  “你是……”
  见对面是个陌生的阿婆,宁儿怯生生退后几步,随即一溜烟地往屋子里跑。
  还没踏进门槛,便一头撞在水蓝色素花罗裙上。
  吴阿婆睁大眼睛,对着屋门前那道娇柔身影看了半晌,方才不可置信道:
  “明姑娘……”
  ……
  听明欣说完,吴阿婆不禁唏
  嘘。
  “当真是万幸啊。”
  彼时隗河水流湍急,谁能想到人掉下去后还能活着回来。
  “明姑娘人美心善,我一早就觉得你是个有福气的。”吴阿婆把目光转向宁儿。
  小人儿曳着裙角,躲在娘亲身后,只露出半张小脸儿。
  一双水灵灵的眼睛,睫毛又密又长,皮肤白皙的像是个瓷娃娃。
  吴阿婆看着喜欢。
  不消得说,娃儿一定是江公子的儿子。
  这对小夫妻,女的美,男的俊,原本多好的一家人,可如今……
  “你走后,江公子回来过几趟。”吴阿婆叹了口气:
  “亲手给你修坟立碑,还把这房子内外重新整饬一遍。”
  “阿婆可知道她如今人在哪里?”明欣急切问道。
  她这次带孩子回逸城,便是为了寻找阿沅的下落。
  每回听说逸城打仗,明欣都会做噩梦。
  梦中,阿沅浑身是血,嫣红的血水顺着发梢和衣角嘀嗒嗒往下淌,在脚下渐渐汇聚成一片……
  待到从梦中惊醒,她又总是安慰自己。
  阿沅一身好本事,定会……平平安安的!
  吴阿婆摇摇头。
  兵荒马乱,她着实不知道人后来去了哪里。
  “江公子重情义。”吴阿婆瞧一眼孩子:“他一定会回来找你们母子的。”
  宁儿听不懂大人的话,他跑到院角,又专心致志拔草去了。
  ……
  草叶打着飞旋落进江水里,很快就被浪花卷的不见踪影。
  江沅面色煞白。
  有了上回陆云朝那事,她还以为自己不怕水了
  。
  现在想想,当时不过是被股狠劲儿硬撑着。
  “公……子。”
  禾芳看着眼前的俊俏少年,还是觉得怎么叫怎么别扭:“要不……您还是回船舱歇歇吧。”
  江沅点点头,强做镇定缩回船舱里。
  原本坐马车也能到逸城,但她想着坐船要快些。
  一个浪头打来,船身晃了晃。
  江沅倒吸一口凉气。
  人还是不能太过高估自己。
  禾芳眨眨眼睛。
  临行前沈夫人千叮咛万嘱咐,让她务必看好江姑娘,不能让人跟上回一样,一阵风似的就不见了。
  可等着到逸城下了船,她哪里看的住啊。
  若是这回人又跑了,就算沈夫人不怪她,禾芳觉得自己也没脸再待在沈府了。
  “公子。”她往江沅身边蹭蹭:
  “我在老家乡下还有弟弟妹妹。”
  江沅点点头。她之前就听禾芳说过家里的事情。
  “两个弟弟还要念书。妹妹将来嫁人,也要置办嫁妆。”禾芳悄悄瞥江沅一眼,接着说道:
  “家里全指着我在沈府挣的这份月钱。”
  江沅:……
  船还没到逸城,这姑娘已经开始担心她要跑路了。
  “放心吧。”她拍拍禾芳的肩膀,安慰道:“我只是去探望故友。”
  ……
  几日后,船在逸城停泊靠岸。
  战事已毕,城中很快便恢复了先前的热闹,唯有东郊冷冷清清,沿路不见人影,倒有不少废弃的宅院。
  清风拂过,五龙山依旧郁郁葱葱。
  江沅在坟冢前安静站了一会儿。
  她抬手摸摸墓
  碑上歪歪扭扭的字迹,弯身把几枝漂亮的野花放在明欣墓前。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