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这年头只求粮,不求财

  林正辉知道这些人迟早会找上他的。
  没有想到,他们这么快找上门来。
  因为彪哥对他说过,这段时间里,咱们的粮食充足,每一天都有10吨粮食,送到市区里去。
  按量来说,应该勉强可以满足市区的粮荒才对,怎么这么快找上门来。
  “说吧,是不是为粮而来的?”林正辉扔给他们两包香烟说。
  “好,那我们就不兜圈子说话了,你知道的,现在的粮食都是统一调配的,私人下,是不允许囤积粮食。”他们开始对林正辉敲竹杠说。
  “我可没有囤积粮哦,你们认为这个小小的县城,一个秋收,能收得上这么多粮食上来吗?市里的情况,你们比我还清楚吧。”林正辉对他们说。
  “国内,是不允许私人种田的,所有的土地和种粮,都是统一归大队调配和收入。”
  对于市内的情况,他们的确比林正辉都了解。
  特别是这个小小的县城,这两年的收成,似乎颗粒无收,根本拿不出这么多粮来。
  那么问题来了。
  他哪里来这么多粮食?
  唯有一个可能性,可能是他偷偷种在某些地方上。
  “我可没有私下种田哦,对于粮食的来源,我目前不能告诉你们。”林正辉对他们说。
  “你就不怕吃子弹,投机倒把,就是死罪!”他们恐吓一下林正辉说。
  心里暗想:“小样的,和我们对着干,你不会有好结果的。”
  “投机倒把?你过来找我之前,有没有调查过,我给你们的粮,我到现在一分钱都没有拿到哦,你们不给我派发奖状也算了,还想弄死我?”林正辉白他们一眼。
  然后慢腾腾抽起香烟来,似乎一点都不把他放在眼内,要是惹毛他。
  把他们几个埋在山沟里去。
  这些狗不是什么好东西。
  如果他们心里真的系着百姓,百姓用得饿死在逃荒的路吗?用得吃树皮吗?
  他们还有吃的,但下面那些普通人呢?
  “你没有投机倒把,但你让人大量收购白酒,还有茶叶,这个,你是怎么说?”他们早已对林正辉调查得一清二楚。
  “不是收购,而是拿粮食换回来的,这些东西又不能充饥,还不如换点粮给百姓吃呢。”林正辉对他们说。
  “好吧,咱们不扯这个,我问你,市区里的市民和工人们,你能不能给他们供一点粮食?”
  没办法。
  他们查了好几天时间。
  发现阿彪他们从一个抽水机房里运回来的粮食,每一天都准时存放几十吨以上的。
  至于是什么人放在里面,他的手下没有一个知道。
  只知道,手下中途昏迷过来,醒来之后,发现里面都是粮。
  所以,他们不敢对这个神秘的少年动手。
  能让人无声无息昏迷,这是何等手段。
  重要的,是这个少年,对他们没有什么恶意,供粮县城,只是不想太多人饿死罢了。
  “我要拉电线林家村的家里。”林正辉对他们说。
  “这个我们可以帮你争取,但不保证上级批准。”他们说。
  “那我也不能保证供粮给你们。”林正辉最不喜欢听这一句话。
  “我们会尽力给你争取,应该不是问题的,不过争取下来,电线的钱和工人费用,你自己给。”
  “那我尽力给你们争取粮!”
  “多少?”
  “一天三十吨!”
  “包括黄豆?土豆吗?”
  “包括。”
  “成!”
  本来还想让人把他抓起来,好好威胁一下他,没有想到,事情比他们想象得如此简单。
  通电方面,只要和上级申请一下,问题不大。
  “你们先回去吧,明天再过去拉粮就是。”林正辉不喜欢招待这一种人。
  “好的,我现在回去汇报一下工作。”
  “别搞小动作,这样对你们没有什么好处,只会有坏处。”
  “放心吧,我们只是求粮造福人民,不是求亡。”
  他们也不打算逗留在这里。
  既然目的达到,他们回去交差。
  一天30吨粮食,足够市区和工厂里的粮荒了,省着一点,还能支援其他的地方。
  要知道,本地人口有八十万人,市区里的人口五十万人左右。
  下面许多县级地方,都需要调粮。
  话说县城里一天有十几吨,但县里的工作人员,每一天都调几百公斤到下面的小镇里大队公社里。
  大队的公社除了处事之外,也算上半个供销粮油的地方。
  许多村民都会在大队公社里购粮,购油,无需跑20公里县城里来。
  下午。
  林正辉回村子去。
  话说现在的天气冷了。
  但几个老叔公坐在村头抽起水烟,看着村外绿油油的一片菜叶,各种吹牛打屁聊天。
  “三娃儿回来了,三娃儿好啊!”几个七八十岁的老叔公,看到林正辉蹬着二八大杠自行车回村子,和他打一下招呼。
  “叔公们,好啊,都吃了没有?”林正辉停下自行车,从篮子里拿出几个蛋糕给他们说。
  “呵呵,还没有吃呢,有没有烟草?给我们一点吧。”他们不会和林正辉客气的。
  给什么吃什么,手上的烟草,也是林义德给他们一盒子。
  这些东西,县城供销社有得出售。
  “烟草就没有,不过有几盒香烟。”林正辉给他们一人一盒华子。
  “嗯,这个不错,你爸给我们抽过,就是香。”老叔公笑呵呵地说。
  “来,给你们几个桔子吃。”林正辉对这几个老叔公说。
  “好,好,谢谢三娃儿,你们家都是好人。”他们乐呵呵说。
  叔公,他们比爷爷高一辈,爷爷爸爸的兄弟,或是堂哥,表哥。
  反正这个林家村的,都是同一个祖宗,沾亲带故。
  不然的话,林正辉当时怎么会给他们带粮呢。
  “让我爸给你们弄个风炉子,你们让村子里的兄弟,在这里弄一个石桌,可以围炉烤火,烤桔子,煮茶,烤红薯。”
  林正辉看着他们几个老人,喜欢在村头的大榕树下聊天,给他们提议一下。
  这种生活,他也是想到二十一世纪,一些搞野外式餐厅,最喜欢弄这一种围炉生意。
  约上三五知己,围炉煮茶,聊天。
  “好,好,回头我家里的孙子把林大旺院子里的石桌搬到这里来。”他们手里捧着蛋糕又拿着几个桔子,心情非常的好。
  “那我先回家去了。”林正辉看着他们坐在这里,主要原因是看着地里农作物。
  那可是他们过冬的菜,不能有任何差错。
  “爸,我让你蓄满一个水池,都弄好没有?”林正辉回到家里,看到爸爸与大队长他们在谈话。
  “这鱼真的养得了吗?下个月就开始下雪了!”林义德看着水缸里,满满的黑鱼苗子问。
  “咱们尝试一下吧,说不定能养得活,然后过年前有鱼吃呢。”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