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六章 到达

  10月25日,凌晨3点左右。
  距离大马沙巴州海岸线8海里的海面上,伴随着马达的轰鸣声中,一艘9000多吨的货船正朝着海岸线方向驶去。
  这种吨位的货轮,抗风浪能力差,一般也跑不了远洋国际航线。
  所以,这是一艘专门跑东南亚航线的货船。
  当然了,货轮偶尔也会夹带一些私活,比如说帮运一些人什么的。
  此时,这艘货轮的船舱里,除了登记在册的船长和水手外,还夹带了13个人。
  这些人都是通过非法渠道,偷 渡去别的国家。
  少部分是达不到移民的条件,通过这种方式入境。
  剩下的大部分是拿不到工作签证,通过这种方式偷 渡过去打工的。
  船舱里,这13个人就这样并排打着地铺。
  有的人鼾声如雷,有的人却辗转反侧,怎么也睡不着。
  最倒霉的是角落里的两个内陆人,以前从来没有坐过船。
  这几天因为晕船,都快把胆汁吐光了。
  此刻正半死不活地缩在角落里呻 吟。
  万心娟迷迷糊糊中被热醒了,她睁开眼,一抬头就看到了阿成近在咫尺的面庞。
  此刻,她还保持着缩在阿成怀里的姿势。
  万心娟稍微动了一下自己的手臂,侧着身子睡,她的手臂被压麻了。
  她这稍微一动,阿成就醒了。
  “我把你弄醒了。”万心娟歉意道。
  阿成道:“没事,我本来睡眠就浅,一天睡4、5个小时就够了。”
  万心娟从小就在海边长大,倒是不晕船。
  阿成体格强壮,而且他也接受过这方面的训练。
  这几天的航程中,两人是少数不晕船的乘客之二。
  “现在几点了?”万心娟问道。
  阿成看了一下自己的荧光机械臂,说道:“凌晨3点14分,按照时间推算,我们应该快到了。”
  阿成在船上的时候,问过船员到达的大概时间,所以他能大概估算出来。
  这里经度跟帝都属于同一个时区,时间倒是一样的。
  不过,由于靠近赤道,天气特别炎热。
  站在甲板上,即使有海风不断吹来,都会汗流浃背。
  更别说是船舱里面了,那简直就是低配版的烤箱。
  “来,喝点水。”阿成贴心地把水壶递了过来。
  万心娟确实渴了,她坐起来喝了两口水。
  然后又翻了一个方向,继续缩卷在阿成怀里。
  此时,船长驾驶室里。
  船长殷韦东举着望远镜看着海岸线隐约可见的灯光,朝着身后的手下吩咐道:“扁笋,开始减速。”
  “阿狗,你去打信号灯。”
  “顶壳,你去通知船舱里的人,告诉他们准备换船了,我们只有10分钟的停留时间。”
  “是,老大。”
  三个手下赶紧照他的吩咐去做事。
  大马沙巴州这边没有什么成建制的水警,所以这艘货轮才敢驶入人家的内海接头。
  很快,货轮开始减速,并用探照灯打出了规律性的灯光信号。
  过了3、4分钟,远处就传来了轰隆隆的马达声。
  “所有人收拾好个人物品,立刻到甲板上排队,准备换船了。”
  叫顶壳的手下,进入船舱就开始大声吼叫起来。
  10多个偷渡客迷迷糊糊地醒来,在一片嘈杂声中开始收拾个人的行李。
  有一个胖子实在睡得太死了,顶壳还用脚踢了两下才醒。
  确保所有人的起来后,顶壳就去跟老大汇报去了。
  阿成和万心娟的物品不多,只有一个旅行袋装衣服和贵重物品,剩下一个手提袋装吃的、喝的东西。
  两人很快就收拾好个人行李,跟在其他人后面朝甲板走去。
  此时,万心娟突然有点紧张起来。
  即将要踏上异国他乡的土地,迷茫和踌躇是少不了的。
  察觉到万心娟呼吸有些急促,阿成握紧了她的手。
  感觉到阿成手上传来的力度,万心娟这才慢慢平静了下来。
  ......
  一艘百来吨的小渔船,贴着货轮停了下来。
  货轮起码比小渔船的甲板高了3、4米。
  很快,货轮上扔下来两条绳梯,被小渔船上的人固定在渔船上。
  船长殷韦东冲着甲板上的人喊道:“不要拥挤,一个个下去。”
  其他人还在犹豫,阿成就拉着万心娟第一个走了上去。
  阿成拿着行李,抓着绳梯一下子就跳到了小渔船的甲板上。
  这点高度,没抓绳子,他也能无损地跳下去。
  阿成朝上面的万心娟喊道:“你放心下来,我在下面接着你。”
  万心娟抓起绳梯,一步一步地踩下去。
  海面上有些风浪,船只有些摇摆,她走得很小心。
  快到底的时候,阿成一把抱住她,安稳地放到了渔船的甲板上。
  10多分钟的时间,13个人都平稳落到了小渔船的甲板上。
  绳梯被解开,探照灯被关掉。
  小渔船很快就启动,朝着海岸线驶去。
  船上的13个人,看着逐渐模糊的货轮,每个心里多少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伤感。
  半个小时后,小渔船在一个偏僻渔村的小码头靠岸。
  船老大朝众人喊道:“下船了,下船了,岸上有人接应你们。”
  众人刚下船,小渔船就开走了。
  一群人正迷茫呢,就有两个皮肤黝黑的年轻人围了上来,开始拉客。
  其中一个是揽客住宿的,就住在这个小渔村里。
  可以先住一晚,明天再考虑去处。
  剩下一个是开面包车拉客的,可以送到最近的城市。
  当然了,只要你付得起钱,送到周边各个地方都可以。
  阿成和万心娟考虑了一下,还是选择先住宿一晚。
  反正他们人生地不熟的,天亮后再考虑去处。
  13个人很快就被分成两拨,有8个人要坐面包车去城里,剩下5个人选择住宿一晚。
  这5个人中,除了万心娟是女的,还有一个40多岁的大姐,其他三个都是男的。
  5人提着行李,跟着叫“捞彬”年轻人摸黑朝村子里走去。
  根据捞彬的说法,他也是华人后代,祖籍是粤省的。
  他的爷爷是第一代华人移民,几十年前来到加里曼丹岛讨生活,后来就留在了这里落地生根。
  听到捞彬说着熟悉的白话,5个人心中的戒心放下了不少。
  很快,捞彬就带着众人来到一栋房子前,这就是普通民房改的临时旅馆。
  老板是个肥肥的中年妇女,只收美金、英镑、令吉(大马的货币,各位读者要是乐意,改成马币也行。)
  好在登船前,几人或多或少都兑换了点令吉。
  交了50令吉后,阿成和万心娟分到一个房间。
  房间只有十多平米大小,除了一张床、一张桌子和一个灯泡,就什么也没有了。
  连个厕所都没有。
  条件简陋,只能先将就一晚了。
  在外面的公用卫生间清洗了一下,两人很快就睡去。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