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够不够格?

  高台上。
  拍卖师,用一张金色的丝帕盖住了最后的压轴之物,隔着那丝帕可见一个四方正方形模样物体形状。
  拍卖师将这件东西推出来后,场面开始安静下来。
  拍卖师看了看新月老板所在的方向,朝着对方点了点头,脸色严肃,从未有过的严肃认真。
  “此物,历经两千余年,浮浮沉沉,数次丢失,数次找回,见证了历朝历代王侯将相们的历史,传说持有此物者,可获天命,可永昌不朽……”拍卖师全身都在颤抖着。
  他们都是出生在封建王朝刚刚倒塌不久的时代,还能够感觉到那种厚重的历史车轮痕迹,脑海中还是磨灭不了的天授神权,天命加身。
  “此物,不是刻录‘天命不凡’的那件赝品……”拍卖师继续说着。
  二楼包房处,传来了细碎的低语声,明显也是控制不了的激动热血情绪,导致本来该压低的声音,声调下意识的高了起来。
  坐在苏木边上的新月饭店老板,同样在全身止不住的颤抖,鸡皮疙瘩密密麻麻的竖立起来。
  像伊新月这种年纪小一些,出生时就开始接受外来文化入侵教育的孩子,却没有这种深刻的感受。
  对于此时上了年纪的人们都知道,如果在他们小的时候,在父辈那个时候,他们如果找到了这件东西,将会得到怎样的逆天造化。
  因为在那些时期,人们对于这件物品的信仰,发自内心。
  甚至于,有人曾用这件物品,推翻过某个封建王朝时期的统治。
  这,也是这些大人物们为什么会听到消息后,同一时间的赶赴新月饭店的原因。
  他们都在某个位置坐得太久了,也深知一直在缺乏一个再进一步的借口,可要是拿到了这个东西,那就不一样了。
  别的不说,号令数万百姓服从,还是依旧能够做到的。
  持有此物,就可获得老一辈那些纨绔们的民心,一切,就可变得顺理成章。
  “传,传国玉玺……”伊新月已经猜到了这件拍卖物的名字。
  “不是‘天命不凡’,莫非是‘受命于天……既寿永昌……’那块……”伊新月倒吸了一口凉气。
  清时期的传国玉玺,已经不再是历朝历代皇帝持有的那块,那块很早就失去了踪迹,后代很多朝代都是自己打造的‘假玉玺’。
  而真正的玉玺,源于秦,落于唐。
  纵观封建王朝历史,真正持有这块玉玺的那些帝王们,哪一个不是天命所授,真正的天命不凡。
  伊新月苍白着脸,呆呆的看着苏木。
  苏木要拍卖的,竟然传国玉玺……
  ……
  时间回到几日前。
  苏木去往北平的时候,绕路回了张家一趟。
  知道自己要去什么地方后,苏木就想从张家搞点什么‘废品’出去卖,同时看看新月饭店那边的反应。
  然后苏木上了祠堂三楼,找到了祠堂三楼老头。
  老头给苏木指了个角落,让苏木随便挑随便拿。
  苏木走过去后,看到了一地的‘传国玉玺’。
  三楼的老头说,以前他历练穷困潦倒的时候,就是靠这门手艺养活的自己。
  苏木问老头,搞这么多假货,不怕被人逮住打死吗?
  老头回答苏木,传国玉玺这玩意谁拿了谁不都是会藏着掖着,谁会自己暴露出去?
  偏偏这玩意热销得紧。
  街头混混老大也会出高价买入。
  做生意的大老板们也会出高价买入。
  世家豪门,同样也会出高价买入。
  更别说,还是一群当官的了。
  于是苏木就揣了两个出门,经过比较,这两个做工比较精致,做旧的手段那也叫一个炉火纯青。
  苏木问三楼的老头,是不是见过真正的传国玉玺,为什么能够做得如此逼真,像极了真的有这么一回事一样。
  老头回答,见过的人大部分都死了,只要做得符合人们对传国玉玺的想象,怎么做,其实都一样。
  无非就是要看起来古老,霸道,给人一种一眼就能看出不凡的款式出来罢了。
  苏木听后,连连点头,称赞着三楼老头的聪明绝顶。
  三楼老头摸了把光秃秃的脑袋,咧嘴一笑。
  ……
  过去的历史。
  虽有史书记载映照。
  可史书也不全是真的。
  作为后世的人,仅凭史书记载去认识前朝,那简直愚蠢至极。
  正是用了大部分人都是这个念头的想法,苏木就策划出了这件‘传国玉玺’事情出来。
  新月饭店是北边的‘老九门’,是这些古物古董交易鉴证的地方。
  可,传国玉玺,谁能辨别真假?
  谁又能说,这枚传国玉玺,不是秦王的那块?
  “小友,还问请教如何称呼?”新月饭店看着苏木。
  “季子寒。”苏木报了个假名。
  “季姓可是少见,传说季氏源自上古姬姓,传承已久,源远流长啊。”新月饭店老板一脸深沉。
  苏木继续看向高台,没有去理会对方。
  张家族内有着远比外界还要丰富详细的过往历史,凭借着这些或真或假的古书资料。
  祠堂三楼的那老头借用资料上内容,将这些传国玉玺每一处,都打造成了那个时期该有的古物模样。
  所以只是仅凭肉眼,资料查证等手段,去辨别古物真假,张家领先着外面这些人,几个时代。
  “没人出价?那我先来,十根金条。”二楼某处,有人率先报价。
  “1号包房的客人,申请点燃天灯~”侍从的声音,从二楼某个包房处响了起来。
  “2号包房的客人,也申请点燃天灯……”略显尴尬的侍从声音,同时跟着响了起来,出现在另外一个包房处。
  “3,3号包房……也是这么说……”
  “……”
  平日里。
  新月饭店的天灯很少有人会去点。
  因为点燃后,就代表着此时正在拍卖的物品,点燃天灯的人志在必得,哪怕请倾家荡产,哪怕付出一切。
  可眼下,这一来就是点燃了三盏天灯,已经明显是坏了规矩了。
  就只有一个人出了明码实价,其他人都点天灯,这拍卖,又该如何下去……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