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5章 下一步方略

  辰时,温越的中军与步营,正逼近双子山的西南麓。
  温越端坐于高大的元戎车上。
  他的不远处,一架高达二十米的望杆车矗立着。
  随后是阵列整齐的大鼓车,鼓声震天。
  温越的目光透过车窗,掠过身边矫健的护卫骑士,落在了远处的步营士兵身上。
  他们步伐坚定,尽管汗水浸透了衣衫,但士气依旧高昂,武器紧握,没有丝毫的颤抖。
  盔甲虽不厚重,约三十斤的重量,却在长途行军中考验着他们的意志。
  几十里路,辛劳自不必说,但他们依旧坚持,神情坚毅,步伐稳健。
  望着这番景象,温越心中涌起一股暖流,这才是他麾下的铁军。
  行军途中,夜不收穿梭于队伍之间,传递着前方的战况。
  尘土飞扬,又一名夜不收急驰而至,在元戎车旁勒马停住,大声禀告:
  “禀大将军,建虏已停止渡河,在北岸三里处疯狂挖掘壕沟。
  “毛家沟之敌已退,双子山敌军数量激增,北岸的赵将正遭受敌骑猛烈攻击!”
  闻言,温越的目光迅速转向车内的沙盘。
  熊一扬兴奋地开口:“建虏无法过河,我军初战可告捷也!”
  一旁的几个赞画同样欢声笑语,气氛热烈。
  唯有宋潮,他紧盯着沙盘。
  他沉思道:“建虏受阻退却,我等各总兵的步营抵达后,完全可以扫荡南岸!
  “不过,清军在北岸三里处挖掘壕沟,对我军不利。
  “若我等之军渡河,空间受限,易被清军半渡而击。”
  “北岸至少需要五里的缓冲地带。”钟阳眺也注视着沙盘,补充道:“若能有十里缓冲地带,自然是最好不过。”
  温越缓缓点头。
  现在明军的目标,是在女儿河南岸与清军对峙。
  但若不能给清军足够压力,恐怕难以吸引其主力至女儿河北岸。
  因此,退而求其次,唯有主动进攻至女儿河北岸。
  当然,如果清军主力集结于北岸,明军只需固守南岸即可。
  根据战场的实际情况,青牙军的赞画们已经制定了多个应对方案。
  然而,攻占北岸的某些关键据点是必须的。
  这样既能进可攻,退可守。
  在清军猝不及防之际,明军的初步战略目标已顺利实现。
  现在正处在扩大战果,夺取双子山,进一步巩固北岸防线的关键时刻。
  温越凝视着沙盘上的几个关键点,道:“立即派遣种才限率领一总甲级军,增援赵率教部。
  “王钩的炮军营则需提供炮火支援。
  “特别是那些小型佛郎机炮,要迅速渡河,协同防守山岭,确保北岸的战略要地万无一失!”
  根据情报,女儿河两岸的浮桥,尤其是双子山附近的大型浮桥已被摧毁。
  在炮火的威胁下,修复已无可能。
  而女儿河并不宽阔,河面宽度大约只有一、二百米,红夷大炮架设在南岸,足以对对岸进行有效掩护。
  温越又询问道:“神机营的火炮现在到达了哪个位置?”
  熊一扬立刻回答:“哨骑回报,火炮已经抵达顾家庄。”
  温越眉头紧锁,心中计算着神机营的行军速度,意识到他们至少要到巳时才能抵达前线。
  攻占双子山绝非易事,山岭防线布满了壕沟,多处设置了麻袋土筐作为防御工事。
  这使得红夷大炮的威力大打折扣。
  神机营的臼炮和火箭是攻山的关键,但他们的缺席,让攻势难以展开。
  可神机营不到,这也是没有办法之事。
  毕竟不是每个军队都有青牙军的饮食和待遇。
  更别说神机营,他们还拖拽着沉重的火炮行进。
  从松山堡向西挺进,地势有着起伏。
  而沉重的火炮无疑是个负担,轻则千斤,重则倍之,这在路面上的行进速度,自然大打折扣。
  神机营的神威大将军炮尤为沉重,四轮炮车比二轮更难驾驭。
  温越暗叹一声,深知付崇英已尽全力,再催也无益。
  ……
  当温越带领着步兵营抵达战场,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壮观景象。
  女儿河的南岸,欢呼声如同潮水般涌动。
  清军残部,或撤退至双子山区域,或从几座临时搭建的浮桥匆匆北撤。
  与此同时,明骑兵们正追逐那些溃败的敌人。
  战场上,痕迹遍布,遗落的兵器与旗帜散落一地,血迹斑斑。
  无头的清军尸体零星可见。
  首级,对许多明军而言,是荣誉的象征,是战功的证明。
  许多别部明军甚至不惜深入冰冷的河水中,打捞那些被河水吞没的尸体,以割取首级。
  温越初至之时,耳边尚回荡着岸畔的炮火轰鸣。
  清军骑兵正对赵率教坚守的山岭发起一轮又一轮的冲击,但看到明军大部到来。
  对岸的清军目睹这一幕,终于认清了现实,无奈之下选择撤退。
  清军骑兵此刻或许已深思熟虑。
  意识到在没有辎重和火炮支援的情况下,强行攻打山岭或是与明朝大军正面交锋,无异于自寻死路。
  因此,他们仅派出了少数游骑在山脚附近徘徊。
  由于南岸青牙军炮营的不时炮击,他们不敢过分接近,保持着谨慎的距离。
  温越的目光越过女儿河,投向北岸。
  那里,清军的旗帜汇聚成一片,号角声中,骑兵们陆续集结,汇成一股股洪流。
  遥望北岸,只见骑兵阵列层层叠叠,难以计数。
  显然,八旗援军已大批抵达。
  温越陷入沉思:“清军的八旗骑兵数量庞大,战术上占据优势,若非我们此次出奇制胜,战果绝不会如此显著,不过即便如此,双子山仍被清军牢牢控制。”
  他望向双子山的方向,山的东面直到峰路山的山岭,甚至山的北侧,都布满了清军骑兵。
  更有源源不断的骑兵,正从峰路山北端的女儿河渡河。
  急匆匆地赶往双子山,意图增援。
  可以预见,待各镇步兵营汇聚,神机营的火炮抵达后,双子山周边,乃至女儿河两岸,将爆发一场激烈的战斗。
  当温越抵达时,王钩迅速前来迎接,滔滔不绝地向温越夸耀炮营的英勇表现。
  但温越敏锐地察觉到,王钩似乎在暗示自己增加军费拨款。
  而同时。
  趁着北岸清军攻势稍有停歇,赵率教与种才限仅率领着少数护卫,迅速过河,前来拜见温越。
  两位将军下马后,大步流星地向温越走来。
  随后,他们围绕着沙盘,简洁而精准向温越汇报了对岸的战况。
  目前,青牙军三千余精锐火铳兵和枪兵,已经在北岸牢牢守住了山岭。
  面对清军的多次进攻,青牙军军士们成功地将其击退。
  山岭后方是宽阔的河流,清军无法实施包抄。
  而右下方的浮桥,则确保了己方援军能够源源不断过河增援。
  加之对岸的炮阵,可以对山岭左右的清军骑兵进行猛烈轰击。
  因此,尽管山上防御工事简陋,但攻打的清军依然无法前进一步。
  ……
  随着青牙军步兵营与战车的抵达,河畔的激战逐渐平息.
  但两岸的骑兵巡逻依然频繁,小规模的冲突时有发生。
  越来越多的清军骑兵从峰路山的北段渡河,空气中弥漫着山雨欲来的紧张氛围。
  约莫两刻钟后,祖大寿与王抚率领的步兵阵列相继到达.
  女儿河南岸被明军士兵和战车密布。
  不过,士兵们个个疲惫不堪,不少人四仰八叉地躺着,大口喘息。
  幸好此时的骑兵在警戒,让步兵得以喘息休整。
  否则只需清军数千骑兵突袭,这些疲惫的明军很可能瞬间溃败。
  而李鸣负晋军与左显光军的步兵营,还在数里之外追赶,预计还要一段时间才能抵达。
  而付崇英的神机营更是远在天边。
  祖大寿与王抚带领的步兵营到达后,都来到温越身边汇合。
  到了巳时,付崇英和他的神机营终于现身,一同到来的还有他的重型炮营。
  近三百辆火箭车、二十五门神威大将军炮、百门余大小口径臼炮,以及二百辆佛郎机炮车。
  付崇英在支援其他战线后,剩余的庞大炮兵阵容,其规模依然令人震撼。
  神机营的到来,让前线的将士更是兴奋不已。
  但付崇英看其营中的军士,已然疲惫不堪,直接哭丧着脸。
  不久,洪承畴偕同监军张霖若等,迅速抵达前线。
  他们既担任中军之要职,又在行军中肩负起后军的重任。
  监军王恩宠则固守松山堡,确保大军的粮草与辎重供应无虞。
  初战告捷,明军顺利控制了女儿河南岸,洪承畴等人心中涌起振奋之情。
  目前,明军西行战略进展顺利,取得了可观的战果。
  让对岸的清军集结之势愈发明显,似乎正将主力调往女儿河北岸。
  届时,双方交战之际,曹变蛟、牛苛等人便有机会渡过小凌河,与城内守将守达筑建立联系。
  然而,此时哨兵在瞭望塔上发现新动向。
  对岸出现了汉军旗的火铳兵。
  众人目光转向对岸,隐约可见清军阵中出现汉军步兵旗号。
  这一迹象让人心生警惕。
  汉军旗步兵的出现,预示着他们的火炮军可能在午时前抵达女儿河北岸。
  从锦州城东到女儿河北岸,沿途地势平坦。
  除了过小凌河需谨慎外,其余路段皆可加速行军。
  黄土岭一战,清军的火炮威力令明军记忆犹新。
  为减少伤亡,必须在对方火炮抵达前,攻克双子山,进而控制峰路山,夺取战略优势。
  ……
  依据事前规划的战术,女儿河一役,无论明军是主动进攻,还是应对清军的挑战。
  核心战略在于与清军主力缠斗,以掩护小凌河南岸的曹变蛟部队,最终实现与锦州城的无缝连接。
  为此,北岸的首次交锋将由明军主导。
  首要任务是集结重兵,攻克双子山,随后再图谋峰路山。
  另外也需在峰路山脚下挖掘深沟,以防止清军自山而下,从侧翼突袭明军,甚至切断后方补给线。
  因此,南岸的明军暂时固守,以防清军过河。
  同时,北岸的青牙军据点需牢牢控制。
  经商讨决定,李鸣负与左显光将率部攻打双子山,二人麾下步兵骑兵合计逾万,配备大量战车。
  而双子山的守军仅有数千,且装备有限。
  尽管清军持续增援,但双子山地势有限,无法容纳过多援军。
  故此,明军在双子山之战中,以多打少,胜算颇高。
  攻山之任是左显光主动请缨。
  自大战打响以来,他的部队尚未经历大规模战斗,这令左显光难以忍受。
  他麾下的将士们也满怀斗志,渴望在此次大战中展现实力,夺得军功。
  至于京营兵,此刻只能充当预备队的角色。
  自从总兵柏恩光阵亡,多名将领受罚,以及大量精兵被抽调补充其他军后。
  京营虽尚余万余兵马,但士气低落,只能跟随大军行动,寻找机会捞取战功。
  此战的焦点在于阻断清军援兵过河。
  特别是北岸据点的防守至关重要,关系到后续战略的实施。
  放眼明军,众人都觉得非温越的青牙军莫属。
  即便是祖大寿的新军,也无法让众人完全放心。
  又为了稳妥,祖大寿与王抚的部队被部署在南岸,负责抵御可能过河的清军,并根据战况支援温越的青牙军。
  神机营的神威大将军炮和大量火箭车也布置在南岸,以支援青牙军的炮阵。
  清军的重炮在近三里范围内仍具威胁。
  哪怕青牙军的炮兵营火力凶猛,但最重的炮仅能覆盖两里多,在射程上仍不及清军的重炮。
  而付崇英营中的其他火炮,如臼炮等。
  在清军大量使用麻袋土筐后,对于攻山仍十分有效。
  所以,商议之后,神机营的大量臼炮被调往双子山之战。
  这些臼炮将沿双子山下弧形排列,从山的南侧、西侧和东南侧轰击山岭。
  而神机营的神火飞鸦等大型火箭,更有其他重要用途。
  除了焚烧山岭,这些火箭还能根据风向,向山后支援的清军发射。
  付崇英对自己的部下看得非常重视。
  在他强烈要求下。
  攻山的李鸣负与左显光均承诺,将全力保障神机营将士的安全。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