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 襄阳收虎臣,益州定乾坤1…

  赵旻先向邓义抱拳致谢,复又看向荀攸。
  “公达先生,我有1事不明,请先生指教。”
  荀攸作揖而笑。
  “指教不敢当,主公有何事垂询,攸必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先生以为,孙仲谋何以如此不堪?”
  荀攸显然也曾深思过这个问题,是以其人不假思索道。
  “回主公,愚以为,孙仲谋唯恐吴侯诸位虎臣功高盖主、以至于无法再压制其人!
  兼且,孙仲谋亦不愿重用去岁曾立大功之吴郡士人,唯恐其人重蹈刘景升之覆辙,故此,孙仲谋自断臂膀之下,方才宛若稚童。
  然则,主公亦知,孙仲谋既有主公可倚仗,纵使其人舍江东众虎臣、吴郡士人而不用,又何妨邪?”
  不止赵旻,就连荆州1众士人,都听得连连颔首。
  荀攸不愧是曾与深谙人心之贾诩合作过多年之人,其人对人性之把握,可谓1针见血。
  这个道理不难理解。
  孙权甫继吴侯之位,犹如因后世老董事长难以理事而不得不上任的年轻董事长。
  而偏偏…
  孙权麾下,要么是功勋卓著的能臣干吏,要么是刚刚立下大功、势力还根深蒂固的集团内1大势力团体。
  这是典型的主弱臣强。
  处在孙权这个极其尴尬的位置,即便是赵旻,也不得不同时提防这两方人。
  孙权如今敢于重用之人,只有其人的舅舅吴景,以及发小的老爹朱治。
  其人发小朱然、好基友吕蒙,如今都还年幼、难堪重任!
  在这种情况之下,孙权只能大力提拔在孙策麾下不太受重用的贺齐、董袭、陈武、周泰等人。
  结果贺齐被斩、董袭溃逃、会稽郡被夺…
  有这两个案例在前,孙权还敢再任性下去、重用陈武、周泰吗?
  无论换成是谁,恐怕都不敢了吧?
  那么问题来了…
  孙权应该怎么办才好?
  于是乎,孙权索性躺平,直接找大哥赵旻求助。
  反正不管如何考虑,大哥都不可能坑我,我何不保存自己力量,找大哥解决危机呢?
  再者说来,我大哥是当今天下数1数2的大哥,我找他求助绝对不丢人!
  所以说,谁说人家孙权智商狂降了?
  人家把算盘打得“当当”响、精明得很呐!
  有靠山不靠,那才是真傻!
  难道不是吗?
  大哥1出兵,我的危机便即将迎刃而解!
  区区1个会稽郡而已,反正不是我打下来的,即便丢了也不心疼。
  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你刘备吃了我的,将来给我吐出来!拿了我的,将来给我还回来!因为我大哥是赵旻!
  以上,便是话糙理不糙版的孙权心声。
  孙权的策略完全没有问题:
  躺平,找大哥求助,最后躺赢!
  综上,当荀攸分析完毕,不止赵旻被孙权气笑,就连荆州1众士人都忍俊不禁。
  蔡瑁抚须笑呵呵道。
  “孙仲谋甚为精明也!”
  赵旻笑着笑着,便苦笑起来。
  “孙仲谋何谈精明?其人不过聪明反被聪明误耳!”
  诚如《红楼梦》中所言: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孙权放着1众高人不用,孙权如此猜忌来怀疑去,以至于自断臂膀、甚至是自废武功,最后受伤的是谁?
  反正不是赵旻。
  此时的孙权,极像那个玩制衡之术玩到失去了大部分人心的蒋校长。
  更何况…
  赵旻苦笑着摇摇头。
  “诸位先生,连刘玄德都已看出,周公瑾在孙仲谋帐下颇为尴尬,试问周公瑾本人又如何想?”
  赵旻这个想法,跳跃的跨度委实有些大,是以荆州士人们有些反应不过来。
  蔡瑁虚心求教。
  “太子太傅,何以见得?”
  韩嵩抚须而笑。
  “德珪,周公瑾乃庐江人也。刘玄德既剑指庐江,则其人必已知孙仲谋不信任周公瑾矣。”
  蒯越补充:“钱唐县亦为吴郡重地,孙仲谋必不敢放周公瑾赴庐江郡坐镇,如是,则周公瑾对孙仲谋将更为不满。此乃离间之计也!”
  蒯良则冷笑连连。
  “如此1来,孙伯符麾下之重臣,如太史子义、蒋公奕之辈,亦将势必对孙仲谋离心离德,故刘玄德之计不止为离间之计,更是诛心之计也!
  哼哼,若某等1时不察、为刘玄德趁虚而入,其后果将不堪设想矣!以刘玄德如此心机,哼哼!”
  蒯良言外之意是:我们这些人,还不被鸠占鹊巢的大耳贼刘备,吃得连骨头都不剩?
  这些荆州士人你1言,我1语,将刘备…实则是诸葛亮的计策,如抽丝剥茧1般,分析得极为透彻。
  赵旻听得瞠目结舌。
  其人对荆州士人们的智力,有了直观认知。
  罗先生黑刘表1方黑得…简直不要太狠了!
  这都是1流谋士的水平啊!
  荀攸趁机作揖。
  “万幸诸公当机立断,已将此隐患消弭于无形。”
  1众荆州豪族当即向赵旻行礼。
  “此非某等之功,实乃太子太傅神机妙算也!太子太傅大恩大德,某等永世不忘!”
  蒯良眼眸1转,复又向赵旻道。
  “太子太傅,今刘景升既失德,不如…荆州…”
  赵旻扬起手打断了蒯良的话。
  “子柔先生请勿再言此事,刘景升早年虽屡有僭越之举,然观其近两年之所作所为,其人实无大过,故我不可无故撤其人之职也。”
  开什么玩笑呢!赵旻就算对荆州志在必得,当如此之时也绝对不能承认。
  这些荆州士人们,有1个算1个,如今都如被踩到尾巴的猫咪1般,正炸毛呐,赵旻再动1下荆州试试?
  兔子急了还咬人呢!
  是以,赵旻此言1出,1众荆州士人神色登时大为缓和。
  蒯良笑着作揖,正要开口…
  院门外骤然传来蒯良部曲的通报声。
  “主君,众庖丁已至此,可否入院内?”
  蒯良继续向赵旻作揖,呵呵1笑道。
  “太子太傅,某亦效仿刘玄德鸠占鹊巢,借用长文之庖厨,为诸公备宴如何?”
  蒯良这句饱含讽刺的吐槽之言,逗得众人纷纷笑了起来。
  赵旻笑着站起身。
  “有劳子柔先生费心。然则…先生既欲学刘玄德鸠占鹊巢,我便效仿刘景升,不劳先生自备粮草辎重,长文,此处可有食材否?”
  陈群会意。
  “回主公,此处食材不足,然则隔壁便为工坊,工坊之内应有尽有,任荆州诸公随意取用。”
  众人闻言,皆大笑起来。
  蒯良、赵旻这1番对话,释放出不少政治信号,是以,荆州士人们皆放下心来。
  赵旻虽无良、腹黑,但其人不似曹操那般行事霸道、蛮不讲理。
  或许也正因曹操之1贯风格,天下才最终会3分。
  众人玩笑归玩笑,试探归试探,最终当然还是由蒯良出人出食材,在融洽的气氛中,荆州豪族与赵旻等人共用1顿午饭。
  席间,赵旻谈到了在秭归城建工坊之事的意义、长远利益…
  当然了,赵旻绝对不会承认,西域如今已尽归于大汉。
  至于赵旻如此做的用意…
  后文自会提及。
  至少就目前而言,荆州豪族即便想白嫖赵旻的销售渠道,对赵旻的影响也颇为有限。
  总之,秭归城建工坊之事,很快便被赵旻敲定下来。
  尽管在席间,双方心照不宣地未再提荆州归属问题、刘表又将何去何从,但在座的每个人都清楚,从此刘表将被彻底架空,再也做不了任何主。
  那么还剩下最后1个问题:
  文聘及5溪蛮之乱,应当如何妥善解决?
  事到如今,刘备绝无可能再谋夺荆州、庐江郡,更无可能威胁到孙权人身安全,文聘再作乱下去,除扰乱荆州外,已无任何意义。
  文聘应何去何从?
  【作者题外话】:呵呵,孙权的矛盾纠结心态,与面临教员渡江战役时的蒋校长何其相似。
  蒋校长彼时无论如何都是输。
  打输固然是输,但若桂系白崇禧等人侥幸打赢,对蒋校长而言仍是输。
  蒋校长的格局、胸襟,比教员差远了!
  赵旻、陈群主臣的对答,指的是赵旻不愿做荆州之主;
  而荆州工坊是大家共同资产,往后大家有钱1起赚,有难1起扛。
  如此,荆州那帮粘上毛比猴子都精的士人们,又怎么会不满意?
  接着上1章,继续为您说。
  诸葛亮躬耕南阳,自有不得已之苦衷。
  挟泰山以超北海,非不为也,是不能也。
  亮父诸葛珪,为泰山郡丞,秩6百石,中高级佐吏。
  珪死,亮与叔父诸葛玄南奔豫章。玄死,亮入荆州,避难琅琊。白身蹉跎,直至2十有7。
  诸葛亮不得出仕,有客观原因。因其叔父玄与刘表相牴牾。
  诸葛玄是袁术表奏的豫章郡守,而袁术与刘表视同寇仇。袁术在初平元年(190)勾结长沙郡守孙坚,杀荆州刺史王睿、南阳太守张咨,图谋独霸荆襄。
  亮早孤,从父玄为袁术所署豫章太守。--《蜀书5诸葛亮传》
  刘表就是王睿死后的继任者,很自然地倒向袁术的竞争对手袁绍,与袁绍、曹操合兵,痛击袁术。
  (初平)4年春,(魏武)军鄄城。荆州牧刘表断(袁)术粮道。--《魏书1武帝纪》
  因此,诸葛玄作为袁术任免的豫章守,在刘表眼中无疑是伪职、是僭逆。诸葛玄被新任郡守朱皓取代,南奔荆州,死于此地。
  会汉朝更选朱皓代玄。玄素与荆州牧刘表有旧,往依之。玄卒,亮躬耕陇亩。--《蜀书5诸葛亮传》
  注意:《汉晋春秋》记载诸葛玄为刘表所荐,与《蜀书5诸葛亮传》相牴牾。
  实际以琅琊葛氏的地理位置判断,玄不可能是刘表所荐,必为袁术征辟。
  注意:《亮传》所谓“玄与表有旧,往依之”更是悖谬。
  刘表与袁术死敌,屡动兵戈。诸葛玄如与刘表有旧,又怎会接受袁术伪职?
  可见此是春秋笔法,微言大义。
  诸葛亮作为政敌家庭出身的“异见子弟”,不受刘表喜爱是理所当然的。
  在此要特别纠正1个观点,此观点流毒甚广。
  下1章,咱们继续说。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