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新年新气象,大汉建四方16

  2人入目所及,皆是大红灯笼、大红锦旗,以及大红条幅。
  这宛若欢快火焰1般的火红色,不仅彰显大汉红红火火、蒸蒸日上。
  而且,这1切,将许都映照得宛若夏日的正午1般,光彩夺目。
  此刻虽已近子时,但许都街头,却仍然充斥着欢声笑语。
  甚至于,许都城内城外,爆竹之声不绝于耳,夜空中的烟花此起彼伏。
  赵旻与柯比能不约而同地仰望着,因烟花绽放而变得绚丽多彩的夜空。
  2人脸上,挂着1模1样的笑容。
  赵旻蓦然看向柯比能,骤然道。
  “柯君在此前,是否亦曾梦想,有朝1日,君可率君之族众,开创前所未有之盛世?”
  柯比能哈哈1笑、对此毫不讳言。
  “卫将军大人所言极是!俺出身于幽州鲜卑1小部族。自幼时起,家父便为俺请来1名汉人做先生,教俺读书识字。”
  说着,柯比能眼中浮现出追忆之色。
  赵旻却有些哭笑不得。
  不言而喻,柯比能口中所谓“请”,实则是“劫掠”。
  幽州乃是大汉边州,而上谷郡、广阳郡、渔阳郡亦皆为大汉之边郡。
  这些郡国,在刘虞任幽州刺史之前,皆文教不兴。
  是以,柯比能之父劫掠而回之“先生”,其水平不见得有多高。
  而从柯比能的年龄来判断……
  彼时应是中平4年(西历187年),张纯、张举作乱冀州中山国,鲜卑人随乌桓大人丘力居1起,大举侵入大汉边境之时。
  彼时的幽州刺史,应是丹阳郡人氏陶谦。
  赵旻此刻思及此事,心中不由悲叹:
  彼时之大汉,便已如风中残烛、百丈破楼1般,奄奄1息、摇摇欲坠。
  这时,柯比能打断了赵旻的哀叹。
  “其后,俺便随先生读书识字,自此方明诸多道理……
  待俺及冠之后不久,袁绍便广发檄文、讨伐国贼曹操。
  其后1年不到,卫将军大人便在官渡同时大胜袁、曹。
  彼时,俺深受卫将军大人触动,立誓要如大人1般,率俺鲜卑人,重现昔年檀石槐大人之荣光!”
  柯比能的志向,确实颇为高远。
  因为,在檀石槐率领鲜卑人走向辉煌的那个时代,鲜卑人甚至曾将南匈奴人,从其之故地赶到凉州、并州1带。
  檀石槐率领鲜卑人的最鼎盛时期,鲜卑人的地盘,曾西至乌孙国(后世霍尔果斯1带),东抵沃沮国。
  沃沮国位于神州大6最东侧,为挹娄(音同义楼)人,也就是隋唐时期靺鞨人先祖聚居之国。
  沃沮国,位于肃慎人(与挹娄人相近的女真人祖先,黑龙江博物馆中有此详细介绍)的领地东南,被后世讹称为倭国。
  此非重点,重点是:
  在鲜卑人鼎盛时期,其国土自东向西,相当于从神州大6最东侧的海参崴,到华夏后世最西侧的霍尔果斯,同样有1万多里。
  柯比能的梦想究竟有多大,至此,诸君想必已有直观认知。
  由是故,赵旻对小迷弟柯比能的梦想,给予了高度认可。
  “柯君胸有锦绣、志存高远!可赞可叹也!”
  柯比能向赵旻微微1笑,抱拳道。
  “卫将军大人谬赞也!大人学究天人、文韬武略,文胜似前汉司马相如,武不逊于汉初之淮阴侯。俺慕大人久矣!
  而今,俺可于大人麾下效力,委实喜不自胜焉!从此以后,俺愿为大人鞍前马后、出生入死!”
  毫无疑问,柯比能确实是赵旻的小迷弟。
  赵旻却不想再听,柯比能继续拍马屁。
  其人正色道:“柯君既存如此志向,便应继续为之而努力。柯君以为,而今鲜卑人之出路何在?”
  柯比能不假思索道:“回大人,俺以为,鲜卑人当归属于大汉,与汉人1同努力,共创大汉繁华、太平盛世!”
  轲比能如此回答,使赵旻颇为满意。
  与这时代的大汉土著们想法截然不同,赵旻从来都没有将胡人当做外人。
  或许是因为其人前世跟随大领导日久之故,其人始终认为:
  5十6个民族5十6朵花,5十6个民族是1家。
  更何况,熟读历史的赵旻清楚,神州大地的5十6个民族,实则都是华夏炎黄子孙。
  于是乎,赵旻颔首而笑。
  “柯君所言极是!无论鲜卑人、南匈奴人,亦或乌桓人、羌人,实则皆为我大汉之子民焉!
  此既为我大汉之子民,则我必善待之,使诸部胡人皆如汉人1般,丰衣足食、安居乐业,同创太平繁华之盛世!”
  柯比能闻言,开怀大笑起来。
  正所谓耳闻不如目睹,其人曾亲眼看到,赵旻为使南匈奴人、鲜卑人安然越冬,花费了何等苦心。
  其人正待开口,却见其偶像卫将军大人,已经翻身下马……
  毋庸置疑,赵府已然到了。
  骑着1匹普通大宛马的柯比能,随着赵旻下马,并将手中马缰,递于赵府仆客。
  2人1前1后,通过矮阙,走进赵府那大红灯笼高高挂的朱色大门。
  此时此刻,赵府之中,同样欢声笑语、烟花爆竹之声不绝。
  偌大的前院之中,赵府1众女眷、男女稚童们,正大呼小叫地放着鞭炮、烟花。
  赵震笼着手昂然而立,笑眯眯地看着自己1众晚辈儿嬉闹。
  见赵旻领着1名胡人进来……
  柯比能虽着大汉朝服,但汉人1眼便能看出,其人实则是胡人。
  曹植、孙绍2人见状先是1怔,忙不迭上前,向赵旻行礼请安,然后便复又与赵家1众弟弟、妹妹玩闹起来。
  曹彰则在向赵旻行礼之后,复又向柯比能行礼,之后便自发站到继父赵旻身后。
  曹彰确实长大了。
  至于赵旻的1众妻妾……
  因有客人在场,众女子们向自家夫君盈盈1礼后,便欲返回后院……
  赵旻及时劝阻了自己的1众妻妾……
  开什么玩笑,柯比能是胡人,人家岂会在乎汉人这些礼节?
  当年的汉人吕布,还曾堂而皇之地向刘备介绍自己妻妾呢!
  “诸位夫人请自便,我自带柯君去书房用茶。”
  赵旻话虽如此说,却是带着柯比能走到从父赵震身前,向其人深施1礼。
  “孩儿参见大人!”
  柯比能则干脆拜倒在地。。
  “小人上谷郡鲜卑人柯比能,拜见大人!”
  赵震微微颔首。
  “阿旻不必多礼,阿柯亦不必多礼!你根骨原本不凡,可惜!可惜!”
  赵震与赵旻不同,其人心中颇为仇视鲜卑人……
  熹平6年(西历177年),彼时的鲜卑大人檀石槐,于弹汗山下大败汉军、耀武扬威之时,赵震只恨自己未能及时投军。
  遑论中平4年(187)张纯之乱时,鲜卑人还曾随乌桓大人丘力居,入侵过大汉边境。
  但无论如何,柯比能终归是自家大侄儿带回来的客人,赵震不便为难其人,却可以恶心恶心其人。
  而且,赵震说得也没错。
  柯比能的天赋本来不俗,只可惜被武学庸才耽误了。
  赵震恶心完柯比能之后,还不忘数落数落自己那“连废物都不如”的大侄儿……
  至于赵震口中所谓“废物”,指的是颜良、赵云2人。
  此2人被赵震当面数落为“废物”时……
  其心情,想必与赵旻被赵震数落为“连废物都不如”如出1辙。
  此刻,赵震便在继续数落赵旻。
  “阿旻,阿彰便险些为你所误焉!哼!”
  苟哥自知理亏……
  【作者题外话】:接着上1章继续为您说。
  其实“上承主指”与“下接阉竖”的含义相同,因为阉竖黄皓,本就是刘禅的代言人。
  侧面可以看出,在姜维北伐初期,刘禅是持支持态度的。
  这与蜀汉统治阶层的出身有关。
  蜀汉政权的统治集团,来自刘备的元从集团与荆州士人及其后裔,因此对益州豪强,1贯持打压态度。
  陈祗是豫州汝南人,姜维是凉州天水人。
  作为流寓士人,他们存在相似的价值观,即保障流寓人士的利益,压制益州的土著力量。
  (陈)祗字奉宗,汝南人。--《蜀书董允传-附传》
  姜维字伯约,天水冀人也。--《蜀书姜维传》
  益州大儒谯周(巴西人)在延熙2十年(257)撰写的《仇国论》,矛头直指“北伐派”。谯周的态度代表着相当1部分益州士人的观点,可以视作1次文化层面的试探与反扑。
  于时军旅数出,百姓彫瘁,(谯)周与尚书令陈祗论其利害,退而书之,谓之《仇国论》。--《蜀书谯周传》
  陈祗死后(258),姜维失去了朝中的合作伙伴。自此,没有人能在他与刘禅之间起到调和润滑的作用。
  (2)诸葛瞻
  诸葛瞻是诸葛亮之子,也是刘禅的女婿。
  诸葛亮“功德盖世”,国人“追思其美”,因此诸葛瞻在蜀汉享受了至高无上的政治待遇,也理所当然地被寄予厚望。
  下1章咱们继续说。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