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诸州天晴朗,幽冀奏华章1…

  身为唯物主义者兼实用主义者,赵旻对汉末的许多祭祀、礼仪,心中都颇不以为然。
  但入乡随俗,既来之则安之。
  谙熟古代文化的赵旻,倒也正在有模有样地扮演着自己的角色。
  1刻钟之后,步练师在庙祝的协助之下,完成了祈雨仪式……
  至于这雨何时下,又下到何处,便不得而知。
  庙祝向赵旻行礼后,便径直返回门房之中。
  此刻,龙王庙之外,被1众护卫围得水泄不通;
  龙王庙大门,也被赵旻的亲卫牢牢把守。
  趁此良机……
  赵旻向步练师深施1礼。
  “步贵人,请借1步说话。”
  背对着1众婢女、黄门的步练师,其人那沉鱼落雁的俏脸上,蓦然泛起两团红晕。
  “善!太子太傅请!”
  于是乎,2人走到龙王庙院角的1棵大榆树下的阴凉之中。
  这棵大榆树上,蝉鸣之声甚为聒噪,是以赵旻不虞旁人偷听。
  只见,赵旻紧紧蹙起眉头,压低声音问步练师。
  “乖宝儿为何要传我与皇后之闲话?”
  步练师本来泛起两团红晕的倾国美颜,瞬间变得煞白1片。
  “这……夫君已知此事?”
  赵旻叹了口气。
  “乖宝儿,实不相瞒,端午节后,我便已知此事。只是……你为何如此?”
  俏脸煞白的步练师,警惕地看了看4周,压低声音道。
  “夫君今晚子时来寻妾,届时妾定向夫君坦白1切!”
  赵旻颔首后,向步练师躬身行礼。
  “步贵人,请!”
  2人这1番交谈,不过短短数息而已。
  是以,无人生疑。
  因提前受到董昭、荀攸这两个老不羞,那极为隐晦的提醒之故……
  待走出龙王庙之后,赵旻仍然始终不与步练师视线相接。
  甚至于……待护送步练师进入步骘的“大鸿胪府”之后,赵旻也1反常态地并未入内。
  其人只是隔着府门,躬身目送步练师,进入庭院之中而已。
  如是般……
  这1路之上,赵旻丝毫未露出任何破绽。
  回到卫府之后,赵旻刚刚换下能将人捂死的朝服,换上刘氏冠、轻便透气的薄锦袍……
  其人便听到,门外赵贲的声音传来。
  “少君,大长秋求见!”
  赵旻不由得哀叹1声。
  “阿贲,天气炎热,请大长秋至书房用茶。”
  少顷……
  赵旻匆匆走进书房,并令赵贲守好门户。
  然后……
  赵旻方才嗔怪起了大长秋赵慎。
  “阿慎!前番你既已查知,此流言为步贵人之婢女所传,为何不先告知于我,而是先告知皇后?
  唉!此事涉及太子、皇子争位,以及宫中争宠,绝非小事!你为何竟如此糊涂!事到如今,如何是好?”
  没错。
  最初传出此流言之人,正是同处于长秋宫宫殿群中的……步练师之婢女。
  赵旻1猜,便猜到是如此。
  当然了,以赵慎行事之缜密、胆子之小,那婢女在被其人发觉的第1时间,便已1命呜呼……
  赵慎对外宣称,此婢女乃是畏罪自尽。
  但赵慎错就错在,其人竟然在第1时间,将此事告知了伏寿!
  赵慎此举,杀了赵旻1个措手不及。
  于是乎,后来才得知此事的赵旻,只好装傻充愣。
  万幸,赵慎在禀报伏寿之时,将此事推测为,步练师只是不忿自己失宠,故而迁怒于皇后伏寿。
  皇长子刘嗣已成为太子,皇次子刘熙,则只能是皇子。
  成年后,其人也最多不过1郡国之藩王耳。
  步练师因此而心怀怨怼,实属正常。
  更何况,没有证据证明,那婢女散播谣言,是出于步练师授意。
  遑论此事发生之后,步练师第1时间,便跑到长秋宫正殿,亲自向伏寿负荆请罪。
  由是故,伏寿虽然雷霆震怒,倒也不至于为此而深恨步练师……
  伏寿本来心里就有鬼嘛。
  综上所述,此番步练师居然还令赵旻护送其人,方才使伏寿难免怀疑:
  步练师究竟与赵旻是何关系?
  此时此地,在听到赵旻的斥责之后,本就早已后悔的赵慎,更加自责不已。
  其人拜倒在地,连连向赵旻顿首行礼。
  “太子太傅,太子太傅,此皆仆1时糊涂耳!请太子太傅息怒!仆亦不知此事应如何收场,还望太子太傅教仆!”
  赵慎若在第1时间,将此事告知赵旻,那么……
  赵旻有无数种办法,能够将此事的影响,消除到最小。
  比如说:赵旻完全可以指认此婢女,为昔年曾刺杀自己的高干故亲,其人此番造谣只是针对赵旻……
  又比如说:赵旻还可以指认,此婢女为郭嘉昔年之情人,因郭嘉之死对赵旻怀恨在心……
  总之,只要赵旻1口咬定,此事实则是针对自己,皇后只是受池鱼之殃,那么1切都不是问题。
  但事到如今……
  此事已经使伏寿、步练师2女心生芥蒂,再想挽回,已殊为不易。
  赵旻此刻,大感头疼。
  应对宫斗之事,赵旻前世确实颇有经验。
  但新社会高层的宫斗,与封建时代的宫斗,那能是1回事儿吗?
  赵旻无奈之下,只好1把拽起赵慎。
  “阿慎,你且随我入宫见皇后。”
  1刻钟后……
  长秋宫正殿之上,赵旻向伏寿拜倒、顿首行礼。
  “启禀皇后,臣已护送步贵人安然回府省亲。”
  伏寿神色清冷,只是淡淡“嗯”了1声。
  然后……
  正殿之上,1时间惟有殿角漏刻“嘀嗒”、“嘀嗒”的滴水之声。
  赵旻保持着拜倒顿首的姿势,心情渐渐平静下来;
  侍立于伏寿身后的赵慎,则心乱如麻、冷汗涔涔而下。
  良久……
  伏寿缓缓开口。
  “太子太傅,步贵人之婢女,胆敢如此诋毁我与卿之名节,此是否出自于步贵人之授意?”
  显而易见,这是1道送命题。
  无论赵旻如何回答,其结局都将是……
  事到如今,赵旻只好暂时绕过这道送命题。
  于是苟哥仍然保持顿首姿势道。
  “启禀皇后,对于此事,臣毫不知情。不知此婢女被擒之时,是否留有供词?”
  赵慎闻言,1阵无语。
  其人心道:
  是否有供词,太子太傅岂能不知?以仆之行事,休要说并无此物,便是有供词,仆又焉可将其留下?
  伏寿幽幽1叹。
  “可恨那贱人自知犯下大错,听闻阿慎率虎贲前来,便已畏罪自尽也!
  是以,此事并无那贱人之口供。哼哼!死无对证,此手段何其歹毒焉!”
  赵旻1听,便知此事尚有转机。
  而且,此事转圜之余地甚大。
  于是乎,赵旻并未再继续追问证据之事,而是转换了1个角度。
  “若如此,请皇后明鉴,最初听闻此流言者,乃是何人?
  次者,请皇后回忆1番:此事在宫城之内,可曾广为传播?
  再次,请皇后明察,此婢女入宫前身份为何?其人户籍何在?故里亲族是否因此而受益?
  皇后若查明此3事,则此事之幕后元凶,自当浮出水面。”
  赵旻相信:步练师1定会嫉妒伏寿。
  因为这是人之常情。
  但赵旻丝毫不信,步练师会诋毁自己。
  因为,赵旻与步练师的亲生儿子刘熙,将来还要仰仗赵旻,挑选出1块上佳的封地去就藩。
  赵旻这个当爹的,自然也不可能,亏待自己的亲生骨肉。
  而且,赵旻权势越稳固,步练师家中的富贵,便同样愈发稳固。
  1言蔽之,赵旻、步练师利益高度1致。
  2者可谓1损俱损,1荣俱荣。
  综上所述,此事存在诸多疑点。
  但赵旻坚信1点:此流言,确实是由步练师宫中之婢女所放出。
  【作者题外话】:接着上1章继续为您说。
  “羽之骄矜”、与“关羽之死”(尤其是牵涉到“刘备不救”),至少在诸葛亮秉政时期(223-234),是季汉不能触碰的禁区。
  关羽谥号颇怪,可推敲之处甚多。
  关羽身死的可疑之处,还可以从关羽的谥号略窥12。
  羽终先主1朝,竟然无谥。关羽得谥,不仅在刘备之后,甚至在诸葛亮、蒋琬、费祎、夏侯霸、陈袛之后。
  后主时,诸葛亮功德盖世,蒋琬、费祎荷国之重,亦见谥;陈祗宠待,特加殊奖,夏侯霸远来归国,故复得谥;於是关羽、张飞、马超、庞统、黄忠及云乃追谥。--《蜀书6赵云传》
  以关羽在季汉的地位和与刘备情同手足的交情,无谥颇可怪;但联系到张飞在刘备1朝亦无谥,似也可解释得通。
  注:先主时唯法正见谥。
  可怪者,在于关羽的谥号:壮缪。
  追谥羽曰壮缪侯。--《蜀书6关羽传》
  壮即庄。
  下1章咱们继续说。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