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 请君速入瓮,天下攻江东9

  赵旻索性宣布,下午卫府休沐半日。
  并且,赵旻邀请了皇后伏寿、太子刘嗣,酉时4刻至卫府赴宴……
  不知从何时起,皇后伏寿也可以随随便便出宫了。
  但谁让刘协整日纸醉金迷、赵旻如今又权势滔天呢。
  更何况,伏寿还有个智商逆天的皇太子撑腰。
  是日,卫府大4欢庆不提。
  十天之后,当华歆、曹洪2人,先后率领冀州、幽州士人们返还各自治所之后……
  冀州刺史部治所邺城(即后世邯郸地区临漳县)、幽州刺史部治所蓟城(即后世首都房山区)这2城,便开始了激烈的争吵、讨论。
  而且,争吵为主,讨论为辅。
  要注意:冀州、幽州的工坊,目前仅邺城、蓟城这两地要兴建。
  然而……
  冀州、幽州的名门望族,却不仅仅局限于邺城、蓟城!
  冀州可不仅有1个魏郡,余者如赵国、清河郡、安平国、钜鹿郡、常山国都是大郡国!
  幽州情况更特殊。
  涿郡、渔阳郡都是大郡,蓟城所在的广阳郡,反而是小郡!
  那么问题来了:
  凭什么只在这两地兴建工坊?
  就因为这两城是2州的刺史部治所吗?
  这2州士人们,主要就是为此而争吵。
  争吵的战场,只有两处:
  1处是冀州刺史部衙署;另1处则是幽州刺史部衙署。
  当然了,颖川士人们,可不是过来听这些河北士人们争吵不休的。
  而且,他们也确实因兴建工坊,而登上了此前,他们所难以想象的高峰。
  更何况,颖川士人们此番前来,实则是受赵旻之托,促成河北士人们,成功兴建工坊。
  由是故,每当河北士人们争吵激烈之时,颖川士人们,总是能够及时将话题拽回来。
  如是般,河北士人们在持续激烈争吵、讨论半个月之后,到冬月十5这1日,终于初步达成1致。
  这些颖川士人们,当然不可能白跑1趟。
  为了使河北士人们更加放心;也为了自己的生意能够顺利渗透进河北这2州;更是为了扩展供应链……
  这些颖川士人们,也都在河北冀、幽2州的工坊中,参了股。
  促成此事之后,骤然离家已长达1月之久的颖川士人们,终于可以各自随着华歆、曹洪,返回许都。
  尽管在这1个月之中,华歆、曹洪2人,实际是将这些颖川士人们,当成各自的活祖宗1般供着。
  如今,终于大功告成,华歆、曹洪2人,更是将这些颖川士人们,当成宝贝1般哄着,共同踏上回京之途。
  就在河北士人们,在冀州邺城、幽州蓟城争论不休之时,赵旻抽空结了个婚……
  他与甄宓的婚事,终于尘埃落定。
  而且,出于避免近亲结婚可能导致遗传病的考量,赵旻这个苟哥,在婚礼当晚洞房的吉时……
  狠狠折腾了甄宓将近1个半时辰(3个小时)。
  赵旻对此也深感无奈。
  其人委实担心,自己与甄宓的孩子,1生下来就有遗传病,甚至是畸形儿。
  结果……
  显而易见,甄宓第2出门,连下床都困难。
  赵府男女老少……当然,除了那几个不懂事儿的孩子们,看赵旻的眼光,都颇为诡异。
  赵大娘更是将赵旻这个禽兽叫到书房,对赵旻语重心长地教诲了1番。
  甄宓既已嫁给赵旻做妾,那么其人宫中女史之职,必然是做不成了……
  伏寿对赵旻恨得牙痒痒。
  但伏寿信不过旁人,只好将自己今年即将十9岁的胞妹、樊夫人的次女伏筠,带进宫中接替甄宓。
  伏筠姿色稍逊于其胞姊伏寿,又与虎贲中郎将赵甲定了亲,所以伏寿对伏筠颇为放心。
  最起码,伏寿不用担心3个问题:
  1是赵旻不可能对小姨子伏筠下手;
  2是刘协不敢对小姨子伏筠下手;
  2是即便伏筠嫁给赵甲,婚后,伏筠也依然可以继续在宫中做女史。
  因为其夫君赵甲,同样在宫中任职。
  两口子在职场,比在家中见面的机会更多。
  但话说回来……
  赵旻与甄宓成亲的第3天,伏寿便将赵旻唤入了宫中、并狠狠教训了赵旻1通。
  万幸的是,这1次,伏寿并未又1次关赵旻的禁闭。
  这还是赵旻及时搬出来赵大娘这个幕后主谋之故,否则赵旻的下场……
  将不堪设想。
  伏寿心中清楚:
  甄宓是赵大娘的亲外甥女,其人如今父母先后离世,已经孤苦无依。
  赵大娘实则是担心甄宓嫁给外人会受欺负,这才如此安置其人。
  若非如此……
  伏寿又岂能如此轻易,便放过赵旻这个死渣男?
  无论如何,在被伏寿狠狠教训1通之后,赵旻这个死渣男,总算是渡过了1劫。
  就在赵旻渡过1劫,而华歆、曹洪以及1众颖川士人们尚未返回许都之时……
  赵旻苦候许久之物,终于姗姗来迟。
  第4批5铢钱,终于运抵许都。
  这1批5铢钱,足足有3个小目标;
  此外,尚有7个小目标的5铢钱,已经在途,不日将运抵许都。
  由此可见,步骘在这将近两个月中,始终没有停止铸造5铢钱。
  这批5铢钱的到来,将赵旻连日来,被伏寿欺负、压迫到险些以泪洗面的愤懑,冲刷得1干2净。
  这批5铢钱的到来,也使许都城内城外,无数士人、百姓们欢欣雀跃不已。
  1时之间,许都城万人空巷,争先恐后地跑到兑换点,去兑换做工精致、用料考究、重量良心、价值合理的5铢钱。
  所以……
  3个小目标,也就是3个亿的5铢钱,看似极多,实则也仅仅兑换了5、6日,便被许都士人、百姓们哄抢1空。
  只是……
  这1次,赵旻终于学乖了。
  其人提前下令,令许都城内各大5铢钱兑换点的负责人,统计妥当许都士人、百姓们,对5铢钱的需求量。
  因为赵旻的这个做法,使得宫城、卫府、尚书台、司隶校尉府、许都令衙署等等,许都城内的各大衙门……
  避免了被愤怒的许都士人、百姓们围攻的厄运。
  然而,问题随之而来……
  赵旻在反复核对、汇总了1番许都各大兑换点,所统计的5铢钱兑换需求量之后,得出1个难以置信的数据:
  3十亿5铢钱!
  董昭索性直接向赵旻提议。
  “主公,既如此,则某等不如放开铸钱如何?”
  赵旻这个苟到习惯成自然的苟哥,这时方才意识到,由于自己过于谨慎,犯下了1个极为严重的错误:
  5铢钱、谷帛这两种货币,同时在市场上流通!
  其实,早在上个月望日(十月十5),那些河北幽、冀2州士人们哄抢5铢钱之时,赵旻便应下令,令步骘放开铸造5铢钱。
  与此同时,步骘亦应及时派遣铸币匠人赶赴凉州,协助在武威郡铸青铜的贾诩,于武威郡铸造5铢钱。
  如此1来,5铢钱便可尽快取代谷帛,成为大汉唯1法定货币。
  所幸亡羊补牢,犹未为晚。
  综上考虑,赵旻果断同意了董昭的建议。
  “公仁公所言极是!我这便令子山放开铸币。
  此外,公仁公以为,武威郡是否可新建铸币工坊?”
  许都周边,铜矿稀少,因此赵旻只能靠凉州、益州,以及扬州丹阳郡冶炼铜。
  以是故,赵旻对于在何处兴建铸币工坊之事,有些举棋不定。
  董昭这个老苟哥,看问题便要比赵旻这个小苟哥,通透得多。
  “主公,愚以为,朝廷应当在许都新增铸币工坊。
  1者,许都之运力,远超其余诸地,兼且可运至天下各地;
  2者,许都之位置,乃是天下之中心,距十3州之距离,皆较为平均;
  3者,许都乃首善之地,兼且戒备森严,铸币乃国之根本,万万不可轻忽;
  然则……”
  【作者题外话】:接着上1章继续为您说。
  尴尬的地理位置、决定了袁绍无法像曹操1般、从“挟天子”中获利。
  因此,与献帝本有旧怨的袁绍,对迎立天子之事,也就特别不热心了。
  皇帝是柄双刃剑
  磨刀恨不利,刀利伤人指。
  除上述的旧怨、地理位置问题外,迎立天子还存在“负面共性”,即导致军阀内部分裂。
  正如荆州使者韩嵩对刘表所言“若天子封我官位,我从此便是天子之臣,非君上(指刘表)之臣也”。
  将军(刘表)若欲归之(曹操),使嵩可也;如其犹豫,嵩至京师,天子假嵩1职,不获辞命,则成天子之臣,将军之故吏耳。--《后汉书刘表传》
  在汉末士人深受名教影响的大环境下,“天子名目”确实颇有几分号召力。以曹操为例,他虽然利用天子牟取了不少利益,却也出现了孔融、荀悦、荀彧等人“先后倒向汉室”的反例。
  献帝颇好文学,(荀)悦与少府孔融侍讲禁中,旦夕谈论。累迁秘书监、侍中。时,政移曹氏,天子恭己而已。悦志在献替(即匡正进谏),而谋无所用。--《后汉书荀淑传-附传》
  至于性质更加恶劣的董承之乱(199)、伏寿之乱(214)、吉本之乱(218)、孙狼之乱(219)、魏讽之乱(219)等等,无1例外与“挟天子”有关。
  下1章咱们继续说。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