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9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李向荣一个字不说,李大伯就越打越生气。
  这么打下去不得把人打个好歹呀?
  大伯娘和三哥实在看不下去了,三哥拉着大伯,大伯娘劝老四说实话。
  爹是亲爹能害他吗?让他实话实说。
  200斤粮食可不是小事儿。
  李向荣就是梗着脖子不吱声。
  这屋这么大的动静,自然是惊动了李奶奶。
  李奶奶进屋了,其他几个兄弟也都跟着进来了。
  李大伯沉着脸,让别人都不要管这件事。
  该回屋就回屋去。
  李大伯拿出了大家长的威严。
  平常的事家里都听李奶奶的,但她今天看儿子生了这么大的气,就知道事儿小不了。
  最近村子里经常开会,老太太的心里也不踏实。
  自己毕竟老了,好多事是看不明白了。
  老太太叹着气回自己屋了。
  那其他人怎么还敢站在这里?
  其他人也灰溜溜的走了。
  一开始就参与这件事的三哥没走。
  李大伯是越想越生气,抡起棍子来又想打。
  三哥死命拉着自己老爹。“爹,爹,你也是想让他说实话,也不是为了把他打死。
  你先坐会,让我劝劝他,行不?
  他还小,不知道这事有多严重!”
  自己的亲儿子能不心疼吗?还能真把他打死啊?
  李大伯气的坐在炕上抽烟。
  可是三哥劝了半天,老四还是一个字不说。
  李大伯真是要气死了,没发现自己这个儿子主意这么正。
  老大老二在外面听见屋里又动手了,不得不过来拉一拉。
  李大伯直接把他们撵出去了。
  你不是嘴硬吗?你不是有刚吗?
  你就给我跪着吧。
  你要是一个字不说,你就在这里跪死。
  今天晚饭都是去老大家做的饭。
  一家人去那屋吃的饭。
  家里人除了大伯娘和三哥,其他人都不知道老四到底惹了啥祸,让老爹这么生气。
  家里的气氛是前所未有的沉闷。
  三哥也是个活泛人,他不傻。
  老四和谁打练练的最近?
  一个是军子,一个是向南。
  军子就是个淘小子,啥本事没有。
  向南可不一样。
  他想到了那些青菜。
  可是她敢弄粮食吗?
  那是200斤粮食啊。
  听他爹的意思也许不是200斤。
  老四那天把远江抱走了。
  他和远江都是在向南那里吃的饭。
  远江回来的时候,小嘴巴子和手上都洗得干干净净了。
  可是他妈靠近了的时候那个香味儿还是能闻见的。
  咋问这孩子,这孩子就说吃了贴饼子和苞米糊糊。
  向南和向荣这俩孩子主意太正了,小小年纪就敢干这么大的事儿。
  这时还真的按照向南,她来了,爹的火气能收一收。
  再说了,要向南有个防范啊。
  这几百斤粮食爹怕的是啥,老三能猜得出来!
  他爹大概想破脑袋,也想不到向南身上吧?
  可是这次他可不敢去。
  李向松瞅了瞅他家那个三寸钉儿!
  好吃的也不能白吃啊,这时候该出力了。
  ……
  天都要晒黑了,李向南听到了拍门声。
  她又没有插屋门,再说了还谁有这么礼貌,至于进屋的时候先敲门呢。
  李向南推开门一看,居然是远江。
  “南姑姑!”远江的声音稚嫩,特别好听。
  李向南弯腰把孩子抱了起来。“你怎么这个时候过来了!”
  “爷爷生气,我害怕!”远江坐在炕沿上就把鞋蹬掉了。
  “你爷爷生气了?因为什么呀?谁让你过来的。”李向南问道。
  “爷爷生气,很厉害!
  爹让我躲躲!”远江居然在炕上扯过来了一个小被子。
  这是要躺下睡一觉?
  “你爷爷除了生气还有什么?和南姑姑说,姑姑给你糖!”李向南只能慢慢的问,着急不来。
  “四叔跪着了!”远江的小脸上确实是很害怕表情。
  四哥挨罚了,三哥让远江来送信?
  李向南都不用仔细琢磨,就猜个八九不离十。
  就怕是粮食的事情,事发了。
  小孩子她不在跟前,她没敢给糖吃。
  李向南给远江半块大饼干让他慢慢啃吧。
  粮食只要还在就不算个事儿。
  李向荣把他家的200斤卖出来了,加上自己买出来了200斤。
  李向南弄出了400斤粮食,有白面、豆子,最多的苞米,这些放在了养鸡那屋。
  李向南到现在卖掉了350斤粗粮。
  她也不清楚大伯到底知道不知道她是买了多少斤粮食。
  最西面那间房子原来是三哥住了。现在没人住,一点火也没有烧,屋里和外头差不多冷的。
  李向南觉得添上一麻袋就行,这些日子她总要吃的。
  李向南拿着麻袋,迅速的灌了一袋子雪,把它放在西屋,上面又摞了粮食袋子。
  如果进西屋看看,这差不多放了四五百斤粮食。
  只要不是每个袋子都检查,这两个屋子放的袋子,一看大约是放了近千斤粮食。
  李向南又回屋看了看李远江。
  李向南买的是那种制作工艺比较简单的大饼干,个头挺大的,半块都不小。
  这孩子手里就拿了一点,大部分摆在了炕沿上。
  李向南:“你不吃,你放在这干什么?”
  “四叔饿!”李远江慢慢的舔着手里那点饼干。
  看他对饼干的那个稀罕样,还想着他四叔呢。
  真是个好孩子。
  “你在家里待着,我去看看你四叔!”李向南说着就戴帽子……
  当李向南到大伯家的时候,他们家的气氛依然紧张。
  李向荣就那么跪在屋里,就说没事的话也没人信。
  李大伯当了这么多年的村长,那脑袋也不是笨的。
  向荣跟谁走的近,他自然是知道的。
  向南一来他就有点怀疑了。
  李大伯的脸色黑的不能再黑了。
  李向南:“大伯……”
  “向南,别跟我绕圈子!
  粮食的事情你知不知道?
  我怎么把你给忘了!
  咱家还有你这个天不怕地不怕的呢?”李大伯直接打断了李向南的话。
  对于李向南来说,今天的事情不算事儿。她还稳得住。
  李向南不慌不忙的坐在炕边。“大伯,你说的是啥事儿啊?”
  李大伯盯着李向南的眼睛,在她眼里看不到一点惊恐和慌乱。
  倒是自己家老四急的要命。“向南,我的事不用你管,赶紧回你家去!”
  既然李向南这么镇定,李大伯就当她不知道。
  他就把李向荣买了粮食的事说了,还有军子的粮食可能也是他家向荣买的。
  要是李向荣实在不说,他就亲自去军子家问。
  大伯这么说李向南就有数了。在大伯的心目中,他想知道李向荣和军子要的粮食去哪了?
  由李向南出面解释,是她吃的多,想多要粮食。
  至于钱的来源,是问李母要的。
  这事儿不能空口无凭。
  李大伯当即就跟着李向南去了她家,亲眼看见了,放在最东屋的大概五百来斤的粮食。
  李大伯就此相信了吗?其实他是怀疑的。
  李大伯从向南家走的时候看了李向南一眼,那意味不明的眼神,李向南就知道意味着什么了。
  要真就是向南想要粮食吃的话,老四至于咬死了不开口吗?
  到底因为什么李大伯不知道。
  说实话,他没把儿子的胳膊腿打折,但也绝对打得不轻了。
  老四愣是咬紧牙关,一个字不说。
  他有这个刚性,李大伯还是很高兴的。
  李向南一斤粮食也没往外倒腾他不信。
  老三和老四在秋天弄菜的事他知道。
  但向南有本事能凑上差不多够数的粮食,那就不多问了。
  到了向南家看到远江跑出来,那向南是怎么知道的,他就清楚了。
  事情解释清楚了,李向南扶着一瘸一拐的李向荣回他奶的屋子了。
  李向荣是跟老太太住的。
  李向南:“这回知道花儿为什么这么红了吗?
  粮食,轻易碰不得的!”
  “那我爹不也是信了吗?
  还几下打算什么?
  我扛得住!”疼的龇牙咧嘴的李向荣就是嘴硬。
  “我看你还挨打的轻了,估计脑袋被打残了!
  要是什么事儿也没有的话,你至于咬死了一个字不说吗?
  你以为你骨头硬了,宁死不屈是不是?
  这是不是你最大的破绽?
  这回脑袋是你自己的了吧,你好好想想!”李向南恨铁不成钢的数落着。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