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养老粮食

  “姥爷,我不怪姥姥。
  我想姥姥一定是在心里觉得李向南很优秀,所以才有这种想法的!
  可是她,毕竟年龄还小!”周博辰已经和他姥姥解释过了,那天他是在隔壁屋子睡的,并不是和李向南共处一屋。
  但是姥姥依然不放弃。
  “这小不小的,得分啥时候说!
  我十六的时候就娶媳妇了!”孙老说。
  老孙觉得老魏的做法有点欠妥,但是看到周博辰本人的时候,又觉得那丫头要是错过这个小伙子可惜了。
  “她文化水平是低点。
  说不定以后村里能管的松了。
  要是有机会的话我教她!
  教出来个大儒,我是没那本事!
  但要诗词歌赋的,小辰你知道的,姥姥还行!”魏姥姥说道。
  他们不知道李向南自学高中课程的事情。
  “我书、画能拿得出手呀……”孙老说道。
  周博辰:这还让不让人愉快的喘气了?
  他真后悔来了。
  昨天晚上四个人中三个人轮流劝他。
  就姥爷一个没劝,但是他那个杠杆往哪里倾斜也是不言而喻的。
  周博辰烦躁的抓抓头。
  黄老:“你就是嫌她年纪小啊?
  过两年她不就长大了吗?
  你这精神小伙在外头挺招人吧!
  你把自己看好了,过两年来找她,我不信她不愿意!”
  “黄老说的对,过两年再说!
  还说不定没等过两年她就嫁人生子了呢!
  那都是人家的自由,谁也阻挡不了吧!”周博辰说道。
  “跟她说说你的心意啊!”魏姥姥说。
  周博辰都愁死了,让他和一个十五岁的丫头谈恋爱。
  别说他没谈过恋爱,就是谈过恋爱,他也张不开口。
  而且他观察了李向南是沉稳有主意的,而且她做事也不让人讨厌。
  如果她今年十八九了,自己真愿意和她建立起革命的友谊。
  可是,就看着她再沉稳,再鬼精鬼精的,她也才十五。
  这都是什么事儿啊?
  老黄:“那丫头就是在农村,这一点配不上你!
  但是谁上数几代不是泥腿子!
  其实这也不打紧。
  我现在是不行了,我也不想拖累以前那些老弟兄,和他们都断交了。
  但是要找个把人帮帮那丫头也是行的!”
  “黄老,我不是那样的人!”周博辰的爷爷家当年真是穷的没有片瓦,受爷爷的熏陶,他也没有那样的想法。
  魏姥姥:“哎呦,我觉得你这小子是看人家年纪小,不好意思。
  要不姥姥帮你把这层窗户纸捅破了!
  要是那丫头愿意的话,你们就相处相处呗!”
  “姥姥!”周博辰真是待不住了。
  周博辰想走,可是这几个人围着他,他也走不了。
  最后答应,他姥姥把这层窗户纸捅破,如若李向南愿意和他通信,周博辰就愿意一直和她保持联系。
  周博辰答应了这件事他才脱身了。
  这件事情闹得周博辰总觉得心里有个事儿放不下。
  以至于第二天看见李向南的时候,他无比的尴尬。
  李向南都有点懵了,这人是怎么了?
  怕她?
  李向南就是这种感觉。
  李向南算是帮了姐姐,又救了一个孩子,她的心情一直也不错。
  对于不重要的人,她还真不理会。
  心里稍稍有疑惑就过去了。
  周博辰走了她也不在意。
  到了猫冬的时候了,村里还是三五天的开一次大会。
  开会的多少全取决于公社来人的次数。
  只要没有何组长那样的变态,一切过得还算顺利。
  村里也快要到了分粮的时候了。
  顾父是分了家的,他每年要给顾老头养老的口粮,还有每年给5块钱。
  原来是每年一百斤粮食,村里大多也就这样吧。
  一般情况下要看儿子的多少,还有老头老太太能不能干的动活。
  顾父给的养老粮食算是随大溜。
  他在快要分粮食的时候顾老头说要三百斤,钱要涨到十块。
  顾父听了这话也生气,他说给不起。
  老子占着这个名头,儿女和他们吵架往往就不容易占到理。
  李母也气的够呛。
  李向北肯定要把这事立刻告诉姐姐。
  李母看见女儿走在前头,儿子跟着她进了院子。她就知道这孩子,告诉他姐姐了。
  李母觉得愧疚,没有脸面。自己这么一把岁数了,总让女儿跟着她操心。
  李向南笑了笑,这都不算是事儿啊……
  顾翠华回来过一回。
  她说起来在婆家过的不容易,因为她没口粮。
  这是看到家里粮食充裕了?
  想拿着顾家的粮食给她丢的面子长长脸面?
  陈彩霞让她妈打听供销社周副主任家的事儿。
  陈妈妈当时就说这事还用打听?
  周平家条件在公社里都算好的,然后找了个农村媳妇。
  关注的人是有的,他家的八卦传的可快了。
  他家的事儿在公社里早就传开了,不说认识周副主任的人都知道这事也差不多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