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2是真的不会

  472是真的不会
  让周爽吃瘪一下,邓宏宇的心里舒服了一点儿。
  可是他走出魏姥姥家的大门又愁上了。
  嫂子,那里怎么办啊?
  京都师范大学那么大,他要是一点情况不知道的话,去学校里找一个人,恐怕一下子也找不到。
  头疼啊,头疼……
  309寝室的人,只要是凑在了一起。比如一起去食堂,一起回来的路上,或者是准备学习前,也或者是熄灯前的5分钟,大家都要八卦几句的。
  卢芳芳今天要学英语。
  因为她的发音被质疑了。
  所以今天让李向南特意给她校正发音。
  老规矩,只要有要求学英语的,全寝室都参加。
  学习前必备的要聊几分钟八卦。
  今天魏姥姥给她拿的零食里又有虾仁。
  这虾仁有淡淡的虾味儿,慢慢的咀嚼很好吃。
  李向南一人给抓了一小把。
  吃着虾仁聊八卦,大家都很惬意。
  魏海燕:“我跟你们说啊,今天唐翠芬高兴的简直是像出狱了一样。”
  开学这么长时间了,谁努力谁不努力的,大家都能看得见。
  卢芳芳:“刚开学的时候我还没发现,我现在越来越佩服韩静了。
  现在她连下课时间都舍不得浪费了!
  唐翠芬时时刻刻陪着她。
  确实得到允许去放风了,挺不容易的!”
  “这样多好啊!
  刻苦的学习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呀!
  首先祝贺李向南同学,韩静没有时间看着你鼻子不是鼻子眼不是眼的了!”夏明丽说道。
  “那天有一道题,唐翠芬反复的给韩静讲,她都学不会,给唐翠芬愁的都要哭了。
  我从她跟前走,她非拉着我给韩静讲一讲……”钟淑琴停顿了一下。“其实并不难,很简单的一道题。
  韩静是真的不会。
  就她这逻辑思维,当时报专业的时候怎么想的呢?
  也不知道当时她数学考了多少分!”
  “数学分数要是太低了的话,咱们这个专业是不录取的吧?”李向南说道。
  “就她这脑袋,也不知道是怎么考上的大学!”魏海燕感叹。“你们不知道啊,韩静现在和开学的时候可不一样了。
  在寝室里总给大家买东西,态度也好了!
  经常拿着题,不是问这个人就是问那个人!”
  卢芳芳不解的问:“不是总问唐翠芬吗?”
  魏海燕失笑的摇头。“刚开始唐翠芬给她讲题,她不会,她还以为是唐翠芬的方法有问题。
  她就换个人请教……
  她换了几个人都那样!
  她非要给人家东西,其实寝室的同学们是实在推不开才要的。
  你们知道吗?现在她们寝室的同学可是连韩静的一个瓜子都不想要。
  吃了人家的嘴短。人家请教问题的时候,你教不教人家?
  我告诉你们,谁给韩静讲题谁崩溃!”
  大家估计都和魏海燕一样,有些感叹韩静是怎么考上大学的!
  李向南却觉得,韩静这个大学考的恐怕有水分。
  卢芳芳咀嚼着虾仁。“哈哈哈!
  要你那么说,我现在吃的要是韩静给的虾仁,我岂不是要瑟瑟发抖了?”
  “请不要侮辱这么优质的虾仁好吗?
  我舅家靠海,他年年给我家邮海货,我也去过他家。
  就这种虾仁可是最好的!”夏明丽说道。
  “你家还有在海边的亲戚啊?”李向南问。
  李向南今天看见黑市里卖的各处特产,她就有了一个想法。
  现在的东西多数都是纯净无污染的,味道格外好吃。
  所以她屯了那么多蔬菜、鸡蛋、野菜、干货等等。
  可惜没有南方的特产。
  但是她这些可爱的同学来自祖国的四面八方啊!
  正好李向南也希望她们能挣点外快,改善改善生活。
  她们生活标准提高了,自己也可以随意享用美食不用顾及了。
  “要不打住吧?
  咱们开始学习!”钟淑琴征求大家的意见。
  往往有人提醒之后,大家就开始翻书本。然后一起凑在下铺学习。
  李向南:“不不不!学习先等一会儿。
  今天我想起个事儿了,本来我想过几。
  明丽说起她家的亲戚,我就想现在说。”
  她们309寝真的是特别和谐。
  需要说什么大家都能认真的倾听。
  卢芳芳眼睛亮晶晶的:“这是向南姐第一次聊八卦吧?”
  李向南:“嘁!谁说我是聊八卦呀!
  我是说正事儿!
  过来咱们凑在一起说。”
  李向南看看双双,这孩子因为无聊,自己躺着都睡着了。
  李向南压低的声音:“你们也知道,我在京都有认识的人,他们都是很可靠的人,而且他们都是高工资的,家庭条件都很不错的。
  越是这样的家庭,有的时候不缺钱,缺的是东西。
  咱们家乡都有特产吧。
  我家哪那里谁家不采点蘑菇,家家都有的。
  可是我今天看见我们家那儿的很常见的干蘑菇,卖了好几块钱一斤。
  咱们暑假过后开学的时候,大家都可以带点优质的特产过来。
  明丽姐,你家亲戚在海边,肯定有不少优质的海货吧!
  只要东西好,我能想办法帮你……
  比如,暑假返校的时候,你带来的东西是一块钱一斤从渔民手里换来的,我能想办法一块五一斤,匀给别人。
  放心,对方绝对是可靠的人!”
  大家突然都安静了。
  如果一斤的差价真是5毛钱,那10斤就是5块。
  一个人带个三五十斤的东西没问题。
  “你们怎么都不说话,觉得不行吗?”李向南问。
  钟淑琴是最渴望钱的。
  她每顿饭都只吃七分饱,就为了省点口粮给女儿。
  钟淑琴试探着我:“向南!其实我是最需要的!双双越来越大了,吃的粮食就越来越多。
  你都能要什么特产啊?”
  李向南:“谁的家乡没特产啊?
  你们豫省的大枣、茶叶,好像都非常好吧?”
  尤其这时候的茶叶,可比后来用农药喷出来的好上百倍。
  钟淑琴心里火热火热的。“我有力气,就是背来100斤都行!”
  “那可不行!”卢芳芳立刻阻止了。“背个三五十斤就是被人查住了,就说是送同学的。
  谁也不能把你怎么着!
  这要是100斤,可就惹祸了!”
  大家听得有点心酸。
  钟淑琴是想越多越好。
  她的困难大家都看得见,所以经常都给双双吃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