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7感激她

  547感激她
  547感激她
  周博辰一边挖着一边感叹:
  他媳妇儿也不知道是多有福气的人。
  那两颗看着年份就不少了,这个人参绝对比那两颗珍贵的多。
  有的人一辈子都碰不上这样的一棵人参……
  这三颗人参李向南全用湿苔藓包上,准备让周博辰走的时候带走一棵送给魏姥姥。
  让她养身体的。
  剩下的两棵,李向南准备把它晒干保存。
  这人参年份长很珍贵,这是花钱也不一定能买到的好东西。
  周博辰也没有跟李向南客气。
  姥姥的身体确实需要保养。
  周博辰和李向南两个人回到村子的时候,天已经黑了。
  一人背了一个背篓,就往家里走也没有人注意。
  背篓里有一个野猪头,一套野猪下水,十多斤野猪肉。还有野兔野鸡,以及一些山货。
  李母看他们背来这么多东西,吓了一跳。
  “你们不是去卖鸡蛋了吗?这怎么弄回来这么多肉?”
  李向南:“正好赶上有人卖的,我就买了一些。
  正好明天咱们可以做来吃。”
  李母没有说什么。
  女婿上门是要好好招待的,女儿花钱买肉,她也没觉得心疼。
  先去给他们两个做了饭,她就去收拾猪头和下水。
  就是天色晚了,李向南也想要当晚交账。
  所以她就直接去找李大伯和沈会计了。
  沈会计算完账后有些微微的发愣,一分钱也不差。
  当时特意预备了十只母鸡让李向南有需要的时候送给人家的。
  可是现在算的钱数,还有李向南拿出来的钱数。
  人家一只母鸡也没送人,而且价格比供销社收购了母鸡的价格还贵,卖了的钱全拿回来了。
  李大伯和沈会计看着这个钱数全沉默了。
  最后李大伯拍了拍周博辰的肩膀。“你们这些孩子啊!
  我代表乡亲,谢谢你们了……”
  李母听说周博辰还能住一天了,她恨不得把所有的好吃的都给周博辰做了。
  它家的母亲要感谢李向南拿回野鸡来了。
  要不然一只活的都剩不下。
  李母找大嫂和二嫂贪黑把野鸡野兔,猪头和下水收拾出来,然后用调料腌上,明天要烤鸡,烤兔子。
  到时候给周博辰捎走。
  周博辰亲眼看见李向南翻动野鸡的时候,就把野鸡换出来了。
  要是做烤鸡的话,野鸡肉太柴了,吃起来没有家养的鸡好吃。
  这是李向南以前处理好的……
  第二天周博辰就看着李向南一样一样的帮他准备东西。
  他跟在身后帮着打下手。
  鸡和兔子在烤炉里烤的喷香。
  李向南把干蘑菇,木耳,往周博辰的背包里装。
  李母看着特别欣慰。
  女儿终于知道惦记周博辰了……
  ……
  送走了周博辰,李向南并没有感到失落。
  她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呢。
  李向南赶着村里的马车出村了。
  现在她用马车村里人谁都不会问她干什么去了。
  原来在村里人的眼里,李向南就是他们不能招惹的。
  后来大家都知道她是有能耐的。
  不只是他们村子,就是整个公社里,要是说百安村的村长家,谁不知道他家四个儿子都出息了。
  而这四个儿子全都是借他们堂妹的光。
  尤其是村里人,那是真的羡慕。
  现在村里人是真真切切的更感受到了李向南是能人,因为他们都借光了。
  李向南把鸡蛋和母鸡全都变成钱了。
  人家还没要一分钱的好处。
  要不然今年村里是什么样可就不知道了。
  有多少人指着冬天算工分的钱,娶媳妇嫁姑娘呢!
  要是鸡蛋卖不出去,可就没指望了。
  大家可感激她了!
  李向南用马车,看见的人都说村里该给她把老德叔派去帮着赶马车。
  李向南可不用老德叔帮忙, 她是为了到县里的时候用马车遮掩一下。
  要不然东西她是怎么运去的呀?
  以前和人家长期合作的时候,真没这么麻烦。
  她去找在县里的老合作伙伴钟叔。
  她打算卖两头大野猪。
  再从钟叔那里买点全国布票,工业券。
  商品全靠供应的情况还要持续几年。
  李母他们到京都后,可是什么票都没有。
  所以,李向南要屯一些。
  至于其他供应票李向南还有不少。
  她手里还有当初弄到的军装。
  她已经陆陆续续出手一些了,这回准备留下几套,剩下的也都出手了。
  另外,钟叔哪里有稀罕东西的话,李向南就买点。
  钟叔半年没见李向南了,看见她很高兴。
  听说李向南弄了两头野猪,钟叔乐的合不拢嘴。
  钟叔等着李向南赶着马车把野猪拉来,他可高兴坏了。
  马车走的缓慢,感觉车上的东西很重的。
  掀看麻袋片一看。
  呵!
  这是两头成年野猪啊。
  看样子刚被杀了没多久,很新鲜。
  李向南要的票,他拍胸脯保证,肯定给她弄到。
  两头放过血的野猪过了一下秤,五百六十八斤。
  钟叔一点也没敢压价,七毛五一斤。
  毕竟这野猪不能算净猪,内脏还没掏出来呢。
  李向南和钟叔约定,她来拿票的时候还给他弄两头野猪。
  李向南回去的时候,拿出一些大骨头,还有猪肉,鸡和兔子。
  到家的时候给大伯家,李向南送去了几根大骨头和半斤肉。
  她骨头有很多,但不宜送的太多。
  同时李向南也表达了自己的意思是让大伯娘帮劝劝她娘,让她同意去京都。
  大伯娘拍了李向南一巴掌,轻的浮灰都拍不掉。“你这孩子,想让大娘干啥你就直说呗,还用拿东西!
  赶紧把这些东西捎回去!”
  “我好久没有见你和大伯了,挺想你们的。
  结果一看你们都瘦了,我弄点好东西,你和我大伯补补身子。”李向南说的是真心话。
  她根本就不缺好东西。
  但是看见大伯的头发都白了,人也瘦了,大伯娘的精气神也不如以前了。
  大伯肯定是操心村里的事儿愁的,大伯娘惦记大伯,也跟着着急上火的。
  大伯娘的心里热乎乎的。
  这孩子她真是没白疼,真是孝顺她们。
  李向南是真忙啊。
  她拿着烤野鸡烤兔子,还割了两块野猪肉,就去农场了。
  她要去看大姐和小姑姑。
  这都是对她好的人。
  如果李母走的话,她以后就不会经常回来了,所以她拿点东西送过去。
  尤其是大姐,听说她又怀孩子了,回来不方便。
  她因为向南走了,挺惦记家里的,要不是让大姐夫回来,要不就是让人帮着捎东西回来。
  总之是吃的用的都没少拿。
  这又让村里羡慕了一波。
  看看人家的两个姑娘,都多孝顺啊!……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