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6稳扎稳打

  926稳扎稳打
  926稳扎稳打
  李向成在机械厂做了那么长时间的临时工,自然知道孙姨的一些事。
  孙姨的丈夫现在是副县长了。
  只要李向南可以开口,他能转正不了吗?
  向娟的对象能和副县长比吗?就是她对象家里也比不过副县长。
  向南都这样说了,李向军就不能说别的了。
  李向南把他们的小心思猜个八九不离十。
  二伯在邮局上班,过些年邮局估计不用面临经济效益不好的问题,下岗也轮不到邮局吧。
  李向军现在觉得不如意,到以后说不定还感谢自己今天没帮忙呢。
  明明李向南家更宽敞,他们也没留下。因为人家根本就没挽留。
  他们是坐晚班车来的,今天晚上根本回不去,只能住在李大伯家。
  他们出来的时候,李二伯开口了。“你大哥去邮局接我的班。
  你嫂子是正式工,不用愁工作。
  咱们到这里来串个门子,想和向南搞好关系,为的是谁呀!”
  当然是为了李向娟啊。
  李向娟:“爸,我这样挺好的!”
  “其实向娟说得对,这样挺好的!
  向娟和李向南,也不差什么!她婆家好能帮她!
  不过我可羡慕向南,她脚上的皮鞋我舍不得买。
  你看她出来时穿的那件棉袄了吗?
  那颜色真好看!
  衣服放在旁边的时候我摸了一把,也不知道里面是什么,可暖和了!
  估计不便宜的吧,我买不起!
  还有她身上的衣服怎么看怎么好看!”
  姜艳丽头一次说话这样阴阳怪气儿的,偏偏他还说的是实话。
  ……
  第二天村子里就传开了,说小寡妇用的寿材可好了。
  可比邢家那三个人用的好。
  邢家兄弟三个,最后没舍得给买贵的寿材。
  三口棺材,选好的还是坏的差不少钱呢!
  小寡妇的下葬也是康老三让村里人帮的忙。
  小寡妇怪可怜的,在这说了死者为大,又是在农闲的时候,顺手帮个忙的事儿。
  这方面村里人还是很朴实的。
  果然康老三忙完了就来找李向南了。
  他为村里的事着急。
  李向南给他分析了目前的形势,还有村里的情况。
  如果想像看报纸上的那样,发展的那样出色。
  或者是上前几年,村子里独一份的发展,能在县里那么耀眼,以他们的基础和经济实力肯定是不行。
  李向南建议他们还从农业开始发展。
  主张一个稳扎稳打。
  家家吃饱了,有余钱再想搞养殖。
  养殖一旦出现风险,那真不是每家都能承受得起的。
  康老三一下就蔫了,这还有什么指望了?
  怎么就没有指望了呢?
  李向南和郑副县长还聊了挺久的。
  她对她们县里的情况了解的更多了。
  李向南给康老三指了个方向。
  你别忘了你和谁关系处的好了。
  李向南这么说反而让康老三迟疑了。
  跟他关系好的人很多,这向南指的是谁呀?
  康老三坐在那里琢磨琢磨,李向南说的是李老四李向荣吧?
  “我跟老四关系好有啥用啊?
  他还能回来和我种地呀!”康老三十分不解。
  “他是上的什么学?”
  “农业大学啊!但他学的是经济学,跟我种地有什么关系呀!”康老三双手一摊,就他们地里种出的仨瓜俩枣的,还用经济学的人来呀。
  “你可真是!
  农业大学以什么为主营业为主。
  他们学校是有自己的试验田,也有自己的科研项目。
  他们学校的专业涉及种子的也不少。
  他们学校还指导一些农业种植技术。”
  康老三盯着李向南,那脸上就差写着了:你说的和我们村有什么关系吗?
  “他们有种子或者知道哪里有好种子!
  还有种植技术!”李向南在县里已经打电话问过四哥了。
  四哥是农民出身从小就跟土地亲,虽然他学的是经济系,但是他对有关农业的专业非常感兴趣。
  有时间就去蹭蹭课。
  四哥也是社交牛人,认识了好几个农学专业的教授。
  李向南没问他之前他就想过,村子里头能种点什么。
  他和老教师们也说过,所以联系高产的种子或者是学习先进的种植技术,都是可能的。
  李向南还答应康老三,要是机会合适的,她会想办法帮着拉点投资的。
  康老三走的时候,那嘴巴快咧到耳根子了。
  ……
  李向南看看表,他都四点了。
  李向东和李向海去向春家还没回来呢。
  他们来回都坐客车,这个时间应该回来了。
  向北看她姐着急,他让小峰去大伯家看看。
  小峰还没出门呢,大姐就回来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