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8章 青森骑行的b轮

  第658章 青森骑行的b轮
  第658章 青森骑行的b轮
  “行业么?”
  胡森一挑眉,在面前的笔记本里翻找了一些文档。
  不久后才给江皓完全讲述起行业现状。
  “具体用户数量倒是没统计过,应该已经破亿。”
  “其他一些情况跟几个同行稍微交流过,光今年的总体用户量就比去年用户量增加了起码7倍往上。”
  “还有投行的资金截止目前给到共享单车的资金是有400亿米元。”
  “其中有10%的资金是用于真正的车辆投放上,大概40亿米元。”
  “至于车辆的投放上,ofo一家就已经超起码3000万辆。”
  “我们青森骑行的话,大概在市场份额的4-5%,主要份额的70%以上都是ofo与摩拜两家的。”
  这会儿江皓算是彻底明白了,怪不得青森骑行都到这个体量了,胡森还不自信。
  整个行业感情发展的比青森骑行膨胀的还快!
  这种资本无限制热捧推动行业,果然是令人瞠目结舌。
  本以为青森起码能有市场10%的份额,谁知道竟然比他想象中的还要低。
  “江总,你说青森这个情况还有机会么?”
  见所有的行业情况包括青森的大致发展情况已经交代清楚,王总是在一旁跟江皓交流起来。
  “据我所知,ofo其实已经启动了上市工作,假如软银18亿米元投资后,上市的事明年应该就能彻底落地。”
  听着这话,胡森在一旁欲言又止。
  但看到想到江皓是很淡定的一如来时的态度,就憋住了。
  不过见他这副模样,王总是先给胡森吃了颗定心丸。
  “我倒不是反对这次融资,本来青森骑行这b轮其实也是我主动推着老胡进行的。”
  “就是青森原定的战略,你说要不要…?”
  王总没继续说下去,但意思江皓听得懂。
  原计划青森骑行属于是海鲸和美团合作的纽带,同时将江南快支付一起拉拢过来。
  如今才有了完善的信用评级,以及美团和海鲸的一系列合作。
  同时也是想着青森骑行能在共享单车上保持一定的份额,稳扎稳打的往前路迈进。
  只是目前的这个市场份额,以及发展表现。
  青森唯一拿得出手的就是盈利情况,哪怕不多除开维护成本后一个月就几百万,但是真的有盈利。
  其他的全都不值一提,让王总对原本的商业模式有些退缩。
  “王总,我觉得我们目前的商业模式没问题。”
  “如今青森缺的只是时间而已。”
  在这种关键的节点,距离ofo暴雷以及行业被政策整顿已经处于最后的关键节点。
  这个时候转换商业模式,走别人的老路,这才是真的找死。
  江皓这会儿是态度坚决,跟王总再度解释起来。
  “青森骑行的发展对比全行业来说是慢了点,但模式绝对没问题。”
  “目前市面上还有哪家共享单车是真正盈利的?”
  “商业模式其实已经证明了青森的潜力,剩下的就是积累。”
  …
  “江总,我就是怕时间啊!”
  “就怕青森还在积累中,ofo和摩拜就已经上市,而后把整个市场占领殆尽。”
  “到那时候,哪怕他们不挣钱,青森也只能面临倒闭啊!”
  王总如今内心是很急切的,倒不是担心青森骑行倒闭。
  这家企业他总共就投了300万,倒闭亏损的这点资金,他都不带正眼看的。
  主要是担心在共享经济上的份额,担心美团押错宝,最后错过了这个行业的这块肥肉。
  最后只能够赢得几家整个渠道费用,这跟他的初衷自然是不相符。
  “哈哈!王总,这你不用担心。”
  “我断定ofo上不了市!”
  …
  “江总,你这是根据什么判断的?”
  王总对于江皓的这个态度有些好奇。
  他如今也了解江皓的性格,知道江皓肯定是有把握才会说出这话。
  同时自己脑中也不断考虑着江皓这话的可能性。
  “因为他们公司财务状况有问题!”
  “拿押金去金融机构的企业想上市,国内这关审批就很难过。”
  “王总,您自己想想,一年五次融资,各类投资包括运营这么粗旷的模式,财务情况能处理好才怪!”
  都是办企业的,大部分企业一年两次融资财务想平衡好都很难。
  更别提这种一年五次融资的,还有戚杰这位江皓不看好的人在。
  “话是这么说没错,不过……这都是江总你自己猜测的吧?”
  王总对于江皓这个说法自己其实也考虑过,都创过业,这些基本的情况都很清楚。
  上一家得到这么疯狂融资的还是滴滴,结果也不用说。
  财务情况混乱,到现在都还没能上市!
  但内心终归有些担心,没有像江皓这样有前世的记忆,如今一脸笃定的坐在办公室内。
  “王总,您就信我一次,青森骑行就算不进行这b轮融资,我觉得也得继续保持这个商业模式,再看一年,最多一年!”
  终归还是龙猫的上市以及海鲸与江皓各类投资的战绩赢得了王总的信任。
  当下王总最后还是接受了江皓的意见,对青森骑行进行b轮融资,同时保持原有商业模式。
  “胡哥,你还缺多少资金,心里预期估值多少?”
  “反正就我们三人,直接说就行。”
  这场b轮融资,就是原创始人胡森和两位老投资人的交流。
  根本没有新一轮的资方进场,自然这个融资也不用聊得太正式。
  青森骑行目前主要也就是他们俩看好,真正的估值也谈不了,就是缺多少资金发展,两人掏这笔钱就行。
  “我希望再有一笔2-3亿的资金,将自行车数量扩充到5-6百万辆,用户数量发展到一千万以上。”
  “估值得话,江总您说吧。”
  胡森对于估值显然也没有话语权,而是主动抛给了江皓。
  依照目前青森骑行的固定资产,市值上低也低不到哪儿去。
  想想之后的ofo暴雷,这个关键点还是得继续支持胡哥。
  “王总要不我们共同投3个亿?或者您单方说数,不足的我来补。”
  …
  “那不用!就按一人一半的来吧,江总你说就行。”
  “那这样吧,按15亿人民币的估值,我跟王总共同投3个亿,各拿10%的股份。”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