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匆匆数年

  摄政王杨轩的落幕令人唏嘘不已,生前权倾天下,风光无限,但在人生的最后一年却身败名裂,让人无比惋惜。
  但在后面的几百年中,又出现了好几位杨轩,在他们的身上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摄政王杨轩的特点,其中有两位留下了画像被流传了下来。
  巧合的是,他们和摄政王杨轩长的极其相似。
  民间喜好《明史》的人们和不少网友怀疑他们是摄政王杨轩的转世,当然,也有人怀疑摄政王杨轩是穿越过去的,就像他们怀疑王莽也是穿越者一样。
  当然,这只是网友们的一些笑谈。
  不过,在摄政王杨轩的身上确实充满了传奇色彩,也让杨轩这个名字变得神秘起来。
  后世有不少史学家致力于研究摄政王杨轩,就是想要知道这个人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结果这个研究项目却养活了不少人。
  ——节选自《摄政王杨轩》
  杨轩的‘薨逝’并没有影响大明的发展,也没有影响历史前进的脚步。
  历史的车轮滚滚前进,并不会因为某一个人而停下。
  成化六年,广/西、广/东瑶族、侗族民变,成化皇帝朱见深命都督同知赵辅为征蛮将军,浙/江左参政韩雍为右佥都御史,赞理军务,率兵征讨。
  同年十二月,韩雍于广/西大藤峡大破瑶族叛乱者。
  这一战后,韩雍挑选了一些俘虏送往京师。
  而在这些送往京师的俘虏之中,有一个男孩儿和一个少女。
  少女姓纪,十五六岁,入宫后分到了内藏库。
  而男孩儿在入宫之后,有了一个新的名字,汪直,被分配到了昭德宫。
  两人并不知道,他们的命运在这一刻发生了变化。
  成化七年初,贞儿为诞下一子,成化帝大喜,这是他的长子。
  皇长子一个月的时候,成化帝册封其为皇太子,三月晋封贞儿为贵妃,史称万贵妃。
  皇长子册封太子仅仅一年时间,便夭折。
  皇长子的夭折,对成化帝朱见深的打击不小,因为这是他与自己最爱的女人的孩子。
  同样的,对贞儿的打击极大。
  或许是因为高龄产妇的原因,在长子夭折之后,贞儿再也没有生下过一个孩子。
  机缘巧合之下,贞儿见到了在昭德宫当值的年幼的汪直,便将其带到了身边培养教导,以缓解失去孩子的痛苦。
  成化帝朱见深知道后,对贞儿更加心疼,也更加宠爱。
  成华九年,皇太后钱氏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崩逝之前,她告诉了朱见深周氏是他的生母。
  朱见深不可置信,跑去跟贞儿求证,最终不得不接受这个消息。
  成华九年六月二十六日,钱太后崩,享年四十二岁。
  她的命好,但又不好。
  少女之时,遇到了一生所爱。
  二十出头,丈夫战死关外,此后常年于佛堂之中念经祈福。
  年仅四十二便早早逝去。
  成化帝朱见深下旨将其与英宗合葬于裕陵。
  上谥号“孝庄献穆弘惠显仁恭天钦圣睿皇后”。
  成华十年正月,朱见深为表孝道,尊生母周氏为太后,只是虽然同为太后,但地位与钱太后相差甚远,朱见深此举只是做给天下人看的。
  因为在他的记忆之中,钱太后才是他的生母,他和周氏并没有什么感情。
  尊其为太后,也只是因为其是自己的生母罢了。
  逢年过节,去请个安,一起吃个饭就可以了。
  成华十年四月,朱见深迎来了他的第二个儿子,乃贤妃柏氏所出,对于这个儿子,朱见深并没有着急册封为皇太子。
  只是下旨赏了柏氏和其娘家一些赏赐罢了。
  贤妃柏氏,乃是他大婚的时候娶的三个女人之一。
  五月二十一日,御书房。
  “先生,晌午了,来来来,一起用膳!”
  朱见深起身舒展了一下身体,对着于谦笑道。
  “陛下,臣回内阁吃也是一样的。”于谦婉拒道。
  “朕一个人也没什么意思,正好朕也想和先生聊聊,一起吧!”朱见深坚持道。
  于谦拗不过朱见深,只好答应下来。
  随即二人便来到了用膳的偏殿。
  朱见深的午膳并没有多么丰盛,四菜一汤。
  这对于一个皇帝来说已经可以说是简陋了。
  三年在民间的历练,朱见深知道还有很多百姓吃不饱饭,所以掌权之后也从不铺张浪费,选择以身作则节俭。
  于谦陪朱见深用膳的次数不少,在其对面坐了下来。
  或许是受到了某人的影响,二人在用膳时候也没有食不言寝不语的规矩。
  边吃边聊。
  “先生,这五年来,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也不知道民间现在是什么样子,朕打算派遣钦差,代天巡狩,替朕去看看这天下。”
  “先生觉得谁比较合适?”
  朱见深没有什么隐瞒的,直接问了出来。
  听到朱见深这话,于谦心中一动。
  他今年已经七十二岁了(虚岁),早就到了致仕归乡的年纪。
  而且近两年来也常常感到精力不济,他已经在打算申请致仕退休了。
  现在听到朱见深这话,他也想在退休之前再看看这个侯爷为其付出了一生的天下。
  于是主动起身行礼说道:“陛下,臣请命!”
  见状,朱见深明显愣了一下。
  他是打算让于谦推荐一个年轻人的,不是想让于谦亲自去的。
  于谦已经七十二了,这个年纪可不能再奔波了。
  “先生,朕是想让你推荐一个人,并不是让您亲自去。”
  “这一路山高路远,还不知道要奔波多长时间,朕担心你的身体。”
  “再说了,你可是内阁首辅,朕的身边可离不开你啊!”朱见深说道。
  “陛下,这五年来,您的成长臣是看在眼里的,臣在不在朝中都是一样的。”
  “臣今年已经七十二岁了,已经到了致仕退休的年纪了,您要是不说这个的话,臣就打算过几天上折子申请致仕退休了。”
  “现在,臣想看看这天下,也替侯爷看看这天下,还请陛下能答应臣这最后的请求。”
  于谦深深下拜,言辞恳切。
  在这短短片刻的时间,他就已经计划好了,先是代天巡狩一下这天下,最后到金陵再祭拜一下侯爷,功德圆满。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