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骨子里的执念

  第297章 骨子里的执念
  第297章 骨子里的执念
  看着滔滔不绝,描述着两者联姻将会给龙天带来多少好处的锦峰,龙天不禁摇头。
  自己缺女人吗,显然不可能,身处高位的人物哪个缺。
  当然,梁国也知道,但女人的身份和地位,还是有着很大的不同的,两者联姻,说白了要的也只是双方的身份罢了。
  梁国空手套白狼的想法,龙天看得很明白,这是要用一个皇室的公主,就占自己北境莫大的便宜,哪有这样的好事。
  “锦峰大人不必多说,本王对此没有兴趣,还请转告梁国皇帝,不要动这样的心思了,你我双方的关系,还没有好到这一步。”
  不要脸,想用一个女人换取如此大的好处,怎么可能,便是对方是仙女也不行,龙天还没有那么傻。
  话不投机半句多,龙天对于梁国来人根本就没有好态度,不待见他们的意思在明显不过。
  “那好吧,还请北王殿下慎重考虑,此事不着急,我等先行告退。”
  锦峰适可而止,决定暂时退下。
  龙天的意思是让他们离开,可他们却不能这么走,没有完成任务怎么能轻易离开呢。
  “大人,我们怎么办?”
  龙天态度明确很难改变,梁国来使都看得明白。
  “去镇北城。”
  “既然龙天看不到联姻的好处,我们就去游说北境重臣,想必会有人认同的,只要得到他们的认可,这件事还有成功的可能。”
  这帮家伙不死心,将主意打到了镇北城那些大臣身上了。
  他们知道,联姻这种事情军中将领是不会参与的,他们没有那个心思,只能去找那些文臣。
  北境名臣如今镇北城最多,去了那里,更方便他们行事。
  很快,这一行梁国使团走了,龙天也得知了他们的去向。
  “这些人还真是不死心。”
  “派人保护他们的安全,不要让人小看了北境,也不要给敌人布置阴谋的机会。”
  “告诉荀彧,刘伯温,尽快将他们打发走。”
  说完,龙天便不管这些人了。
  有些事总是出人意料,龙天也没想到这一批梁国来人,还是给自己惹下不小的麻烦,将两国本不可避免的大战,再次提前。
  同时,也给龙天引出一个潜在的强大敌人。
  这几日,王翦率领大军已经与平西王萧景逸开战了。
  这一打,双方的差距就体现出来了。
  本来萧景逸还不服,认为北境能打的大军都在边境,自己手里的也是戍边的精锐大军,岂能不是这些普通镇北军的对手。
  萧景逸哪里知道,他面对的王翦带领的大军,才是北境最精锐的力量。
  仅仅开战几天,就让萧景逸改变了想法,再也不敢小瞧镇北军,同时,萧景逸也改变了策略,不再出城与镇北军死战。
  “王爷,萧景逸开始收缩兵力,其主动放弃了一些城池,将大军集中到一起,在靠近西关城方向,布置一道防线。”
  “我军想要攻破这些城池,势必要付出不小的伤亡代价。”
  萧景逸怂了,不敢和镇北军硬刚。
  面对龟缩在城池内的萧景逸,镇北军也只能强攻。
  这个世界的战争便是如此,谁守城,谁就有更大的优势,攻城一方哪怕实力再强,也要付出惨重的代价。
  “你们有什么想法?”
  龙天问道。
  “王爷,西关城物资不会太多,如果困城,摧毁萧景逸的粮道,最多一个月,萧景逸就坚持不下去了。”
  王翦老成,提出比较稳妥的办法。
  “如果困死萧景逸确实能给我们减少损失,但是,浪费时间。”
  如果是平时,王翦这样的办法可取,只需要慢慢折磨萧景逸,他便不战自败。
  但如今不行,龙天需要尽快解决萧景逸。
  这是因为龙天刚刚得到情报,靖国全面出兵,与镇南王的大军开战了。
  双方兵力差不多,一旦开战便是消耗战,而且,此战对慕容霸天极为不利。
  首先是兵力,慕容霸天已经拿出了全部兵力去抵抗靖国入侵,而靖国凭一国之力,后续还将援军不断。
  其次便是物资,慕容霸天也难以支撑长久的大战,尤其是如此规模的战争,每日损耗甚巨。
  一方补给源源不断,一方用点少点,此消彼长,局势堪忧。
  龙天不是想救慕容霸天,而是不能看着夏国百姓受苦,不能让这场战争的规模进一步扩大。
  还有一点,龙天对于靖国没有一点好感,这也许是源自于骨子里的执念,前世龙天不过是一个普通人,对于一些事也只能口嗨一下罢了。
  今日不同,龙天有绝对的实力,可以做自己想要做的事。
  因此,靖国这个敌人被龙天盯上了,北境与靖国虽然没有多大的仇恨,但龙天对其深恶痛绝的程度,要远超其他几国。
  龙天急于搞定萧景逸,就是要亲自赶去南方,龙天有一个想法,这一战不是自卫反击,而是要将之演变成侵略战,让靖国的人也尝尝什么是残忍。
  “王爷,臣倒是有一个想法。”
  这时候,贾诩说话了。
  龙天看着贾诩,眼神中充满希望,这家伙要么不说话,一旦开口了,势必有十足的把握。
  “王爷,萧景逸麾下几乎都是临州附近的人,这应该是萧景逸刻意培养的,怕的就是有软肋被敌人抓住。”
  “这样一来,我们想要策反这些人就不太容易了,他们势必要为自己的家人着想,如今开战,萧景逸龟缩城内,暗影和夜狱的行动也受到限制,不可能弄出那么多人。”
  “这是萧景逸的未雨绸缪,有好处,但也有坏处。”
  “整个西关城,可谓是萧景逸的一言堂,除了他,没有任何一人的威望可以服众,这是萧景逸多年树立的威望。”
  “萧景逸就是一面旗,有他在,西关城不说固若金汤,也是难以找到漏洞,但是,要是这面旗倒了,西关城又会是何种情况呢。”
  “人人自危,彼此不服,没有支援,四面皆敌,萧景逸麾下这些人,是选择为其报仇,还是自寻出路呢。”
  贾诩的话总是能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的关键。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