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1章 各有心思

  第481章 各有心思
  十万大山,此刻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里生活着很多齐国,甚至周边国家的人,有的甚至拖家带口不远万里而来。
  更多的,则是岳飞收拢的来自混乱地带的难民,残兵等等。
  这里,便是这些无人管之人的新家园。
  镇北军保障足够的食物供应,只需要参军,或是劳作,就可以换到食物,这远比之前朝不保夕的生活要好了太多。
  因此,这些在战争中侥幸未死的可怜人,非常珍惜现在的生活。
  “岳飞,这里弄的不错,已经初具规模了。”
  “我们身处两大王朝的中间,需要一个坚实的基地,十万大山,地理优势得天独厚,可作为我们发展的根基。”
  “这里日后的建设,还要进行,同时要注意来自萧国方向的威胁。”
  龙天与岳飞两人在十万大山基地中四处行走,查看各方面的情况。
  “王爷放心,末将一直在留意萧国的变化。”
  “在血无涯死后,萧国内开始陆续出现溧阳王朝的军队,这些军队,在打造新的防线,防备天武王朝,可见溧阳王朝自身,也已经不看好接下来的战役。”
  “因为十万大山中险要之地很多,并且不利于大军行动,萧国暂时没有刻意针对我们,不过,末将认为,溧阳王朝一定会想到我们的。”
  “我军有足够的粮食供应,不怕久居深山,但溧阳王朝做不到,粮食运输将成为他们最大的困难。”
  “末将以为,溧阳王朝应该会采取防御为主,主要针对的仍是天武王朝。”
  “哪怕是知道我们的威胁甚大,在我们没有主动入侵溧阳王朝之前,溧阳王朝的精力都会用在天武王朝身上。”
  “除非两大王朝达成合作,首先铲除我们带来的威胁。”
  “如果这种情况出现,我们将面临更大的困难,十万大山基地的打造,就更加不能懈怠。”
  岳飞滔滔不绝发表自己对于这场战争的看法。
  龙天还是非常认同的,在大局观方面,即便是自己这个现代人思维,也不得不承认,白起,岳飞等人能成为千古名将,绝不是浪得虚名。
  “两大王朝联手,暂时看来不能。”
  “血无涯刚死,天武王朝占据了上风,对于溧阳王朝这个死敌,天武王朝会认为这次是一个机会。”
  “天武王朝没有和我们正面发生冲突,心中定然不屑,说到底,我们都是来自国度级势力,这种长久形成的意识,没那么容易改变。”
  这是龙天的想法。
  天武王朝没有在龙天手里吃过亏,不晓得大夏的厉害,心中定然瞧不上大夏。
  镇北军,北境,龙天的种种事迹,对于天武王朝来说,那都是谣传,这是很正常的想法。
  “接下来,十万大山,齐国,按兵不动。”
  “白起,李靖,拿下历城,雍城,鹤城,但过程不要太快,造成一种取胜艰难的假象。”
  “西征军团的行动,要加快,尽快拿下那几个国家,组建镇北军,我们的兵力只会越来越多。”
  “当西征军团到达,溧阳王朝的末日就不远了。”
  这是龙天接下来的计划,不急于将自己推到前面,仍是让两大王朝死斗。
  两个偌大的王朝,想要彻底占据,自然需要海量的军队。
  这就离不开西征军团。
  虽说离开大夏的时候,西征军团不过两千万大军,但不要忘了,别人的军队是越打越少,镇北军,可是越打越多。
  当西征军团出现在溧阳王朝那一刻,溧阳朝廷会知道,自己到底招惹了一个什么怪物。
  大方向制定下来,龙天决定留在十万大山。
  只要龙天安稳下来,不四处惹事,溧阳王朝才能放松警惕,集中力量去和天武王朝对拼。
  溧阳王朝,混乱战场,因为龙天的安静,也逐渐平稳下来,各方各自去实现自己的战略目的。
  大夏西征军团,蒙恬所在。
  “诸位,王爷传达命令,我军需加快进度了。”
  蒙恬看着众人,转述龙天的命令。
  “蒙将军,楚国兵力也就这些,这段时间的消磨,楚国损兵不少,我军可以发动总攻了。”
  杨再兴建议。
  按照之前贾诩的意见,西征军团没有全力以赴,而是把楚国边境当成一个诱饵,吸引楚国的援兵,不断到来。
  大夏西征军如此多的兵力,楚国自然担心,调动全国力量而来。
  大夏以逸待劳,分而食之,已经消灭了楚国一半以上的兵力。
  这次不是全灭敌人,而是抓了不少人,将之训练成镇北军。
  新成军的镇北军,并没有投入战场,这些兵力开始有意识地隐藏起来,这些人将来才会发挥作用。
  “先生怎么看?”
  对于贾诩,蒙恬等众将领都保持一定的尊重。
  这家伙杀性太强,比他们这些沙场战将还要强。
  为将者,对于贾诩这样的狠人,内心也是不自觉地有些畏惧。
  “楚国国内的军队,几乎都到了这边,可以发动总攻了。”
  “楚国皇帝还做着盟主的美梦,岂不知,周边的国家,可没有谁敢出兵。”
  贾诩笑呵呵地说道。
  其实很多国家的皇帝,都抱着一种想法。
  那就是给溧阳王朝当孙子,和给大夏王朝当孙子,没有根本性的区别。
  如今两大王朝大战,他们这些国家根本没有必要参与其中,损失自己的实力不说,万一惹恼一方,那才是真正的危机。
  楚国,不过是挡住了大夏西征军团的去路,又头铁想碰一碰这个老对手,这才造成如此局面。
  其他几个不在西征军团行军路线的国家,此刻除了看热闹,并没有响应楚国的号召。
  只有一个山国异动,这家伙就是下一个楚国,需要考虑该如何面对镇北军。
  其他各国皇帝,不想参与其中。
  这些人,对于大夏都不了解,还以为大夏王朝和溧阳王朝一样,会让他们以诸侯国的身份存在,仍然做自己的山大王。
  等他们了解大夏的国策后,后悔已经来不及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