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第五次旅行—千年第一榜科举

  第200章第五次旅行—千年第一榜科举
  系统轻笑:“怕什么,我有办法。”
  见系统都这样说,宋灵音放心多了。
  因为祖宗们的暴力输出,这对情侣没有继续找事,反而跑路之后拉来了一波自己的朋友,指着他们的和服,韩服样式,肆无忌惮的在不明真相的人面前宣传自己国家的衣服。
  展厅里其他人都被这样的无耻弄的气愤不已。
  李清照冷笑:“看来打了也不认输,也罢,那就直接骂吧。”
  “只有怼到他们说不出话来,我们才占据优势。”
  毕竟这些人手里拿着手机正在直播。
  看这架势估计是不肯善罢甘休了。
  可祖宗们是什么人啊,一个个要才华有才华,要武力值强的很,完全不在怕的。
  宋灵音欣赏了一波精彩的口才秀。
  主要是她的旅客们用压倒性的语言不断的讽刺这些人,最终击溃他们的心理防线,让他们自己的思想受到了极大冲击,一句话再也说不出来了。
  看着偷国和倭国人都是一脸的,气愤不已但是想不到说什么话的样子,宋灵音感觉还挺舒心的。
  这段视频迅速在网络上传播,一时间,漂亮口才好,武力值强大的这波旅行团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偷国大使馆还想说什么,却被种花家大使馆义正言辞的怼了回去。
  “怎么了,我们的民众还没有发言自由的权力了!”
  面对强大的种花家,偷国只能自认倒霉。
  谁叫他们国力上完全比不上种花家呢。
  这些和旅行团关系不大,宋灵音到了中午带着大家去吃饭,询问大家意见后,决定去吃火锅,果然啊,谁能拒绝火锅呢。
  大家来到火锅店,包了一个包厢,坐在里面慢慢吃火锅。
  吃着火锅喝着酒,李清照没忍住开始作词,还好是包厢,不然客人一定会冲过来直呼才女牛逼啊。
  李清照开了一个头,其他人也紧跟着表达自己的开怀,虽然宋灵音是真的听不懂这些才,但是她也感觉到很开心很快乐。
  大家相处融洽的时候,就连餐巾纸都有人点蔡伦:“蔡纸圣,您可以做出这样柔软擦嘴的纸巾吗?”
  “不能。”
  蔡伦大笑:“我哪里能和现代的高科技相提并论啊。”
  汉和帝和邓绥看着天幕上笑的格外潇洒,格外畅快的蔡伦,都有些重新认识了蔡伦一样。
  一直以来低眉顺眼的蔡伦原来也有这样张扬放肆的时候。
  如果他们生在现代,一定能知道,这就是现代的人人平等的魅力,人人平等,所以每个人身上的闪光点,独特的经历都成了他身上独一无二的魅力。
  没有皇权压迫之下的人性,正在闪着光芒。
  人性真的是很复杂的东西。
  它可以是浓浓的恶,在极端的环境下,易子而食,悲壮凄惨。
  可是它也是纯纯的善。
  是皇权压迫下,人与人之间的惺惺相惜,是父母之爱子,则为计深远。
  是官员身居庙堂之上,却也能怜悯百姓疾苦。
  天幕琢磨不透人性,于是直接将人性闪出来,给所有人看清楚。
  “纸圣先生,不能这么说,没有你怎么会有后代的这些发展呢?”
  宋灵音吃了一块肥牛,看着蔡伦正色道。
  蔡伦心里一暖,他真的很喜欢宋灵音,因为她会把自己当成人看,而不是带着有色眼镜。
  也很喜欢现代,因为现代里,没有人会用奇怪的眼神看着自己,自己也不需要卑躬屈膝讨生活。
  “对啊对啊,那我问你音音,为什么宋词,没了呢?”
  李清照喝着酒问道。
  宋灵音笑着道:“那还不是你们太厉害了,写的词太好了,我们哪有办法创造更好的呢?”
  “也都怨你们前人太优秀了,后人实在遥不能及啊。”
  宋灵音连连摆头一副无奈的样子,这句话极大的取悦了宋朝的文人们,大家轻笑着,气氛变得更加融洽。
  “话说起来,宋仁宗嘉佑二年的科举,堪称历史之最。”
  “被誉为千年第一榜。”
  “这次考试中,苏轼、苏辙、曾巩、程颢、张载、吕惠卿、章惇、林希、王韶等一批杰出人物脱颖而出,他们不仅在文学上有卓越的成就,也在政治、思想、军事等领域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宋仁宗亲自出题,主考官欧阳修和副主考官梅尧臣,都是文学造诣深厚的文坛领袖。欧阳修的诗词书画造诣很深,是宋代文学家之首,而梅尧臣则被称为宋诗的开山之祖。”
  “而且,中榜进士中有数十位名动千古、对后世影响极深的人物,他们横跨了文学、政治、思想、军事等领域。其中,唐宋八大家有3人,分别是苏轼、苏辙、曾巩,而张载、程颢、程颐则是理学的创始人。此外,还有历史名将狄青。”
  宋灵音估计是背了许久,现在说出来倒是十分自然。
  宋朝的文人们十分高兴,尤其是宋仁宗的臣子们,当听到自己名垂千古的时候,那一个个是真的开心不已。
  看着朝堂之上的臣子们都失去了自己的脸面,一个个看着天幕,都是欣慰和喜悦,宋仁宗笑了。
  “我朝科考千古留名,各位真的付出甚多。”
  “来人,音音念上名单的人,统统有赏!”
  宋仁宗大手一挥,臣子们赶紧下跪道谢,一副千恩万谢的样子。
  宋仁宗仁德,挥了挥手示意大家一起看天幕。
  其他朝代简直酸死了。
  凭什么宋朝的科举就可以得到这样的好名声。
  唐李世民甚至默默的看了看自己的臣子们,心想唐朝的科举不行吗?凭什么非要夸宋代的!
  音音偏心!
  大秦李斯默默的看了一眼嬴政的脸色,就听到嬴政说:“你速速安排下去,朕的科举也要尽快开展。”
  李斯心想,好家伙,科举办起来容易,可是能收纳到人才是真的不容易啊。
  现在的大秦子民一个字都不认识,如果科举等同于没科举啊。
  大秦子民要是多认字才能有更多的发展啊。
  李斯心里一千个草泥马,面上还是一副,臣明白。
  大汉的刘彻默默的看向自己造纸的工人:“多做点,以后我大汉也有这样的盛世!”
  工人:“好的陛下!”
  赵匡胤都因为这句话开心不已。
  太好了!这才是我们大宋!
  宋仁宗是谁的子孙,干的漂亮!太漂亮了!看着其他朝代羡慕自己的感觉,真爽啊。
  赵匡胤终于感受到了一把扬眉吐气。
  兴奋之余,他发弹幕表扬着宋仁宗。
  “不错,好样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