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李景隆之死!方孝孺竟是二五仔?

  一声令下,早已准备在侧的侍卫当即上前,将李景隆抓住
  场中不少人脸色皆是大变
  李景隆身为曹国公,又素来有“儒将”美称
  人长得英俊,言谈举止彬彬有礼,与许多行事粗鲁的武将大不相同
  也因此,他在朝中的人缘极好
  此际见他落难,许多前来观礼的官员,顿时都蠢蠢欲动,想要出来为其求情
  他们用眼神相互交流示意,这一幕都被朱允熥看在眼里
  终于,一名官员率先出列
  “吴王殿下,曹国公身份尊贵,纵使有错,也应由三法司审讯,交朝堂公议,方可定罪”
  “殿下岂能如此轻率杀他?”
  朱允熥悠悠问道:“你是想说,本王做得不对吗?”
  “曹国公公然质疑本王没有资格做天下武将之师,你觉得他说得对吗?”
  这名官员拱手道:“殿下,曹国公……”
  “回答本王的问题,你觉得他说得对,还是不对?”朱允熥打断了他的话
  官员脸色微变,几个呼吸后,他终于鼓起勇气道:“下官以为,曹国公所言,不无道理”
  “殿下不能做天下武将之师”
  “好!”朱允熥挥了挥手:“那你就和曹国公一起上路吧”
  侍卫们一听,当即将这名官员也按住
  还未等有其他人出来说话,朱允熥目光冷冷扫过下方,说道:“还有没有人想为曹国公求情的,现在大可站出来”
  “今日是大明军事学院开学之日,本王正好杀几个人祭旗”
  现场刹时间鸦雀无声
  黄子澄、方孝孺、齐泰等三人皆怒目而视,却不敢多言半句
  甚至,当朱允熥的目光扫过来的时候,三人还迅速收敛眸内怒意,眼观鼻,鼻观心,不敢有半分异动
  纵使是他们不怕死,却也不能上赶着给送人头啊!
  李景隆终于慌了,高声喊道:“我是大明国公,歧阳王之子,你有什么资格杀我?”
  “陛下是赐了你宝刀,但也只许你杀三品以下的官员”
  “三品以上,只能先行收押,再行定罪”
  朱允熥微微一笑,道:“你大概忘了,皇爷爷还令本王监国,朝中大小事务,皆由本王决断”
  “你这个国公该怎么处理,自然也在其中”
  “拉下去砍了吧”
  待卫抓着李景隆往下拖
  “你……你……你敢杀我,陛下不会放过你的!”
  “我要见陛下!”
  “你不能杀我,我要见陛下!”
  ……
  李景隆终于被吓坏了,哇哇地大喊大叫
  但很快,声音便戛然而止
  不一会儿,两名侍卫用盘子端着两颗血淋淋的人头,送了上来
  朱允熥瞥了一眼,挥手道:“将人头挂到学院的旗杆上面去”
  “告诉外面的人,大明军事学院乃是国之重地,凡有无故冲击学院,扰乱学院秩序者,皆如他们一样,杀无赦”
  侍卫领命而去
  场中众人刹时间噤若寒蝉,再无一人敢轻言半声
  黄子澄倒是曾几度向朱允炆示意,希望朱允炆出面阻拦,救李景隆一命
  他毕竟是朱允熥的哥哥,若真拼死拦着的话,朱允熥也会非常难办
  然而,朱允炆心中一直想着母亲生日宴时再对朱允熥下死手
  此时却不愿节外生枝
  对黄子澄的暗示,皆视而不见
  眼睁睁看着李景隆被杀
  朱允熥的目光,倒是几次望向他
  见朱允炆无动于衷,脸上不由泛起笑容,嘴角稍稍翘了翘
  “刚才李景隆说的话,大家都听到了?”
  “诸位觉得他说得对不对呢?”
  “都议一议吧”
  杀了李景隆,朱允熥仍不打算就此放手
  闻言,常升第一个响应道:“李景隆胡说八道,妖言惑众,他的话根本就不值一驳”
  “殿下杀他正国法,杀得好!”
  有人带了头,其他人也就都跟着附和了
  “李景隆之言,大错特错,杀之不冤!”
  “我看李景隆分明是妄测帝心,自以为可借此邀名射利,内心阴暗不堪,狂言攻击吴王和燕王,污蔑我大明皇室,该杀!”
  “李景隆所言,粗一听以为有理,细一想却皆是狂妄悖逆之言,这等小人,砍头算是便宜他了!”
  “李景隆公然冒犯吴王,扰乱大明军事学院开学典礼,若不杀他,何以明国法正人心?”
  “只杀他一人,处罚太轻卑职以为,应该将全家皆诛之!”
  “附议!全家皆诛,如此以后才不会有人再胆敢冒犯吴王殿下”
  ……
  脑袋只有一个
  李景隆身为国公,吴王说杀就杀了
  这时候吴王再让他们议死者的言论,当然不会再有人站出来为李景隆喊冤
  要不然,就得像那名之前为李景隆求情的官员一样去赴死了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很快便给李景隆定了十几条大罪
  任何一条,都足以让他人头落地
  总之,吴王杀得好,杀得妙!
  朱允熥静静听着,并吩咐旁边的人:“将诸公所议的李景隆罪状,详细记录在案”
  “今日虽不是在朝堂上,但文武百官都在,众人一起公议,与朝堂公议也一般无二了”
  “待明日整理公布出来,登之于《大明日报》,正好塞天下悠悠众口”
  书吏闻令,立即领命
  朱允熥的目光,又望向了观礼席的黄子澄、方孝孺等人
  观礼的人群中,有不少出言谴责李景隆
  然而,还有许多仍默不作声
  他们不敢公开反抗,便用沉默以对
  “方先生,你是饱学之士,在儒林中素有声望,天下间仰慕你的人不计其数”
  “你对圣人之学,钻研极深,了如指掌,你来说说,依圣人之道,长辈是否可以拜晚辈为师呢?”
  此言一出,场中所有人又皆是大吃一惊
  众所周知,方孝孺与吴王素来不和
  当初更是公开拒绝当吴王的老师
  如今吴王当众问他,他又会如何回答呢?
  许多人甚至暗暗猜测,以方孝孺刚直不阿的性格,必定会出言冲撞吴王
  吴王或许正是借此举,杀掉方孝孺?
  但还有很多人仍然觉得不对,若方孝孺借机怒斥吴王,纵然是再将他杀掉,于吴王的声望,亦有极大损害
  吴王实在没有必要这样做
  让方孝孺保持沉默,才是最好的做法
  方孝孺显然也没有料到朱允熥会点自己的名,顿时目露震惊之色
  但很快恢复镇静,走了出来
  朱允炆再也坐不住了
  他太清楚方孝孺的性子,必定是不会委屈求全的
  能保持沉默,已经是最大的忍耐
  若一定让他开口说话,他恐怕宁愿人头落地,也不愿迫于朱允熥的权势,说出违心之语
  “方老师是忠厚之人”朱允炆为其求情道:“三弟,就不要为难方老师了吧?”
  “为难?”朱允熥哈哈大笑道:“这怎么能说是为难呢?”
  “方先生学问深厚,德高望重,本王相信方先生一定不会随意曲解圣人之意,一定会秉直而言”
  “才请方先生出面,评一评适才李景隆所言的是非,以正视听!”
  “二哥怎么能说,这是为难方先生呢?”
  他目光缓缓扫过全场,最后落在方孝孺身上,道:“本王相信方先生的人品,绝不会说违心之言”
  “本王可以向方先生保证,无论方先生说什么,都不会有任何事”
  “若有人以方先生的话,来为难方先生,威胁方先生,本王第一个饶不过他”
  “方先生,请吧!”
  “大家都愿洗耳恭听呢!”
  方孝孺自知避无可避,只得开口道:“自三皇五帝……”
  “方先生无须长篇大论”朱允熥笑道:“方先生只需回答本王的问题即可
  “依圣人所意,学无先后,唯达者为师,对吗?”
  方孝孺道:“是!”
  朱允熥又问:“刚才李景隆说,长辈不能拜晚辈为师,请问方先生,圣人是否说过这样的话”
  方孝孺摇头:“没有!”
  朱允熥再问:“圣人说:三人行,必有我师圣人还说: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后世韩昌黎以为,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敢问方先生,韩昌黎是否有曲解圣人之言,还是深得圣人之心?”
  方孝孺道:“韩昌黎所言,深得圣人之心!学无长幼尊卑,唯道而已”
  朱允熥微微一笑,方孝孺的回答,果然和他预料的一模一样
  毕竟,对方孝孺这种人来说,虽然也会为圣人之言作注,给出自己心中所想要的解释
  但这也建立在那些话本身还有解释空间的前提下
  可不是能随便瞎说的
  释经,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
  何况,朱允熥早就令人调查过方孝孺,翻过他对这些问题的注释,清楚方孝孺的理论
  “方先生以为,依圣人之论,长辈可以拜晚辈为师吗?”朱允熥接着问道
  他又迅速补充:“方先生只需回答可以,还是不可以?”
  “可以!”万众瞩目中,方孝孺给出了肯定的答案
  场中,无论是支持朱允熥的,还是反对他的人,都惊得眼珠子掉了一地
  万万也没有想到,在这关键的时刻,方孝孺竟然站队站到了朱允熥的那一边
  朱允炆、黄子澄、齐泰等人,更是一个个目瞪口呆
  先前还为方孝孺的安危担扰,唯恐他直言得罪朱允熥,招来杀身之祸,可听到他这番应对,几人却皆觉得,仿若有一记响亮的耳光,用力扇在了自己的脸上!
  方孝孺竟然帮着吴王说话?
  难道他早就暗中投靠吴王了吗?
  朱允炆只感觉自己的心头,被人狠狠插了一刀
  亏自己还这般看重他,整日里尊称他为老师
  谁能料到,他竟然是一个二五仔呢?
  而支持朱允熥的人,则是一阵狂喜
  原来吴王殿下早就埋了伏笔
  以方孝孺的名声和威望,再加上他以前还是众所周知的反对者,连他都在此事上支持吴王,那便足以说明,吴王此举,并无任何不妥
  有圣人背书,谁还敢说吴王做得不对呢?
  李景隆则将被永远的钉在耻辱柱上!
  朱允熥转身问旁边的书吏:“都记录好了吗?”
  书吏忙道:“禀殿下,都记录好了!”
  朱允熥笑着向方孝孺道:“多谢方先生指点”
  方孝孺怔了一下,连忙喊道:“我还有话要说!”
  他刚才那般回答,完全是遵从圣人的教诲,这是他从小到大所受的教育
  他绝不可能背叛圣人,也不可能因为敌对立场,就将圣人之言颠倒乱说
  但这可不代表他支持吴王收燕王、梁国公等人为弟子!
  此事他一定要说清楚,不能让别人误会
  “本王要问的,都问完了”朱允熥笑道:“方先生还有什么话要说,就留着以后再说吧”
  “今日是大明军事学院的开学典礼,可不能耽误了时辰”
  “来人,扶方先生下去休息”
  他深知方孝孺的性子,也正是利用这一点,借他的口,彻底打倒李景隆
  光是杀李景隆,只能立威,却还远远不够
  最重要的是,自己在办大明军事学院上,必须要占据道义上的优势
  如今目的已经达成,就不能让方孝孺再继续胡说八道了
  一声令下,立即有侍卫上前,将方孝孺带了下去
  方孝孺还想要挣扎,却不料侍卫对此早有准备,一人用手捂住了他的嘴巴,又分别抓着方孝孺的手臂两侧,将他身体离地抬起,架了出去
  方孝孺毕竟只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读书人,被侍卫抓住,又哪里挣脱得了,很快便被强行带离
  场中不少人目睹这一幕,却没有一人出言
  朱允炆恨方孝孺背叛自己,更不会再为他说话
  只觉方孝孺纵使是被吴王杀了,也是活该!
  接下来,便再无波澜
  燕王朱棣、梁国公蓝玉以及一众勋贵武将,皆依次行拜师礼
  随着第一批新生入学,大明军事学院才算真正走上了大明王朝的政治舞台
  自此,也改变了大明的政治格局
  乃至深刻影响了整个天下
  这些都是后话了
  ……
  第二日
  方孝孺一大早,便如往常一样,前往献王府
  昨日典礼结束,他回府之后,只觉有一口气,郁结在心中,难以释放,竟一晚辗转反侧,不能入眠
  今日急着赶来,便是想向献王解释清楚
  自己只是赞同圣人之言,不妄自曲解圣人之意,可不是背叛献王,支持吴王
  吴王卑鄙无耻,对自己所言断章取义,可恨至级!
  然而,他走到门口的时候,却被王府的守卫拦了下来
  “献王殿下说了,背叛者不得再入王府”
  “方孝孺,你从哪里来,就滚回哪里去吧!”
  守卫首领往日里恭恭敬敬的称他为先生,不敢有半分怠慢
  今日却是完全变了一副脸
  “你……你……”方孝孺指着守卫首领道:“我是献王的老师,你休得无礼!”
  “老师?”守卫首领一脸鄙夷:“你公开背叛献王殿下,还有脸说自己是献王的老师?”
  “休得胡言乱语!”方孝孺怒道:“我何曾背叛过献王殿下?”
  守卫首领冷冷一笑:“今日的《大明日报》,你看过了吗?”
  “这可都是你做的好事!”
  说罢,将一张报纸向着方孝孺砸了过来
  方孝孺伸手一抓,将报纸抓在手中,接着便看到了一道刺目醒眼的标题——
  《李景隆大逆妄解圣人之言,方孝孺逐一批驳以正视听》
  他看着上面的内容,长篇大论,皆是写李景隆的话如何如何不对
  接着,又郑重的引用了自己的观点和理论,批驳李景隆的言语
  偏偏那些“观点和理论”,内容还真就全部都在昨日几个问题的回答之中
  报纸并没有编造他的任何言论
  可这般刊登出来,怎么就是感觉不对呢?
  方孝孺越看越只觉得一阵阵血气上涌
  突然“噗”地一声,猛然吐出一口鲜血
  眼前一黑,晕了过去!
  ……
  d4dd4d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