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四章:国事亦家事

  河开不日,乱红飞絮
  慈宁宫上愁云高驻,此处的宫主,即为天启王朝掌太后印玺,统摄后宫的万历皇帝皇贵妃刘氏,如今的太妃
  朱由校心知自己不会有多少时间陪伴乌缇娅,在西暖阁拒绝了塞北三卫的姻亲之请
  诚然,这在朱由校这个现代人的眼中,这是放归草原的雏鹰,使她展翅高飞,无所束缚
  在朱由校心中,乌缇娅值得更好的人生,而不是在回宫虚度年华,他觉得自己做的没错
  然而乌缇娅出来以后,却是备受旁人白眼
  一夜之间,从翱翔于草原之上的雏鹰,变成了旁人躲避不及的被抛弃者,这种身份角色的转变,没有人能接受得了
  她的失败,让塞北三卫三百余个归附与大明的蒙古部落蒙羞,身为父亲的福余王宰塞,更是不知所措
  自从有了中宫之主,刘太妃也逐渐让权,深居简出,诚心礼佛,为大明,也为天启皇帝日日祷祝
  刘太妃听闻此事,很是震惊,虽说大明与蒙古诸部从未联姻,然而当今形势不同
  这次塞北诸部之请,实则是畏服于大明的安定、强盛,姻亲的意义大于以往
  后宫虽不得干政,但这既是国事,也是皇家的家事
  既然天子将自己尊为太妃,以太后印玺授之,那便也就有了选择干预的权利,在这件事上,刘太妃决心促成
  “参见太妃”
  不多时,宫外传来一声温温细语
  刘太妃手中拿着佛珠,闻言仍旧闭着眼睛,淡淡道:“皇帝来了,快请进来吧!”
  朱由校没有客气,直接走进了慈宁宫,在众人的注目下坐在椅子上,明知故问道:
  “不知太妃召朕前来,是为了何事?”
  “听说皇帝在西暖阁回拒了福余王的姻亲之请,是不是有这回事?”说着话,刘太妃睁开了眼睛
  原来是为了这事…
  朱由校摇摇头,说道:
  “是,朕是为了她好”
  “为了她好?”刘太妃动了雷霆,但是很快又控制下去,叹了口气,说道:“皇帝只怕还不知道,乌缇娅现在已经无家可归了吧”
  朱由校一愣,随即失笑:
  “朕已命人送她出关回蒙古了,福余卫尚在,福余卫的郡主,怎么会无家可归?”
  “太妃说笑了”
  刘太妃再度叹了口气:“看来皇帝是真的不知道…”
  “也罢,皇帝忙于政事、日理万机,这等凡俗妇家的琐碎之事,自然是无暇关注了”
  “太妃什么意思?”朱由校眼神微微变了变,身子也略微坐得板正了些
  “乌缇娅出关后,塞北诸部人人都说她是个被大明皇帝抛弃的女子,连宰塞也与之断绝了父女亲情”
  刘太妃说完,淡淡瞥了一眼天启皇帝
  “什么”朱由校也的确是头一回有些失态地站了起来,“真有此事?朕怎么毫不知情?”
  刘太妃叹了口气,没有说话,只是又开始闭目冥思
  “宰塞与乌缇娅断绝了父女关系?”朱由校不由怒火中烧,动了怒,一扬袖子,“传王承恩!”
  不多时,一脸懵逼的王承恩来到慈宁宫,先后拜道:
  “参见太妃,参见陛下”
  朱由校瞥了一眼刘太妃,喝问:“朕问你,乌缇娅送回福余卫后,那边是如何待她的?”
  一听这话,王承恩心里咯噔一下
  他连忙跪在地上,瑟瑟发抖:“陛下恕罪,奴婢、奴婢也是为了不扰了陛下的心气,这才隐瞒不报”
  眼前的毕竟是王承恩,那个后世唯一陪着崇祯吊死的忠宦
  朱由校的气消了一些,也发觉自己方才的失态,尽量用平淡的口气道:“朕赦你无罪,说!”
  “回福余后,宰塞当场就与乌缇娅断绝了妇女关系,诸部也都议论纷纷,称大明皇帝看不上草原的女子”
  “为什么不早报!”朱由校横眉冷对,片刻后又无力的摆了摆手:“罢了,你回去吧”
  “陛下…?”王承恩有些担心
  “回去吧,没有你的事了”
  看着一步三回头离开的王承恩,朱由校大抵也明白最近这一个月发生了什么事,只怕乌缇娅熬过来的日子不容易啊
  一时间,慈宁宫中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朱由校知道这件事终究是自己做错了,以后世的眼光去看待眼前了,垂眸许久,默然说道:
  “太妃教训得是,此事系朕之过,也当朕去弥补”
  “太妃保重身体,朕走了”
  言罢,朱由校没有任何犹豫,转身就走
  直到皇帝出慈宁宫几刻后,宫中的宫娥及小阉们才是陆续松了口气,也都是十分惊讶
  这天启一朝,皇帝还是头一次被说教
  曾几何时连日讲都不听信的皇帝,居然遵从了刘太妃意思,打算去再让乌缇娅进入后宫
  时下皇帝权柄在握,满朝文武、天下臣民,在今日以前,谁都想象不到会是这样一个结果
  许久,刘太妃深沉如水的眸子再度睁开,手中佛珠的动作也停了下来,喃喃有声:
  “皇帝有德,大明有福”
  “我朱家的列祖列宗,有福气啊……”
  ......
  回到西暖阁,朱由校坐在九龙御座上,喘息未定
  须臾,向身侧一名小阉沉声道:“告谕较事府,乌缇娅活要见人,死要见尸,掘地三尺,也要找到她在哪儿!”
  小阉得了吩咐,随即转出西暖阁,自廊道一直向北走,兜兜转转,最终来到一处大内中比较不显眼的院落
  走进空荡荡,似乎早已废弃的院落,小阉看了看四下无人,将手中一份小字条,掩盖在第三阶的黄土下
  他离开不久,另一人匆匆赶来,翻开石阶,看了小条上通红的字迹,满脸都是震惊
  较事府办事,向有轻重缓急
  红色字迹,代表十万火急,需得立即停下手头所有事务,着手去办,而且越快越好
  可是大明万千臣民,要找一个人,无异于大海捞针
  不过这次办事的是较事府,天下间最秘密的侦缉机构,而且要找的人,身份也是非同一般
  这样找起来,极大的缩小了难度
  d4dd4d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