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你就说他们都是垃圾

  面对曹利用的询问,宋煊不假思索的道:
  “以后遇到军事上的问题,你就说在座的都是垃圾,都得听我的”
  “啊?”
  曹利用一整个被惊的不知所措
  就算他没有按照宋煊给出的建议,变成好好先生之前
  曹利用也不敢喷在座所有宰相,全都是垃圾这种话的!
  如此用词,过于强悍了!
  曹利用斟酌的道:“十二啊,咱们爷俩在这里,这种话不要跟外人去说”
  宋煊却是摆摆手:
  “不不不,曹相公若是想要在朝廷当中站的稳妥,不应该总是要附和他们,在必要的时候显现出自己在某一方面的专业性,如此才能让他们尊重你”
  “他们一个个都没有打过仗的经验,唯有你曹利用是有着丰富的经验,你不提出与他们相反的理由,如何能行?”
  曹利用自己是有点本事的,又仗着先帝的信任,一路走上了巅峰
  奈何先帝不经活,早早就噶了
  如今是主幼臣强,作为军方第一人,又不受太后的信任
  毕竟曹利用该有的也有了,刘娥再怎么提拔他也是不可能的了
  不如提拔曹利用下面的人,如此才具有更大的性价比
  “到时候用事实来打他们的脸,他们纵然是面上无光,可心里也得对你重视起来,尤其是在军事方面,有你曹利用在,那便是大宋军方的定海神针!”
  “定海神针?”
  曹利用闻言哈哈大笑起来,一副十分得意的模样
  他对于自己这个未来女婿所写的小说,自是十分关注,能明白他这个话的意思
  “你是从哪里学到的兵法?”
  曹利用一想起这事,又询问:
  “我看三国演义当中有关兵法的描写不在少数”
  兵书在大宋是禁止流通的,再加上宋煊他家里又没什么藏书,祖上也不是当兵的
  更不可能对他耳濡目染
  故而曹利用心中十分疑惑
  宋煊指了指自己的脑子,什么都没说
  但是在曹利用看来,宋煊又是什么都说出来了
  他不得不承认,在某些方面,有些人的天赋当真是让旁人望尘莫及
  “你若是前往洛阳游学?”
  “嗯,范院长等人都曾仗剑前往洛阳太室书院(嵩山书院)游学,不过我也就是去一个月认识一下人,然后便回来”
  “李佑,唐庄宗李存勖曾孙历仕安德节度推官、西京留守推官,我与他相熟”
  “至于钱惟演这个人目前在洛阳,充任节度使,我是看不上的,但是他大小算是个名士,你去了,他兴许会拉拢你的,希望你给他吹嘘几句”
  曹利用说出了自己对洛阳的了解:
  “你去了之后,随便游玩一趟,学业为主!”
  “明白”
  曹利用这才靠近宋煊,想要拍拍他的肩膀以示鼓励,但是有一股子奶香味传入他的鼻尖
  方才他出去给生产过的女子去看病了?
  否则身上如何会沾染这种气味?
  曹利用是养过不少孩子的,故而也是有经验
  但是一想到宋煊的医术,他也就没多想
  “你的路线可曾安排好?”
  “从此地乘船出发,过开封在管城下船(今郑州),一路或走或乘车前往西京洛阳城”
  其实宋煊完全可以一路乘船,直接到达西京洛阳城
  听了宋煊的话,曹利用想了想:
  “你可以从郑州走到偃师或永安,乘船进入西京”
  “好”
  宋煊留曹利用在家里吃个便饭,然后他明日便会前往洛阳
  曹利用下午便去同晏殊吹了吹牛,然后第二天一早随着宋煊一同出发
  宋煊与王珪、曹利用一同出了城门,直接蹭船出发
  反正曹利用出的是公差
  宋煊头戴斗笠,坐在椅子上,手里的鱼竿甩出去,不管能不能钓上来,主打的就是一个玩
  曹利用与晏殊聊完之后,才切实感受到宋煊当真是成了抢手货
  那些个官员一个个都想要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
  好在这小子没让自己失望
  这也更让曹利用对宋煊十分满意
  宋煊坐在椅子上,瞧着那些船只往来如梭
  东京城能够供应起百万人生活,主要靠的就是漕运
  “船上运输的都是粮食?”
  “嗯”
  曹利用颇有架势给宋煊介绍了一番
  黄河、广济河方向运来的多是杂色粟豆,属于杂粮,一般都是充当马料,很少当作人的口粮
  而只有汴河方面运来的漕粮属于清一色粳米和小麦,所以从粮食的角度来讲,京师主要靠的还是江淮地区供应,正所谓“仰给江淮”
  “照这样估摸的话,一年不得有五百万石呐?”
  “哈哈哈”
  曹利用闻言忍不住大笑几声:
  “大宋开国初年各地都没有平静下来,也就一年百万,发展到如今已经是六百万了,若是收成好,再往上涨一百万也不成问题”
  宋煊不知道的是最高到过八百万,直到北宋末期逐年减少
  北宋的漕运量,无论是在最低年份还是在最高年份,都超过了以往的任何一个朝代,甚至超过了后面的明清两个朝代
  宋煊觉得此时应该没有漕帮这个组织,随即询问:
  “可是有什么人管理漕运?”
  “自是官府设立的东南六路发运司,转运粮纲”
  诸如水浒传里的杨志运输花石纲,还有生辰纲等等都是如此
  是运输货物的一种组织编制,一组就是一纲,一纲的数量各有不同,马匹以五十匹为一纲,粮食以一万石为一纲,而这种成批运送货物的方法,就称为“纲运”
  漕船一般以十艘或三十艘船为一纲,派员管押,总揽庞大的运输船队
  此时的运河上,船帆遮天蔽日,漕船首尾相连,浩浩荡荡,景象极为壮观
  宋煊明白了,他回想当初从推官张亢那里看到的水路图,随即询问道:“可是东南六路一同转运?”
  “嗯”曹利用随即开口道:
  “东南六路的供应货物直接运抵东京,由于东南六路的情况很难达到一致,再加上运输线路过长,导致路途运输时间大大加长,我听闻一直都在寻找解决办法”
  “哦”
  宋煊便没再多言语,而是看着这些运输船走过,当真是水运支撑大宋东京的运转
  要不然也不会总想着兴修水利
  一旦运河不畅,东京城里的那么多人,怕是会饿死不知多少
  曹利用瞧着宋煊望着那些船只出神,随即灵光乍现,他该不会想到解决办法了吧?
  不能吧!
  于是曹利用试探性的询问:“朝中那几个宰相对于此时都极为头疼,你可有法子?”
  “有是有”
  宋煊随即瞥了曹利用一眼:
  “可是你真想要献计,可有什么后续,还是只想让人高看一眼?”
  曹利用不得不承认宋煊说到他心里头去了
  “确实是想要人前显圣一次,免得他们都想要把我踢走”
  曹利用通过当好好先生后,虽然声誉有所转换,但是从骨子里还是觉得不服气的
  那些个宰相也不会把他放在眼里
  “曹相公是有了危机意识”
  宋煊想了想,倒是也不觉得这是个大事:
  “我是想到了一个法子”
  “啊!”
  曹利用的眼睛一下子就亮起来了:
  “还望十二能够教我!”
  “倒也不是不可”
  宋煊便与曹利用说了一下有关转运之事,听的曹利用眼睛越发明亮
  由此良婿,我曹家何愁不能在朝廷当中站的更加稳妥?
  曹利用觉得只要明年宋煊能够考中进士,外放为官,那么自己还能继续在朝中为枢密使且不倒
  再加上宋煊的本事,将来必定能够快速给他提升资历,年纪轻轻就穿上紫袍也未可知也!
  船只十分顺畅的就到了开封
  曹利用站在船头:“先跟我下去认认家门吧”
  “倒是不急,东京城什么时候来不是来啊,此番我代表应天书院游学,还是要为其扬名为主要任务”
  其实范仲淹想的是让宋煊自己长见识,为他自己在各地扬名,书院不过是顺带的
  “行”
  曹利用也不多挽留,反正宋煊总归是要来的
  倒是宋煊对着一旁的王珪:“秉直,你不回家一趟?”
  “我父母双亡,自幼是长在叔父家中,过不了半年我便随哥哥来东京城,回头衣锦还乡再去探望叔父就好”
  王珪本就是外出游历,这么早回家,定然不能再出去,而是要跟着他叔父前往禁军报道
  那如何能护着宋煊走南闯北的?
  曹利用摸着胡须哂笑一二
  果然全都是少年人,从来不会畏惧什么离别
  如此情绪,唯有年岁变大,才会深有体会
  曹利用又跟自己的船夫说了一通,把他们两个年轻人送到地点再回来
  随着曹利用离开,船只再次起航
  “直娘贼,这东京城光是看码头就足以见其繁华”
  宋煊自从年幼时离开东京城后,再也没有来过
  如今看来,比以前还要繁华
  宋煊不得不承认,只要不打仗,不过分闹灾,大宋还是挺富裕的
  但是一旦要打起仗来,许多转运耗费巨大
  曹利用翻身上马,瞧着自己那艘船隐没在众多船只当中,便直接回了家
  皇宫,夜晚
  天子赵祯再次瞧着高遵甫送来有关宋煊的消息
  他对于这位故友是十分期待的
  毕竟人家都写了一首足以千古流传的水调歌头来怀念自己
  当时的赵祯也并没有爆出自己的真名字,如同宋煊也没有爆他自己的一样
  每每想到这里,赵祯都觉得属实是心有灵犀了
  更不用说他在成为太子后也改了名字
  宴席上的情景倒是没有,但是听传闻是宋煊家里的门槛都要被踏破了
  许多人都想要与他结亲
  赵祯却是想着宋煊一定要选个自己喜欢的女子当成妻子,避免走自己的老路
  如今赵祯不仅感受不到妻子的温柔,反倒是心里十分窝火
  郭皇后仗着皇太后的撑腰,在宫中肆无忌惮,一点都不把朕放在眼里
  赵祯十分想要给自己这位故友写信吐槽一二,但是唯恐惊扰了宋煊,他暗戳戳的想着
  待到宋煊金榜题名之后,在与他瞧瞧言明,定然能够吓他一跳
  今后写信那也便顺理成章了
  赵祯继续往下看:“曹侍中竟然也前往宋煊家中,难不成也是为了招宋煊为婿?”
  怀着心中的疑问,第二天,赵祯依旧是旁听议政
  王钦若不在,前去养病
  此时便是由王曾代为主持
  吕夷简屈居之下,至于其余几个副宰相也是听他们的
  曹利用坐在一旁,惹得赵祯忍不住多打量了他几次
  王曾先是说了一嘴各地河流修缮的事,后期也会派遣朝中人员去验收
  议论了许久,曹利用也只是点头赞同
  终于到了有关辽主再次派遣大将去打甘州回鹘,归忠保顺可汗向大宋发来了求救信
  这个可汗还是大宋给封的
  按照唐朝遗留下来的传统,如今大宋是舅舅,甘州回鹘是外甥
  如今外甥遭到了舅舅的兄弟国攻打
  你这个当舅舅的能袖手旁观吗?
  甘州回鹘占据的地方是丝绸之路的咽喉之地
  中原王朝需要来自甘州回鹘或通过甘州回鹘输入的马匹、医药、香料、宝玉等,而甘州回鹘对来自中原的丝绸、服饰、金银器皿等则抱有渴望
  经济上的互通有无,使双方都受益良多,尤其是回鹘的战马,对加强北宋的军事力量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纵然北宋如今没有战事,但是对于战马的渴望,那也是极为突出的
  “救还是不救?”
  吕夷简等人都觉得甘州回鹘没什么救援的必要
  他们以前是归吐蕃人管理,后来又归降于归义军,待到发展壮大后,直接甩开归义军,打的归义军割地求和
  这些蛮夷如何会念着中原王朝的好?
  当然了,谁让节度使张承自立为皇帝呢,他们这些蛮夷是承认大唐正统,而不是张承这个西汉金山国
  王曾见吕夷简等宰相发表了意见,按照以往的模式又向曹利用询问,本以为他也一如往前的当应声虫,却不料:
  “自是该救!”
  “什么?”
  这下子连刘太后都望向曹利用,因为这不附和曹利用以往的作为
  涉及到军事上的事,几个宰相还是想要听一听曹利用的想法
  “还望曹侍中解惑”
  王曾极为客气,倒是不怎么在意曹利用的话
  说破大天去,大宋也不能轻易卷入战争当中
  曹利用站起身来,先是说了一通甘州回鹘地理位置的便利之处,同样也说明了李明德有西扩之心
  此番辽将前去攻打甘州回鹘,不过是为他人做嫁衣
  只要西北势力错综复杂,那李明德称帝的时间便会减缓,更好的为我大宋牵制边疆,进一步减少军费的开支
  “尤其是李明德的西夏军队,对战五十万辽军都能战胜,对上我大宋缺乏战马的局面,那更是极具优势”
  曹利用说的这一点,王曾摸着胡须赞同
  却是如此
  总体而言,大宋对大辽是处于守势的,他出使过辽国,见识过他们的军队
  “只有西北势力互相牵扯作战,那里人力物资全都稀薄,要么他们各自的实力逐渐下落,要么就会养出一个善于作战的政权”
  “无论如何,最终都是有利于我大宋的,甚至我大宋在他们拼个你死我活后,可以去捡便宜,为大宋扩疆”
  吕夷简顿感惊疑,因为他不觉得这是曹利用能够想出来的
  但是仔细想,却是又有那么一番道理
  “若是我大宋出兵相助,对于辽国的诘问,那也说不过去的”
  “哈哈哈”
  曹利用突然放声大笑,笑的众人一阵尴尬
  这又让众人回想起曹利用年轻时出入辽国毫无惧色,促成了澶渊之盟,后续对于辽国来的使者,他也不放在心上
  朝廷屡次让他去对付那些难搞的使者
  “曹侍中,何故发笑?”
  读过三国演义的赵祯很是兴奋的询问
  他很想听曹利用说笑王曾少谋,吕夷简少智之类的话
  但是曹利用却是让赵祯失望了:
  “回官家的话,我的意思是,此番辽国出兵攻打甘州回鹘,定然会无功而返”
  “啊?”
  此等结论一出,登时让厅内的宰相们惊住了
  到底是刘娥执政经验丰富,又在她老公皇帝的带领下,日常接触政务,便连忙询问:
  “不知曹侍中有何高见?”
  曹利用规规矩矩的给刘娥行礼:
  “回太后的话,高见谈不上,臣认为上次辽主亲帅五十万人攻打西夏损兵折将,甘州回鹘与西夏打的不相上下,辽将定然也会无功而返”
  “所以臣觉得大宋应该暗中答应此番出兵相助,不仅能够收拢甘州回鹘之心,更能让西夏李明德投鼠忌器”
  “那辽国那里?”
  王曾在辽国的时候自是不缀大宋的威名
  但是在内,还是要未雨绸缪,他并不想打仗
  大宋也不想开启战端
  曹利用却是瞥了王曾一眼,慢悠悠的道:
  “我大宋无需打着出兵相助的旗号,自是要去与甘州回鹘做生意,用我大宋中原的丝绸等换回战马,骆驼等等”
  “物品珍贵,出军护送实属正常!”
  d4dd4d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