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9章

  武功时,大家都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祝明月等人还会开玩笑朝拜宰相暮贬岭南,定下一个小目标,做郡守
  到长安见过世面,才知道想当郡守,也得有十二分的运道
  祝明月随意说道:“早劝过他,在长安找个好岳父,少奋斗两代人”
  哪怕院中只有三人,白秀然早知道这个玩笑话,仍是凑近了方才小声说道:“我看他似乎没这方面意思”
  杜乔的出身相貌才学的确不是招小娘子和“未来岳父”第一眼喜欢的样子,但架不住人内秀,接触久了就知道真不错
  尤其是不辞辛劳教兵书这件事,让白秀然心里给杜乔点上一万个赞
  祝明月不屑道:“男人的自尊心”
  白秀然并不理解这种心理,高门联姻岳家和女婿之间相互提携常见
  但以杜乔的情况,找个强势的岳家,就是依附了
  柳恪牵着弟弟缓步出了自家大门,然后提脚往西,不多时就到了出租的西院门口
  看着兽面衔环的朱红大门,莫名有些紧张
  段晓棠在东院住了几个月,柳恪一直以为只是一个性情手艺都极好的庖厨,连她会武都不清楚
  结果人一转身莫名成了南衙有品阶的将官,官品比寒窗苦读考中科举的杜乔还高
  柳家文官出身,对军营里的弯弯绕绕并不清楚
  柳恪曾好奇问过李君璞原委,结果对方讳莫如深,只说段晓棠全凭本事得的
  能被李君璞认可,想必真的极有本事
  杜乔两本兵书打天下,文官读兵书有些超脱想象,不能让衙门同僚知道自己在外头“干私活”
  从白湛等人拒绝的表现,哪怕是门外汉,杜乔也知道李君璞的路子有些野,一般人接受不了
  盘算一圈,周围能和他讨论的只有通文墨的只有柳恪作为两个纯粹的不打算在兵事上有所发展的文人,只是解字的话,并不算难
  柳恪眼睁睁看着杜乔通读一本本兵书,从《尉缭子》读到《吴子》,连散佚的《孙膑兵法》都找了来
  杜乔不说目的,柳恪也只当他是突然对兵事有了兴趣
  谁料《司马法》刚起了头,杜乔东去洛阳前交给自己一个有些艰难的任务,教段晓棠《司马法》
  原来生读兵书,都是为了教段晓棠
  柳恪不解,“段郎君和李二哥情分不差,李二哥熟读兵法,区区《司马法》难不倒他的”
  杜乔无奈地拍拍柳恪的肩膀,“我们读书人感受不深,但对武者而言,李玄玉的兵法不是一般人能学的学不好不说,说不得最后还得打起来”
  柳恪自幼对李君璞的印象就是,这个邻居哥哥很厉害,周围所有人都夸赞的
  杜乔举了一个十分形象的例子,“就像习武之人不关心茴字有几种写法一样”隔行如隔山
  李君璞论兵对杜乔这种不通兵事的门外汉而言,听得头头是道大为佩服,但对白湛段晓棠等人而言,就有些痛苦了
  有时候无知也是一种幸福
  柳恪没有信心,“我从未教过人读书,”给弟弟讲书玩不算,“如何教才好?”
  教的还是正经的南衙将官,总觉得心虚
  杜乔直言,“将书上的文字,换成我们平时说的话不必文绉绉的,三郎能听得懂的程度就行”
  柳恪大概对段晓棠的文化水平有了点了解
  柳三郎一手拎着竹马,仰头问道:“二哥,我们不进去么?”
  d4dd4d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