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2章
现在所有人都模糊这一点,要不然等时间给予答案,要不然等范成明段晓棠,谁运气好爬上来,可以顺理成章接过中军的指挥权
好在当前有一点好处,吴越和韩腾可以借出他们的权柄,将这种略显怪异的训练和指挥方式,延续下去
吴越最后进来,众人梳理一通应对中军训练的法子,从口头和脑海推演来看,暂时没有明显疏漏
训练的话题暂且告一段落,范成明另有所图,“七郎,开春后有没有什么说法?”
东征高句丽,他们怎么办
吴越垂眸道:“父王和诸位将军尚在商议”
大战将起,人人都想捞军功,怎么分是个问题
譬如吴越,关中剿匪时他不在乎军功带来的那点赏赐,但他需要军功树立威信
是找棵大树靠,等着分猪肉,捡点芝麻大的功劳还是单领一军,自己当家作主痛快些各有优劣
背靠大树好乘凉,只要做足恭顺晚辈样就行,胜在不需要多用心力坏处同样明显,他这个领头的都功劳不显,何况底下的将官们
辛辛苦苦把范成明拉拔起来,不就是为了单独领军的资格
吴越的选择不言而喻
吴越:“去前线还是在后方转运粮草?”
段晓棠暗道,皇帝对吴岭父子还是有些信任的
范成明眼怔怔地望着眼前的宝贝疙瘩,“王爷留守长安,七郎你也应该不会去前线吧”
他想去前线,但吴越不去,一个新晋游击将军能干嘛只能滚到其他更资深的将军手底下干活
除非上头是范成达,否则以左厢军和段晓棠一贯的作风,他们的日子都不会好过
还不如和吴越两两相望,两两无语呢
吴越默然,“嗯,所以你们想好了,往北还是往东,趁着还有余地能活动活动”
顺便再透露一个消息,“陛下有意亲征”
东和北两个方向,皇帝走哪儿不言而喻
北边最容易触发大战,但皇帝和高官勋贵扎堆,周围都是眼睛,活动范围小
东边目前看只有一个荣国公拿的出手,但他们跨海作战
左厢军多是关中子弟,请把“北人不善水战”六个字刻在脑门上
范成明缩缩脖子,“我就在曲江池上坐船游过湖”
庄旭:“我还没坐过船呢”
两人随即抓抓脑袋,皇帝为何要亲征,安安分分待在长安不好么
但事已成定局,不是他们能置喙的
段晓棠:“我们再想想”
吴越应道:“嗯”一两天时间还是能容出来的“我去见韩大将军”示意段晓棠跟上
到公房门外,吴越缓缓说道:“我刚去了宫里,除花灯,还给千金公主送了一本《汉书.西域传》”
段晓棠怔愣片刻,醒过神来,“哦”
等吴越离开,段晓棠转回公房,拍拍旁边漏风的小棉袄,“范大将军怎么打算的?”
范成达实职坐到顶,但可以考虑考虑要不要给家里挣个爵位
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
军中惯用血缘乡邻维系,但高阶的将官并非如此毕竟一卫将官不是兄弟子侄就是女婿,那这支军队是私兵还是朝廷的,可说不准了
朝廷有官员回避制度,父子亲族不可在同一地同一司任官
如卢照孙安世在地方军中可称一句少将军,但南衙是中央正规军,该有权力制衡都有
军队有其特殊性,不似文官真落到纸面上,但默认的规矩是,父子兄弟同在一卫,小的做到校尉就到头了
d4dd4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