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9章
祝明月吹完风离开,林婉婉从桌案上拿出一张纸,记下新医馆的布局,制药作坊、药铺、诊室、教学室、还要留出住院的地方……
大掌柜请赵大夫先顶上,林婉婉自己可以兼外伤和妇人科
再招几个坐堂大夫,把大致框架搭起来
还得联系药材商,订购大量药材,梳理成药药方,而这些药材如何变成成药,也是一个头疼的问题
林婉婉掀开后屋的帘子,去作坊办公室,找戚兰娘
问道:“今天还有去庄子上的人吗?”
戚兰娘:“已经走了”
林婉婉:“我给赵大夫写一封短信,明早让庄子上的人带回去”
戚兰娘:“行,我记着”
林婉婉转头去教室,把五个徒弟扒拉出来,宣布她们要搬新家的好消息
顺便让她们和家长透风,帮忙寻摸合适的人才
这种事,还是医学圈子里做起来容易
林婉婉到底根基浅,认识的大夫都是“有主”的
晚间谢静徽回家,不留神向谢大夫甩下一个大雷
“师父说,祝娘子嫌医馆赚钱少,要撵我们走”
谢大夫久经世情,林婉婉两刀成名,济生堂一炮打响,不可能就这么关停
谢大夫:“你们去哪落脚?”
谢静徽摇头,“没定,师父正让牙人,找新地方”
谢大夫明白了,是要另寻新址开医馆,“新医馆有多大?”
谢静徽脸上两个酒窝若隐若现,“比回春堂康乐堂更大”
谢大夫倒不怀疑,这话的真实性
林婉婉的路子和普通大夫不一样
最简洁明了的话形容——她是资本
求职不成,便在自家看诊但这样的“憋屈”日子,没过两月,济生堂开门营业
在林婉婉看来,济生堂是小打小闹,几间屋子折腾不开
但作为正式医馆,济生堂的规模,已经碾压长安不少小医馆
如今扩大规模,也是应有之义
在外人看来,林婉婉不缺钱,搞间大医馆来玩玩,不是不可以
谢大夫原是送谢静徽去当徒弟的,现在倒有几分,林婉婉帮他养孩子的意味
当初收徒时说好,谢静徽等人出师,就在济生堂坐堂
当时五谷豆坊规模不大,医馆地盘小,容不下多余的大夫
谢大夫以为是三五年后,侵占作坊的地方,没想到反倒是医馆先被“挤走”
谢家奴仆送谢静徽上下学,顺便就在五谷豆坊买菜,只听说生意极好
生意好到,二选一,是东家的医馆让路
谢大夫:“爹爹能做什么?”
林婉婉若是无所求,大约只会新地址敲定后,通知徒弟和家长,换地方上课
谢静徽:“师父想请爹爹帮忙寻摸人,大夫、药师、药童都可以,不限男女”
谢大夫:“要求呢?”
谢静徽:“人品医德医术过关即可”
林婉婉自认要求不高,她都没要求圣人品性兼医术精湛
谢大夫也不能说要求高,没人放条件的时候,连基础考察都不做
林婉婉心知肚明,将“招聘”任务外包出去,日后的济生堂,或许会像国企一般,裙带关系盘根错节
但没办法,医家本就是一个有专业门槛的小圈子
她人脉不够,只能倚靠徒弟家关系
天地君亲师,她和几家关系绑定得深,绝不是高德生去刘氏商行,做学徒管事一般,能轻易撕扯开
说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也不差
几家不会故意坑她,预先筛选一次,还能省去不少麻烦
朱大夫等人江湖经验丰富,比林婉婉清楚行业规矩,不会犯忌讳
d4dd4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