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2章

  单看奏折,只以为是意外起火,随即被扑灭
  吕元正:“若照殷相公的分法,左厢军的功劳至少被抹掉一半”
  计量军功他更专业,不止要计算战场的斩首俘虏,还要考虑对战局的影响
  只这一半军功,足够南衙向殷博瀚发难了
  宁岩:“段二的战报何时能到长安?”
  吕元正:“等三两日”
  武俊江吐口气,“那就看看这几日,长安的风向还能怎么变!”
  关中一隅一场只有一两千人的民乱,对长安百姓而言,激不起多大的水花,弥勒教变成一个名词,几千人只是一个量词,他们更熟悉通过诗文认识的殷博瀚
  长于文才的印象进阶为文武全才,结合殷博瀚的年纪,说一句大器晚成都行
  不说街知巷闻,至少消息灵通的文人都听到风声,普通百姓知道殷博瀚是谁?
  白秀然放下门帘,隔绝讨论得热火朝天的大堂,来到祝明月的专属办公室,问道:“能行吗?”
  春风得意楼第一次执行赚钱以外的任务
  祝明月淡定道:“天欲其亡,必令其狂鲜花着锦,烈火烹油,几人招架得住”
  白秀然笑道:“殷相公会感念你的恩德”
  祝明月:“他哪会知道是我”
  除了春风得意楼,祝明月同时在数个文人聚集处放出消息,以此时粗陋的追踪技术,除非运气寸到家,否则外人抓不到她实质的把柄
  白秀然:“外头已经开始写歌功颂德的诗文了”
  祝明月:“到时候石灰刷了便是”一键重置,非年非节,找个粉刷匠容易得很
  白秀然:“就这么一直替他扬名下去?”
  祝明月:“先吹两天风,再变风向”维持热度
  殷博瀚扬名,最受刺激的是与他地位相等的高官,突然跑出一匹黑马,危机感倍增
  听说皇帝初听到消息时,大为欣喜,只是报喜信的是吴越,偏叫他拔得头筹因为右武卫的战报粗陋,吴越为了替属下争功,建言先缓一缓
  人人都想知道陈仓变乱的前因后果,偏偏限于通讯条件,打听到的已经是不知多少手的消息,大部分还是被祝明月污染过的
  唯一值得说道的就是先前陈仓附近的商道堵住了
  距离当事人最近的就是三司属员,尚未有消息传回来,勉强算在正常范围内,他们没有时时和总部保持联系的自觉性
  唯独龚彦表现沉默,陈仓之事没那么简单
  长安热门话题从活圣人殷博瀚该进文庙还是武庙,突然来了一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
  陈仓被屠城了!
  陈仓和殷博瀚绑在一块上了长安城两天的头条,加之历史原因,天子脚下亦有一定知名度,不至于让人提起来,问一句这是哪里的小地方
  屠城从古至今都是恶行,关中之地陈仓古城,谁敢丧了良心行屠城之举
  殷博瀚,一介文人若有屠城之事,焉能捷报
  平乱的右武卫不可能,虽然他们曾在慈州杀俘,但山高水远,在关中名声还是不错的
  从陈仓过来的商旅言之凿凿,陈仓周边十室五空,城中家家挂起白幡,街面上压根没几个活人行走……
  许多人没去过陈仓,却可以想见其间的荒凉
  耳目广泛的关中大族,消息开始汇集到长安,那夜的内情不清楚,但陈仓遭遇浩劫是不争的事实
  再审视殷博瀚花团锦簇的奏折,所有人心中都冒出无数个问号
  d4dd4d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