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6章

  范成明推脱道:“八字还没一撇呢”
  全永思正为剩下那一撇而努力
  事出有因,剩下的小半日翘班回家和相如莲花商量
  相如莲花一头雾水道:“怎么看上九郎了?”
  相九郎相娑罗,相如莲花一母同胞的亲弟弟
  相如莲花倒不是视右武卫如洪水猛兽,众所周知,那是香饽饽、热灶
  论靠山、实力、风气在南衙诸卫中都是一等一的
  一般人想进还进不了呢
  全永思实话实说,“范将军看中九郎会念经”
  相如莲花:“念经?”
  全永思:“范将军想安抚阵亡军士的亡魂,总不能时时找到会做法事的高僧道士,想着在营中养一个方便”
  相如莲花嘴角抽一抽,这么荒唐的理由?
  全永思:“段将军麾下已经有一个,就是薛大将军的侄子,从小在终南山长大,算半个俗家道士先前在文城就办过一场法事”
  薛家女眷少有参加右武卫内部的活动,但此人,相如莲花是知道的
  全永思至今不知道,这个主意到底是段晓棠还是范成明的,反正这两人都不走寻常路
  只要他们觉得对提高战力有用就行
  不管如何,得便宜的是相娑罗,管它因为什么“特长”进去的
  右武卫一人身兼多职是常事,谁没有点才艺
  大将军装虚弱的老人,随时准备“倚老卖老”往地下一躺碰瓷
  将军客串厨子,其他角色应有尽有,无赖、账房、道士、教书先生、临时治安官、烧火丫头……
  相家人说用佛经启蒙是夸张,但从小到大听得最多的就是各类佛经
  姐弟俩年纪差距太大,弟弟会不会背往生经相如莲花不清楚,但相信家人在佛学上的天分,临时抱佛脚不是不行
  夫妻俩现在只有一个疑问,相家有没有这个意思
  千万别是他们剃头挑子一头热,白白浪费了范成明的人情
  以相如莲花和娘家的接触来看,都不曾提及此事
  家门没落,未必还有心向军武方向发展,不然早和他们通气了
  关系亲弟弟的前程,相如莲花拍板,“现在就回去问问”
  有什么话,当面锣对面鼓说清楚
  全永思咬牙道:“行”
  女子出嫁后就是泼出去的水,回娘家是客
  客人便要有客人的礼节,没头没脑地杀回去,不知道的还以为夫妻俩闹矛盾了呢
  而且临时起意回去,万一能做主的都不在家,岂不白跑一趟
  相如莲花说做就做,先派一个仆役先走一步回娘家报信,夫妻俩随后就到
  可把相家人吓得不轻,非年非节,忽然归宁,谁知道出什么事了
  全永思其实也不习惯来岳家,他新婚时相家人丁凋零,每次接待他的不是妇就是孺,实在有些不自在
  后来子孙运发达,加上小萝卜头们长大了,情况才好转
  全永思想维持好姐夫的人设,不想做坏人,少有考校小舅子们的学业武艺
  但以相娑罗的本事,过右武卫将军的入营考核没有问题
  相母在二门处见到女儿女婿一同归来,脸上没有不虞之色,心中大石才算落下
  “母亲”
  “岳母”
  相母急问道:“怎么忽然回来了?”
  相如莲花:“关于九郎的前程,想和家里商量商量”
  相母迟疑道:“九郎的前程!”
  相如莲花追问道:“家里是个什么章程?”
  照理说这些事早该有安排了,但相家败落已久,前头长成的子弟,也不是人人都一到年纪就出仕的,缓个几年也是常事
  d4dd4d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